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明朝最後一次中興,張居正20年不上朝,為何明朝卻能夠盛產大明呢?

萬曆神宗年間,大明王朝在首輔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下,迎來了最後一次的中興,史稱“萬曆中興”。

張居正在位20年間,大刀闊斧的對大明王朝的軍事、經濟、政治等各方面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在這一時期,年幼的神宗皇帝極其信任張居正,凡事必言稱先生,而張居正因為有了皇帝的全力支援,此次改革針砭時弊、選賢舉能,大明王朝自土木堡之變和北京保衛戰之後,終於再次煥發出璀璨生機。

可惜張居正早死了十年,他去世後,萬曆皇帝創造了20年不上朝的記錄,自此大明王朝中興國力逐漸掏空。神宗皇帝朱翊鈞死後,明光宗朱常洛非常短命,很快也駕崩了。自此朱由校即位,即為熹宗。

熹宗極其寵愛魏忠賢,魏忠賢也是因此權利是越來越大,到了最後朝堂之上形成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和文人為首的東林黨人的兩黨之爭。很明顯最終是魏忠賢勝了,朝堂之上的一片大清洗,魏忠賢得以權傾朝野,時朝廷中不知有多少人認之為義父,巴結討好者更是不計其數,整個朝堂之上更是人人自危、如履薄冰。

直到崇禎帝即位,一直深受儒學教導並且是東林黨人“鐵桿粉絲”的他,第一時間便是選擇“整治魏忠賢”!魏忠賢混跡朝堂之上,殘忍嗜殺、害人無數,位極人臣之巔,號稱“九千歲”,時人只知魏忠賢而不知皇帝。

崇禎帝當然知道宦官干政的害處,於是他登基之後很快便把魏忠賢逼死(畏罪自殺),並且接下來是勵精圖治、滿腹熱情,他是有一番雄心壯志,希望能夠把整個國家給治理好的。

可惜,他殺錯了一個人,這個人便是魏忠賢。很多人都覺得萬曆神宗皇帝是個昏君,20年不上早朝怎麼會是個好皇帝呢?這一點當然我是無法否認的。但是論起手腕的高超,我個人是非常佩服神宗皇帝的。

大明中後期文人團體勢力極其強大,從內閣首輔、次輔的組成來看,東林黨文人佔比很多,所以朝堂之上基本上就成了東林黨文人的一言堂,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對皇帝的統治是非常不利的,相當於架空了皇權。

而神宗皇帝雖然不上朝,但是卻苦心經營,私下可也是積攢了不少錢,而且不接見朝臣也就意味著不會過於受東林黨文臣的影響。而熹宗被戲稱“木匠皇帝”,難道真的就對整個皇權不感興趣嗎?

魏忠賢為何能夠冒天下之大不韙,大殺特殺當時的讀書人乃至朝廷中的東林黨人?其背後熹宗就一點也不知情?不知聲其實便代表著默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熹宗這也是藉著魏忠賢之手而進行的一場無聲的反抗,畢竟任誰也不想做“傀儡皇帝”,魏忠賢便是一柄尖刀,熹宗手上的一把利刃,用得好便可改變自己的處境!

魏忠賢此人心狠手辣,極其歹毒殘忍,是個徹徹底底的小人,但是卻不得不承認其還是有一定能力的。當時國力物力掏空,朝廷缺錢!沒有錢這邊境將士們連軍餉都發不出來,又如何能夠帶兵打仗?如何能夠敵得過當時兇威赫赫的滿清韃子?

當時那個地方最有錢?無疑是江南富庶之地的商賈最有錢,魏忠賢極善斂財,而他斂財的手段便是抄家和加稅,可以說憑藉著這個為大明著實積累了不少的財富,雖然沾滿了鮮血。

軍事上魏忠賢提拔了威震遼東的袁崇煥等猛將,為守衛大明王朝著實立下了不少的功勞,而軍餉很多便是魏忠賢斂財而來。

當時朝堂之上完完全全是魏忠賢的一言堂,上上下下皆是他的黨羽,但是也正是由於他的“兇威”,整個大明王朝反而凝聚成了一股繩,經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發,這樣的大明王朝還是很強大的。所以說網上所傳“魏忠賢不死,明王朝不會亡”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大,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崇禎即位之後,魏忠賢自殺,東林黨文臣上位,整個朝堂再次變得混亂,一些貪官斂財現象更是更盛從前,朝廷是越來越沒錢了,農民起義也開始爆發,但是又沒錢發軍餉,士兵沒人願意去打仗。

崇禎即位之時還很年輕,當時他是意氣風發,可是等真的看到這一攤子爛事的時候,他已經是無力迴天了,他換了一屆又一屆的內閣首輔,想了一招又一招,但是終究無解。朝廷沒錢,這是一切問題的根本!

崇禎氣急之下便有了個壞毛病,朝令夕改,而且特別容易氣急敗壞,一氣之下便會殺人。搞得整個朝堂是人心惶惶,唯一一個能夠與滿清八旗爭一爭的袁崇煥被處以千刀萬剮,接下來怎麼辦?難道讓一群文人去上戰場打仗?所以當闖王李自成一路攻打自京城時,百姓反而夾道歡迎。

所以說崇禎帝是有一番雄心壯志的,可惜很多地方辦了壞事,反而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速度,如若魏忠賢不死,不說反叛,苟延殘喘一番還是比較有可能的,對此,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