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母親捐腎救子 浙江首例機器人輔助同種異體腎移植手術成功

醫生與患者合影。浙大二院供圖

中新網杭州6月22日電(錢晨菲)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22日一早,張芳(化名)從病房的另一頭,一步一步地挪到兒子張強(化名)的病床前,看到曾經飽受尿毒症痛楚、生命就快消逝的兒子逐漸好轉,她欣慰地露出微笑。

就在三天前,張芳捐腎救子。記者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大二院)獲悉,這對母子的手術的成功,標誌著浙江首例機器人輔助同種異體腎移植手術獲成功。

兩個月前,29歲的張強被確診為尿毒症,只能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看到年輕的兒子每週要接受三次血液透析,張芳心痛不已,決心要給兒子“換腎”,但等待匹配的腎源需要漫長的時間。張芳沒有猶豫,毅然決定捐獻一個腎臟給兒子。

經多方打聽,母子倆輾轉來到浙大二院泌尿外科腎移植專科門診就診。主任醫師蔡明回憶:“得知張強的病情及其母親的意願後,我被無私的母愛深深感動,決定將這份愛與希望傳遞下去。幸運的是,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和嚴格的配型,張芳身體狀況不錯,兩個腎臟都很健康,母子倆配型也很理想,倫理審批順利透過。”

據悉,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手術醫生是達芬奇機器人。蔡明介紹,傳統的開放腎移植手術曾是不二選擇,但傳統手術存在創傷大、出血量多及術後恢復時間長等問題。利用達芬奇機器人進行手術,病人的創傷更小,手術切口縮短到5cm,僅為傳統手術切口的1/3,將極大地加快術後恢復。此外,達芬奇機器人可以實現三維成像,在放大數十倍的情況下,可從任意角度對血管及輸尿管進行精細的縫合,且穩定可靠。

親屬供腎移植手術非同小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醫生們反覆確認手術流程等細節,並特邀國內率先開展該手術的教授張旭和董雋親臨指導,該手術於19日成功完成。

術後第一天,張強的肌酐水平(衡量腎功能的指標)下降50%,24小時尿量達到3000多毫升,徹底擺脫了血液透析治療帶來的痛苦和不便,其生活質量將得到顯著提高。

蔡明介紹,該院已開展DCD腎移植和親屬活體供腎腎移植術300餘例。隨著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腎移植的開展,手術操作更加精細,創傷更小,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腎臟功能,為廣大的尿毒症患者帶來福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