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文化】六朝文物草連天,天淡雲閒今古同唐】杜牧文物賞析

“六朝文物草連天,天淡雲閒今古同”——【唐】杜牧

文物,作為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承載,記錄著民族最初的愛與感動。觀賞這些文物,我們能夠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觸控到祖先的溫暖。

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鐘,出土時依舊儲存完好,跫音清澈如昨,讓我們穿越千年,感受到戰國時期的音樂之美;秦始皇陵兵馬俑,震撼世界,千古一帝的浩瀚氣勢,即使穿越千年,也不減分毫;馬王堆漢墓的辛追帛畫,表現了漢代人對於生死的想象,讓我們從中感受到漢代的衣著服飾。

唐代的李白《上陽貼》,承載著盛唐氣象,透過這幅圖,我們能夠追憶那個風雲際變,英才輩出的盛世大唐。

正是因為文物如此重要,因而,當有關部門發掘出一項文物時,通常都會妥善地儲存,以防文物破損。但是,有一個特殊文物,當它從地底被挖出時,卻並沒有被送往專業的博物館儲存,反而直接放在露天不管,他就是黃河鐵牛。這究竟是什麼原理呢,不怕損壞文物嗎?專家直接回答:“不敢動。”黃河鐵牛的來歷

黃河鐵牛鑄造於唐代開元年間,共有四尊,距今已經1200多年。關於它的最初用意,眾說紛紜。有專家研究說,這是因為黃河連年氾濫,為了震懾黃河水,壓制頻繁的水患災害,於是當地人民根據《易經》記載的“

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

”的說法,鑄造了黃河鐵牛,並將他們放在黃河兩岸,以作震懾之用。

也有專家經過考證後說,這是當初在修建黃河上的蒲津浮橋時,為了穩固浮橋,促進秦晉之間的交通而鑄造的。到了元代末年,浮橋毀於戰火之中,於是四尊鐵牛便也失去了作用,就此荒廢在那裡。滄海桑田,黃河也在奔流中因為泥沙淤積而多次改道,於是這些鐵牛便漸漸掩埋在河水深處,逐漸不為人知。

根據當地人民的回憶,在20世紀40年代時,每逢枯水期,人們下河時都還能摸到鐵牛的牛角,過往的行船偶爾也會被牛角損傷。後來,到了上世紀50年代,為了治理黃河連年的水患災害,上游修建了天門峽,以便用來防洪發電。因為水庫蓄水,河道淤積更加嚴重,黃河鐵牛於是被掩埋得更深。

直到1988年,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經過一年多艱難的籌劃,黃河鐵牛終於被挖掘出來,重見天日。

但是挖掘出來以後,如何安置這些黃河鐵牛,又成了一個大問題。因為黃河鐵牛是鐵製品,而如何儲存鐵製性質的文物,依然是當今學術界的一個難點。況且,黃河鐵牛重達70噸,如此龐大的體量,很難找到空間來儲存。

這種重量的文物,如果貿然搬運,途中會不會發生二次損壞;貿然搬離原來的地方,對鐵牛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誰也不能保證。

最終,專家們決定——

“就地安置”

。也就是說,不搬離這些黃河鐵牛,直接在挖出的地方露天安置他們,保持原貌。有人擔心,好不容易挖掘出來的文物,如果不運往博物館進行妥善儲存,反而直接這樣露天陳列他們,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會不會對文物有所損壞。

專家解釋說,不是不想往博物館送,而是真的不敢動,70噸重的巨物,運輸難度可想而知。相比送往博物館,黃河鐵牛在路上會受到的磨損,以及送往博物館以後,會產生何種難以估量的影響,就地安置黃河鐵牛,恐怕是一種最穩妥的辦法。

但是,即便是露天安置,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如何防鏽除鏽,如何防止自然的腐化,如何防盜等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今,這幾尊黃河鐵牛依舊矗立在黃河岸邊,有關部門將他們保護得很好。

雖然因為長久的日曬雨淋,黃河鐵牛不免也產生了一些鏽跡,但都在可控制範圍內。由此可見,對於這種體積龐大,不適用於長途運輸的古文物來說,露天保護也是一種文物儲存辦法。

他們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磨損,而且能夠讓來來往往的遊客都欣賞到唐代的工藝鑄造之美。

文物的珍貴价值,不言而喻。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多的古文物也逐漸被挖掘出來,那麼,我們也要盡力提高我們的文物修復水平,文物保護的水平,以便將祖先留下的財富永遠的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全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