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竹筍、筍、筍、筍、筍、筍、筍、筍、筍、筍、筍、筍、筍、筍的區別

竹,禾草類植物,木質莖,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及曖溫帶地區,廣泛生長於東亞、東南亞、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種類繁多。竹有枝幹挺拔修長、四季青翠、欺霜傲雪等特點,位列\“梅蘭竹菊\”,又與\“梅\”、\“松\”並稱\“歲寒三友\”。

竹,人取其幼芽筍為食。筍的英文名\“bamboo shoot\”,其中\“shoot\”一詞頗為形象,筍的生髮極快,不經意間便超拔而上。

筍是竹的幼芽,深具嫩肥、短壯特點。作為傳統佳餚的一種,筍味香質脆,中國人對筍的食用和栽培歷史源遠流長,《詩經》裡便有所謂\“加豆之實,筍菹魚醢\”、\“其籟伊何,惟筍及蒲\”等詞句描寫,老祖宗們大約三千年前便開始四下裡挖筍了。

現代的對竹筍的培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包括選取園地、栽植時間及優良品種等,栽植後的鬆土除草、合理施肥、護筍養竹,防病蟲害等,乃至於各種風味的加工方法等,關於竹\“應用\”於吃的方面就到這。

竹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底蘊。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內,出土了竹子的實物。也就是說,七千年前,竹子就已經開始為人所用。據記載,大約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西安半坡村遺址\“仰韶文化\”遺址內出土的陶器上出現了可清晰辨認的\“竹\”的符號,說明那個時代人們對它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和廣泛的應用,因而人們專門創造出一個文字元號來對其進行指代。

竹的底蘊,在於它的應用。據研究表明,早在商代,人們就已經把竹了用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竹簡,它間接地導致了\“學富五車\”這個詞的出現。

人們用竹片寫字,再以繩索將其串聯,便成了\“冊\”。竹簡與木簡的出現,尤其是竹簡,可以說是在文化上的一個突破。它較帛書之流成本更低,降低了讀書的成本,而竹簡較木簡要更為易制——大量珍貴文獻,包括《尚書》、《禮記》、《論語》等在竹簡上儲存了下來。殷商時代,人們將竹簡書稱\“竹書\”,以竹簡信為\“竹報\”,甚至還發明瞭竹筆——這些可都是研究人員從士裡面扒出來的發現。

竹有一項偉大的歷史應用,造紙,這是在竹簡之上的另一層突破。九世紀的中國,人們開始用竹造紙,早於歐洲一千年,明代《天工開物》對竹紙製造技術進行了詳細講解,它還配了插圖。可以說,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有著竹的一份功勞。

在生產方面,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槓桿提水的竹製工具\“桔\”,又製作了灌溉的\“高轉筒車\”;在軍事方面,從原始的竹弓到拋石機再到火藥箭、竹管火槍等。

生活方面,人類被竹大舉\“攻陷\”,衣食住行,它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食就不說了,先說衣。竹作為衣,在秦漢時期,市面上就出現了竹製布,並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人們還經常取竹製冠;以竹作防雨用品,包括竹鞋、斗笠、竹伴、竹傘等。

\“不瓦而蓋,蓋以竹;不磚而牆,牆以竹;不板而門,門以竹。其餘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竹在建築方面的應用,漢代有甘泉宮竹宮,宋代有黃岡竹樓為代表,人類從巢居、穴居演進到房居地面的程序,竹在其中很是加了一把力。交通方面,古人取竹造車、筏、船,乃至於橋樑等。

竹器在人們生活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到了明清時期,人們生活中經常應用到的竹器已經達到二百五十多種,簞、籩、簋、碗、箸、勺、盤、厄、蒸籠、筐、籃、笥、箱、床、榻、席、椅、枕、幾、屏風、桌、櫥、櫃、算籌、算盤、竹尺、竹筒……等等,不可盡數。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竹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它帶來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首先說文。竹的生長特性及其廣泛應用,讓它與文人士子交流甚深,早在《詩經》上,便已經有了幾十首提到竹的詩,諸如《詩·衛風淇奧》曰,\“瞻彼淇奧,綠竹猗猗\”,這個時候人們或許對竹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提到它卻是可以確定的。

蘇東坡在《於潛僧綠筠軒》中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可見其人對竹的忠情,當然了,這也還是老頭兒借題發揮——文人的常事。

王羲之之子王徽之有言:\“暫寄人空宅住,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雖然說法比較誇張,還是讓人看到竹在他心中的地位。

竹的詩文傳承下來,難以盡數,略過不提,咱們再來來看看畫。

中唐時期,竹就已經成為了專門的繪畫題材,此後每代都有大家出世。北宋文同開創了‘湖州竹派’被後世人尊為墨竹繪畫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瓚,明代的王紱、夏昶、徐謂,清代的石濤、鄭板橋、蒲華、吳昌碩,都是樹一代畫竹新風的畫竹,都是竹畫的傑出人物。

鄭板橋在其《題畫竹六十九則》中讚美道\“竹君子、石大人、千歲友、四時春\”,蘇東坡亦愛竹,言及此君,\“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竹子作為一種植物,在勞動人民漫長的生產實踐及文化活動中,其特徵形態已經與人的精神風貌結合在一起,與人的品格、稟賦及精神象徵產生深刻的聯絡,產生豐厚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