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千生百世,緣起緣滅,皆已註定王臣《世間最美的情郎》賞析

千生百世,緣起緣滅,皆已註定

”——

王臣《世間最美的情郎》

“緣”字出現在中華文明中已有數千年,

伴隨著佛教在本土的不斷傳播逐漸流行,與佛學名詞的本土化息息相關。緣字是從佛家經典中被翻譯過來的,

最初的意思大概為“聯結”和“起源”,後面才被延伸為各種與緣字有關的詞彙,

如“天緣”、“情緣”、“夙緣”、“善緣”、“修緣”、“隨緣”、“塵緣”等。經過上千年的發展,這些詞彙已經成為了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負載詞,被人們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之中。“夫妻無緣不聚,兒女無債不來”,為何這麼說?很好理解。

這些與緣有關的詞彙,大多與人們的情感相關,

主要源頭就在於佛教教義當中描述的“十二姻緣”。而談及情感,

我們一般將其分為“友情”、“愛情”和“親情”這三大類

。友情是指朋友和朋友之間的一種情感,與“友誼”一詞意義相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能夠審視這個世界時,就會擁有友情,那些同兒時玩伴一起玩耍的畫面是每個人心中最難忘的回憶之一。一個好的同伴能夠伴隨自己成長,幫助自己走出困境,友情連線下那種無話不談的關係,給人的感覺是親情和愛情難以替代的。

不過,友情雖好,卻很難與愛情和親情二者相提並論。它有著固有的脆弱性,沒有親情如此堅固,也沒有愛情那樣讓人刻骨銘心。

正所謂“夫妻無緣不聚”,兩個人相識、相愛、結婚、生子、白頭偕老,這是愛情的全過程。

儘管在當今這個浮躁的時代,愛情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品,但筆者在這裡還是想要歌頌愛情。

它作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之一,需要的是雙方互相依靠、互相付出的一種情感,正因為如此才更為難得

。“夫妻無緣不聚,兒女無債不來”,為何這麼說?很好理解

夫妻是婚姻關係的代名詞,能達成這種關係重要而不必要的條件之一就是愛情

。倘若沒有相愛的緣分,兩個人有怎會相遇並愛上對方呢?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見各種各樣不同的人,但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只不過是眼前的過客,最多給你的人生留下一個小小的痕跡,只有當你回憶過去的青蔥歲月時才能想起,而

能時時刻刻陪伴在你身邊的那個人,只有愛人

。 人生來是孤獨的,需要他人的陪伴,男女之間的陪伴既滿足了心理也滿足了生理,它能帶給人身心最大程度的滿足。所以說,

夫妻之間能夠相聚在一起並牽手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那是天賜的緣分。

“兒女無債不來”這句,話就涉及到了親情,

字數不多但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它的含義。

親情以血緣紐帶為依託,是一種血濃於水的情感,它與愛情以自私為紐帶將兩個人聯結在一起的特徵相比,要無私不少。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一個莊嚴,不動如山;一個溫暖,柔情似水。儘管表達方式不一樣,但出發點卻一樣,都是父母對自己子女無私的愛。既然無私,那又何來“無債不來”的說法呢?

前面我們談到過愛情擁有自私的特徵,是不可能沒有底線的去縱容對方的

,維持愛情所需要的是雙方的付出

。親情這不一樣,

從父母生下自己孩子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要對孩子負責

,這是單方面的付出,一種不求回報的付出。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自己的愛情結束了,不會再愛了,卻幾乎沒有人會說“我不愛自己的孩子”、“我不愛自己的父母”這樣的話,這就是親情不可替代的穩定性。也正是這種穩定性給予了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他們不可能去割捨掉對孩子的情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古往今來為中華父母所認可的金科玉律。

當然,不是說每個孩子都能成才,成長的過程是曲折的,每個家庭所能提供的資源和孩子自身努力的程度都有較大區別,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不過是一名普通人,都在為生存而苦苦奮鬥。

說“無債不來”是因為中國的父母很累

,孩子小的時候要養孩子,長大之後還要為他們操心結婚、房子的事情,老了還要幫忙帶孫子或者孫女,一生都很難有休息的時間,

普通人就是在這樣的無限迴圈中傳宗接代,經歷了一代又一代。這樣看來的話,孩子不是父母的債主,那又是什麼呢?

參考資料:

《世間最美的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