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關羽之勇,威震華夏,也到達了自身功業的最頂點

關羽之勇,威震華夏,也到達了自身功業的最頂點

大戰在即首先徵南將軍的幾萬討伐大軍愣是被關羽打的困守襄樊請求援軍,而曹操主力在西線也進展不利,最終不得不退出漢中,統領諸將次第回援東線。這裡順便說一下徐晃。徐晃作為最早一批從漢中回援的魏將,其出發時間甚至早於于禁,然而他到達戰場後卻一度沒有什麼作為。

他以所部都是新兵蛋子為由,一直縮在山上按兵不動,直到後來援軍雲集、殷署朱蓋十二營加入之後,才上演一場勇破重營的好戲。而此時雙方的實力對比早已失衡,曹操方面援軍源源不絕,徐晃之後有張遼,張遼之後曹操本尊也來了,更不用說還有未來的大魏吳王帶著江東全明星陣容,早就掏了盟友關羽的老家。

而關羽方面則剛剛獲得荊州被襲的訊息,軍心散亂、四面受敵,實際上已然陷入了絕境。其間還穿插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水淹七軍。結果也並不奇怪,曹仁、于禁雖然不弱,比起關羽卻來還差些。事實上就連曹魏方面也早有人對此戰結局作出不樂觀的判斷,只不過敗得如此之慘,卻是始料未及。

上文說過,關羽全軍大概三萬來人,然而曹仁于禁方面前後出動了兩倍於關羽的大軍與之交鋒,卻在短短半年之間便告土崩瓦解。七軍盡沒、于禁投降、龐德被斬、曹仁帶著數千殘兵又一次困守待援,而且這一次是內外隔絕、城牆崩壞,悽慘更勝當初。對於本就步履艱難的曹操集團而言,這一次打擊不可不謂傷筋動骨。

於是在建安末年,曹操集團竟然現出了崩盤的跡象。從宛洛到梁郟、到許昌,甚至到曹魏的鄴城大本營,各路“賊軍”風起雲湧,響應劉備、關羽的軍事、政治行動此去彼來,曹魏在中原的統治竟然在一時之間風雨飄搖。興漢大業,彷彿近在眼前,而此時的關羽威震華夏,也到達了自身功業的最頂點。

然而,國家之間的博弈並非只有軍事對抗。正所謂亢龍有悔,盈不可久,讓關羽沒有想到的是,此前一連串輝煌的軍事勝利(包括劉備主力在西線高奏凱歌)所最終導致的,竟然是自身的覆敗。曹魏在中原地區長期實行高壓統治,屠城、殺降所在多見,又前後幾次血洗朝堂,而治下的各種逃亡、叛亂,也一直沒有停過。從建安二十三年以來,曹操集團對外作戰連連失敗,嚴重打擊了曹操自身的威望和控制力。

隨著劉備、關羽和曹操在東西兩線鏖戰,在中原地區也出現了大量“叛亂”,名士、百姓紛紛攘攘、東起西應,即隆中對所謂“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而此時關羽軍團又在襄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一路高歌猛進,大有先下襄陽、再入宛洛之勢。這一下,曹魏集團嚐到了暴政的惡果,中原地區針對曹魏的叛亂彷彿燎原之火遍地燃燒,中原局面危如累卵,大有“黃河以南非復國家所有”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