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雪花紋銀“真實模樣表面全是牙印汙垢,別被老觀念誤導了

自從有了移動支付和刷臉支付之後,人類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有了極大的改變,但是封建王朝,古人可不像我們一樣帶個手機出門就能支付一切,他們可都是真金白銀的支付方式,在銀行我們可以看到一句話,請點清楚數額,立櫃概不負責,這也是來自古代人交易時候的規矩,錢貨兩清後概不負責。

在各類的宮廷劇中我們都能看到白花花的銀子,像小船一樣的形狀,這種形狀也有利於運輸,但是真實的銀子卻不是這樣的,最早的時候白銀並不是用來當作貨幣使用,在秦朝的時候使用的是銅錢和金子,當時的銅錢叫做:錢半兩,而且秦漢時期都是以銅錢為主,金子只有皇室在用。

到了明朝中期、清朝以及民國時期,白銀才被大量使用,

1

550

年到

1645

年這

95

年裡從海外流入大量的白銀將近有

14000

噸,因為外國喜歡中國的茶葉和絲綢,所以我們就用這些廉價的東西去換取他們的白銀,當時的西班牙人和英國人都抱怨中國人把他們的白銀都搬走了,為此還發動了殖民戰爭又使得大量的白銀流出到國外。

有些

“小可愛”可能就會問為什麼銅錢用的好好的,為什麼要使用白銀,這是貨幣競爭的結果,白銀之所以能成為當時的主要的貨幣,是因為,它滿足了當時清朝的需要,當時清朝被世界的文化影響,真金白銀被世界交易方式所接受,而且當時物價膨脹這通常買個一個生活物品要帶大量的銅錢為了方便出行,白銀就代替了它。

所以白銀就成了主要的交流貨幣,有有些

“機靈鬼”還會問,這古代的銀票為什麼不用了,這麼方便就相當於現在的人們幣,而且還有固定的交易額,攜帶起來也很方便,這主要是歷朝歷代這些癟犢子當鋪和發行鈔票的機構,喜歡玩賈躍亭那一套,發行了大量的銀票後,然後就玩失蹤,還說:我下週就回國,搞得大家就不相信銀票這一套。

雖然說銀子是清朝時期流通的貨幣,但是銀子也分

官銀

和碎銀,官銀

的用處主要是支付軍餉、官員工資,或者是用來做民生建設、賑災之類的,

一般都會在下面刻上國號,提防那些貪官汙吏。而

普通人用的銀子是

“碎銀子”,也就是把官銀剪成細碎的銀塊

平民一般是不能擁有錠銀的。

那麼這白銀是不真的入電視上看到的這個樣子的呢?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整銀是發暗的而且上面全身牙印。這銀本來是白色的還帶有金屬感,那為什麼會便黑呢?很多人說這個銀變黑是因為經過很多人的手而變黑,大哥是你沒有腦子還是大家傻,如真的這種物理的變黑,那個毛巾擦一下不就行了,或者拿水洗一下就好了。

真正的原因應該是銀這種金屬在自然界中很

“活潑”,這裡活潑是指的是化學性質,銀在自然狀態下極其容易氧化和普通的酸能發生反應,形成銀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大多都是呈黑色,這些化合物包裹住銀的表面之後,裡面的純銀因為斷絕了水和空氣就不再發生反應了,所以準確的來說這古代的銀子,應該是外表呈現亮暗色,而裡面是銀白色。

至於為什麼會有牙印是因為銀的本來是很軟的,純的細的銀條都能用剪刀剪開,不管是現代的剪刀還是古代的剪刀都是由含碳的合金製作而成,比銀子要硬的多。有時候古人為了印證這是不是真的銀子,一般都用身體中比較堅固的牙齒去咬,如果是真銀咬完之後會變形,而不會復原,所以這些銀子經過長時間的轉手就留下了很多的牙印,而如果是假的銀子就咬不動,同理其實金子的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鑑定,它和銀一樣都是比較軟的金屬,但是自然中金都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像沙金和礦金這幾種卻都是比較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