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泰順縣三個一批工作組深入推進走進泰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綿延成千上萬年的歷史長河中,浙江人民創造出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深厚人文積澱的地域文化,造就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斑斕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林上兆/攝泰順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浙江省第一批傳統戲劇之鄉”、“第二批浙江省傳統節日保護基地”、“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點”、“浙江省畲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點縣”、“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試點縣”等。目前擁有1項世遺、6項國遺、15項省遺、102項市遺、172項縣遺專案,合計非遺專案296項;國家級傳承人6人,省級24人,市級65人,縣級265人,合計360人。其中“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要去了解一方水土的過去和現在,瞭解一方水土的內涵和特色,就要去了解、體驗和感受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圖:孫和/攝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文明的寶貴記憶,一個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是一個特定空間內獨有的符號記憶,它記載著人類文明的演進,展現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它們穿越時空,記錄著時代的變遷。本期《與非遺的邂逅》,跟著小編一起走進「泰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吧!01。臨水殿的“華麗轉身”在未成為「泰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之前,這個場所更多的是被人稱為“臨水殿”或是“陳大翁宮”。現在它以新的方式融入了我們的生活。臨水殿始建於明萬曆37年(1610年),清道光年間重修,光緒23年(1898年)擴建了上宮,是浙南、閩東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祭祀陳十四娘娘的古代神宮。劉靈俊/攝臨水殿名字的由來,也要從陳十四娘娘的身世說起。陳十四原名陳靖姑,福建省古田縣臨水鄉人,生於唐大曆元年(766年)的正月十四,小名陳十四。傳說,觀世音天庭鬥法所生的兩根白髮下界化為雌雄二蛇禍害人間,而手指上滲出三滴血化為紅雨降世陳家。陳夫人恰巧喝下帶有聖血的水,便生下了陳十四。陳家世習茅山法,當時白蛇作亂人間,百姓懇請陳教義出山收伏蛇妖,陳因患病難以成行,遣二子法通、法青降蛇,法通被蛇公吞食,法青倖免逃歸。為替家兄報仇,陳靖姑在南極仙翁的引薦下到閭山學法,三年後學成歸來,陳靖姑手持廬山鎮山牛角,經過多次鬥戰,終於除滅蛇妖。期間,由於多次偷吹廬山鎮山牛角令地動山搖,降雨解災又斬殺雷神,多次觸犯“天條”,二十七歲陽壽便終。劉靈俊/攝陳十四是浙南、閩東地區多數民眾共同信仰的神祗,因其在百姓中的名聲與威望,其尊稱甚多,如臨水夫人、順天聖母、順懿夫人、天仙聖母、慈濟夫人、碧霞元君、註生娘娘等,而泰順民間一般親切稱為娘奶、佛娘奶、陳十四夫人、陳十四娘娘等。劉靈俊/攝因為陳十四身前善於斬妖除魔、扶危解厄、精通醫學、救產送子,其聖蹟遠播福建、浙江以及臺灣、東南亞地區,成為廣為傳誦和崇拜的女神,其地位絲毫不亞於“海上女神”媽祖。據健在的老人回憶,過去這裡香火鼎盛時期,香客源源不斷,瑞安、平陽、福鼎、景寧、文成等地的村民也會不遠千里趕來,求子嗣保安康。02。泰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泰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佔地面積約900平方米。是以弘揚泰順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的專題展示館。作為泰順非遺傳承展示的一個平臺,開展常態化的非遺傳承展示活動。打造沒有圍牆的非遺學堂,面向社會大眾,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非遺宣傳、展示、保護、傳承活動,從而達到人民群眾共享保護成果的最終目的。△木偶頭△米塑△提線木偶展示館內設靜態展示廳和動態展演區。利用圖片、影片、實物的靜態展示,傳統圖文、實物展示結合,與傳承人教學、互動、體驗的形式,為參觀者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享受。/靜態展示廳/錢德旗/攝展示館集中展現了我縣非遺優秀專案200多項,呈現木拱橋營造技藝、藥發木偶戲、泰順提線木偶戲等獨具特色的非遺保護專案,體現泰順縣域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展現泰順非遺大普查、資料儲存、專案申報、傳承保護等工作成效。小編列舉了部分木拱橋營造技藝屬傳統技藝類別。該技藝於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代表作。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系以傳承人對環境以及結構力學認知體系為基礎,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線構築成非常穩固拱架橋樑的技藝體系。造橋時用小杆件編織形式,均用榫卯式結構,不用寸釘片鐵,超越木材本身長度限制,實現大跨度拱形結構,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樑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種建築樣式。木拱廊橋以其獨特編木結構,科學地解決受力問題,歷經千年風雨儲存至今,設計上既考慮功能之完備,又兼顧外觀造型之美感,更在橋面架設富有地方特色的廊屋,代表一種獨特的技藝。藥發木偶戲屬傳統戲劇類別。2006年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季家會/攝藥發木偶戲以燃放形似瓊花的煙花推動木偶表演,民間稱“瓊花木偶”。泰順境內藥發木偶戲可上溯至南宋藥發傀儡,將製作好的木偶和煙花一起組裝在一根長約15米的竹竿上,一“樹”裝13盤或15盤不等(最多可裝21盤)。燃放時將組裝“花樹”抬到現場豎起並固定,點上引線後逐盤由下而上燃放表演。藥發木偶戲經常在廟會、祭祀、民間節日等慶典活動表演。表演時,利用火藥衝力,將戲曲人物造型混合於煙花之中,焰光中木偶栩栩如生,凌空飛舞,做出旋轉、翻滾、竄越等動作,觀眾人山人海,場面十分活躍。提線木偶戲屬傳統戲劇類別。2007年,提線木偶戲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錢德旗/攝提線木偶戲也是一種極具泰順地方特色的傳統戲劇,古稱“傀儡戲”,始於南宋,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泰順木偶戲班至清末多達120多班,在頭像雕刻、人物造型、服飾裝扮諸方面均獨具一格。泰順提線木偶戲題材豐富,有傳統劇、現代戲與兒童劇。演出風格多樣,提線水平精湛,表演細膩逼真,勾、挑、提、拉,雙手並用,吹、拉、彈、唱,一併俱佳。唱腔以亂彈為主,兼唱崑劇、和調(京劇)與高腔。碇步龍屬民間舞蹈類別。2009年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始創於清嘉慶三年(179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仕陽鎮朝陽村《林氏族譜》有記:林氏裔孫為慶祝早陽村林氏宗祠落成,突發奇想首創在碇步上舞龍燈,以慶大典。碇步龍道具用竹篾編成圓形籠子,籠外蒙以布匹並繪上龍鱗圖案,節節相連,每節均裝有木手柄用來把持。表演時,演員要有持久耐力,熟練技巧,還要步伐一致,敏捷穩定。龍舞從“開龍門”到“關龍門”,有“圓臺”、“龍菊花”、“四角交井”、“龍咬尾”、“龍洗段”等60多套動作。畲族民歌屬傳統音樂類別。於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明萬曆三年(1575年),畲族遷入泰順,畲族民歌從此在山區落地紮根。主要形式以“對歌”(俗稱“盤歌”)應景。每逢婚嫁喜慶,或有客自遠方來,畲民們就聚攏灶房或廳堂對歌,以歌對話,以歌會友,以歌傳情。歌曲題材多式多樣,見物唱物,見人唱人,即興編唱。木偶頭雕刻屬傳統美術類別。2009年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專案名錄。木偶頭用樟木或紋質細膩的雜木雕刻而成。其造型特點是在頭像比例基礎上加以誇張和變形,形象天然俊美,生、旦、淨、末、醜;忠、奸、賢、愚各具個性。木偶頭雕刻精細簡練,開相文靜秀美,臉譜描繪簡潔樸素,粉彩工藝細緻多姿,其造型和雕刻技法,明清時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泰順木偶頭造型從傳統15種增加到180多種,臉譜近300種,在繼承傳統基礎上不斷髮展,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造型藝術。為國內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例項,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收藏價值和審美價值,曾被浙江、廣東等省級博物館收藏,並應邀赴臺灣、澳門等地區和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展示。/動態展演區/每週展示館內都會有提線木偶戲節目上演,各位非遺傳承人在臺幕後十指紛飛操控木偶,臺前的木偶作出翻、滾、走、跑、飛等各種精彩動作,動作流暢,曲目引人,看的觀眾連連叫好。△畲族綵帶△非遺傳承人在廊橋廣場製作藥發木偶除了提線木偶戲,展示館內還偶爾會有“限定”專案上演。在每年的廊橋文化旅遊節或是重大節慶活動時,這裡就是一個動態的非遺大展廳,平日那些在櫥窗中擺放著的非遺展品都會被各自的非遺傳承人“認領”。畲族綵帶、木偶頭雕刻、米塑、草鞋、竹編等均能看到各位傳承人現場製作、講解。泰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提供了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瞭解泰順縣非遺資源的廣闊空間,成為公眾與非遺傳承人溝通交流的平臺,成為公眾瞭解、學習泰順優秀傳統文化,體驗非遺精彩魅力的最佳視窗。況士/攝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非遺是大家的選擇。在時光洪河之中,它們超越生死,來到我們身邊,現在,我們在賦予它們新的形式來融入我們的生活。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所以是非物質,在於它的精神性和文化性,我們所要傳承的,更多的是這項遺產本身所蘊涵的精神文化價值。這才是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的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