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典籍裡的中國》首播撒貝南捨命保書,護書人伏生潸然淚下

“倪大紅演活了,撒貝南看哭了!” “我宣佈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節目”……大年初一,《典籍裡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首播,第一集《尚書》一經播出就刷屏了。

節目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南與倪大紅扮演的“古代護書人”伏生穿越千年、同臺對談。

亂世之中《書》未能保全,伏生自責嗚咽,讓撒貝南忍不住落淚,也讓無數觀眾潸然淚下,大家不僅感動於倪大紅的精湛演技,更被伏生全家“捨命保書”故事所震撼。

選擇《尚書》作為節目的“開篇”,是因為《尚書》流傳了兩千多年,素有“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的美譽。

我們被節目帶去到《尚書》裡的中國,演員重現了大禹與先民治水的場景,工具雖簡卻壯志不移,歲月流轉而不掩光芒,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無數中華兒女因先輩氣壯山河之舉而熱血沸騰,受民族生生不息之召而備受鼓舞。

據悉,僅第一期節目《尚書》就諮詢了65位相關專家,查詢了68本相關書籍和上千篇論文,整理了幾百萬字的資料,劇本前後修改了53個版本,將專業精神體現在了每一個細節。

所有人懷著開荒拓土的信念,奉獻出這樣一部作品,給牛年春節增添了更為濃厚的文化年味。

與此同時,央視新一季《中國詩詞大會》於大年初二開播,經典篇章貫穿其中,新老面孔齊聚一臺,家國情懷更加濃郁,為大家奉上了一場“詩詞盛宴”,在全社會再掀詩詞熱潮;緊隨其後,《經典詠流傳》在大年初三與觀眾見面,“音樂詩人”李健唱響母校清華校訓廣受好評,金志文老歌新唱《我的祖國》,唱響烽火歲月……節目沿著詩詞長河,傳唱經典,致敬英雄,讓英雄精神砥礪前進道路。

總檯這幾檔文藝力作臺前幕後看點十足,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在春節期間呈現輪番刷屏之勢,透過打造文化經典形成了節日熱點。

這不是偶然的,以《典籍裡的中國》為例,節目以 “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的呈現模式,生動鮮活地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文化質感,創新設計出270度的立體舞臺,營造出多空間、層級式的“故事講述場”,帶給觀眾沉浸式體驗。

技術是表,文化為核。

這些節目之所以能夠引發廣泛共鳴、得到觀眾喜愛,深深植根在人們心中的中華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幾年來,總檯堅持守正創新、推陳出新,從《中國詩詞大會》到《國家寶藏》,從《經典詠流傳》到《典籍裡的中國》,始終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滄桑歷史變成觀眾可感知且可共情的時代現場,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儘可能通俗化、生動化、藝術化的“電視轉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文藝創作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還要有時代生活的底蘊。因此,文藝創作不能滿足於簡單的復古,而要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對接,做到尋根聚心鑄魂。

唯有立足於此,文藝作品才能獲得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從而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才能獲得更好的市場口碑。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經得起咂摸、值得人回味。這也是總檯近年來多檔文藝精品連續刷屏、廣受好評的奧秘所在。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使其絃歌不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其中許多優秀傳統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

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不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創造出更多經得起時間檢驗、經得住人民評判的經典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