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成語魚與熊掌不兼得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自審

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稱帝。他在洛陽南宮大擺筵席,宴請滿朝百官。劉邦說:“以下說的話都不要有絲毫隱瞞,請問在座諸位,我為什麼能取得天下?而項羽卻失敗?”高起、王陵說:“陛下每攻佔一個地方,就把那個地方封給帶隊將領,項羽卻與陛下相反,對功勞大的人陷害,對賢能的人猜忌,所以失敗。”

劉邦聽後說:“這原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原因,卻在於我會用人,而項羽不會。論謀略,我不如張良;論到戰術,我不如蕭何;論帶兵打仗,我不如韓信。這三位都是人中豪傑,都能為我所用,但項羽手裡只有范增,還不能好好待他,就憑這一點,我就可以打敗他。”群臣聽了都心悅誠服。

劉邦對自己的分析是正確的。他的豁達大度,寬以待人,也主要表現在用人方面。能夠容人用人,不拘一格,不求全責備,不計個人一時的恩怨,這是他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度用陳平

陳平是和張良齊名的劉邦的又一位重要謀士,他屢出奇計,一次次幫助劉邦渡過難關。但陳平並不是一開始就跟定劉邦的,而是半路從項羽處投誠的。陳平開始時在魏國(秦末的魏國)做太僕,曾向魏王咎提意見,未被採納,發了幾句牢騷,結果被人打了小報告,引起魏王咎的反感。

陳平見局勢不妙,便轉投項羽。項羽並沒有重用陳平,只是任他為卿,實際沒有權利。這個時候殷王司馬印叛變,項羽就命陳平討伐司馬印。陳平將司馬印招降,勝利歸來,隨後升為都尉。不久,司馬印又投降劉邦,項羽大為惱火,要誅殺前些平定殷國的將軍們。

陳平恐懼項羽,又投奔了劉邦。經魏無知的引薦,劉邦熱情接待了他,並且一起吃了午飯,飯後便送陳平回寓所休息。陳平不走,對劉邦說:“我是為要事而來,今日便告知劉公,不能拖延。”劉邦便與他暢談,極為投機,當即任命他為都尉,併兼任參乘(親信侍衛)和典護軍(軍法督查官)。

諸將聽到這一訊息,全體譁然,大喊大叫:“陛下偶遇一個西楚的逃犯,還未弄清他的背景來歷,就和他一同坐車,又叫他監督老前輩,太不公平了!”劉邦聽了,也不為意,反而更加厚待陳平。

陳平就職後,限令甚嚴,眾將大為不滿,便推周勃、灌嬰等一般老將向劉邦告狀說:“陳平雖然長得儀表堂堂,卻未必有真才實學。我們聽說,他從前在家有作風問題,跟嫂嫂有染。後來在魏國混不下去,逃到西楚,在西楚又混不下去,才逃到我們這裡。陛下對他那麼尊重,讓他擔任典護軍,但據我們所知,他竟然接受眾將的賄賂,錢多的給好位置,錢少的給差位置。他實際上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叛徒,希望陛下對他嚴加審查”。

劉邦聽了,也不由疑心起來,便責怪推薦人魏無知。魏無知解釋說:“我所推薦的,是陳平的才能,而陛下所責備的,是陳平的德行。現在有一個人具備尾生、孝已(二人都是古代的善士)那樣的崇高品德,而對國家目前面臨的戰場決戰卻毫無幫助。請問陛下您用這樣的人幹什麼!現在楚漢相爭的局勢很是嚴峻,我在這個時候引薦陳平,就是看中了他的謀略,至於道德人品,這個時候沒有什麼影響?”

陳平

劉邦把陳平找來,當面責備,陳平坦然相告說:“我在魏國侍奉魏王,但他不採用我的建議,所以投奔西楚。項羽這個人對外人從不信任,只信任項氏宗族,搞裙帶關係,雖有傑出的人才,也只能被埋沒。我聽說陛下能禮賢下士,所以前來依附。我來時光棍一個,如不接受贈與,就活不下去。問題在於,如果我的建議有價值,就請陛下用我。如果我的建議沒有價值,金銀仍在那裡,就請沒收,並允許我辭職。”

劉邦聽了這番話,立馬改容致歉,又給予陳平厚賜,提升他為護軍中尉(軍政總監察官),監察全體官兵。眾將再也不敢再說什麼。巧封雍齒

雍齒是劉邦的仇人。劉邦初始,曾令雍齒留守豐邑,自己領兵攻薛(山東省滕縣東南)。正當劉邦大敗秦軍之際,突然遭到陳勝的叛徒周市(這時為魏王咎的宰相)的襲擊。周市又用威脅利誘手段收編了雍齒。雍齒背叛劉邦,劉邦極為惱恨,雖然雍齒後來又歸降了劉邦,劉邦對他從感情上還是耿耿於懷。

雍齒

前201年,劉邦大封功臣,已封了20餘人,其它有功將領日夜都在爭論誰的功勞大小,難以定論,分封因而無法進行。有一天,劉邦在洛陽南宮遠遠望見將領們三五成群,經常在洛水沙灘聚會,便問張良:“那些將領們聚在一起,都在說些什麼?”張良說:“以我所見,他們聚眾私語,可能是要密謀反抗啊!”劉邦說:“現在我帶著他們已經一統天下了,為什麼還要反我?”

張良說:“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陛下從前就是一個市井平民,全是藉助著這些能人將士才一統天下的。現在您做了陛下,可分封的全是你的親屬和老朋友,殺的全是你的仇家。但就是把全國都化成封國,也分封不完。這些人擔心你從此不再封賞,又擔心久而久之,你想起他們過去偶爾犯的過失,會產生殺機。這樣自然人心不穩,所以他們才聚在一起,密謀反抗。”

劉邦憂愁地說:“ 這如何是好?”張良說:“你平時最憎恨、 最厭惡,而大家又都知道的,是哪一個?”劉邦說:“雍齒!他和我本來就有舊怨,還經常不尊重我,要不是他立下的功勞較多,我早就除掉了他。”

張良說:“請陛下先加封雍齒,像雍齒這樣讓陛下厭惡的人都能得到加封,其他的人也就沒什麼話說了。”於是劉邦擺下筵席,封雍齒為什方侯。然後就督促宰相、御史(皇家監察官)迅速評議諸將功勞,用來作為分封的根據。筵會之後,諸將皆大歡喜,互相說:“連雍齒都封了侯爵,我們這些人更不成問題。”一場風波就此平息。赦免季布

季布是劉邦的又一個仇敵。他是項羽的大將,戰場上曾幾次追捕劉邦,差點捉住了劉邦,劉邦對他恨之入骨。項羽死後,劉邦懸賞2。4萬兩黃金索要季布性命,並且下令:凡是敢私藏季布的,誅滅三族。季布走投無路,只好剃光頭髮,頸帶鎖練,自賣於魯城(山東曲阜)朱家當奴隸。

朱家是一位俠士,明知他是季布,但仍把他買下,安置在田間房舍裡。然後親自到京城洛陽(漢初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覲見滕公夏侯嬰,說:“季布到底有什麼罪?將領各自效忠自己的主人,這是人臣應盡的職分。即使姓項的,難道都能殺光?現在陛下剛剛平定天下,竟為了個人私怨,和一個亡國將軍計較,心胸未免太不開闊了。再說,憑季布的賢能,政府如果追逼太急,必將遠逃,不是北向奔胡,便是南向投粵,自驅壯士,以資敵國,說不定當年伍子胥去楚投吳,借兵復仇,鞭打楚平王屍首的事還會重演呢!”

夏侯嬰把朱家的話帶給了劉邦,劉邦聽後有道理便下令赦免季布,任命他擔任郎中(禁衛官)。

當然,劉邦的豁達大度、寬以待人也不是絕對的。他的能忍也是有條件的,必須是能為己所用。他對功勞大、能力強、威望高的臣屬也是暗懷猜忌,處處提防。不過和項羽不同的是,他有遠見,知道當忍則忍。但一旦超過極限,他的反應也極為嚴厲,韓信、彭越、英布等功臣的下場便是明證。儘管如此,在封建專制政體的帝王裡面,劉邦仍屬於比較寬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