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瓷器以青瓷為最早產物,約兩千年前的“青瓷之王”令人驚歎

作者:

M·辰

(青瓷盞,東漢)

前面說到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國先民早在商周時期就發現(明)了

+

高嶺土

+

高溫

燒製瓷器的技術秘訣,而西方卻遲至16、17世紀才發現高嶺土燒製瓷器的秘密。因此,18世紀之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製造瓷器的國家。

因商周瓷器的質量較後來東漢所燒製的瓷器在品質上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商周“瓷器”被稱為“

原始瓷

”,而東漢中晚期所製成熟瓷器則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瓷器”。也即:

中國瓷器最早燒製於商周時期

燒成於東漢中晚期

(東漢:公元25—220年)。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中國最早的瓷器——

青瓷

(本文圖片由M·辰、色影拍攝,

版權所有

(青瓷羊形燭臺,東晉)

什麼是青瓷

釉是燒製瓷器的三大要素之一,釉的顏色在

很大程度上

決定了瓷器的顏色。而釉料中所含鐵、銅等金屬物質,又決定了釉料經燒製後所能呈現的釉色。

由於早期的釉料中多含氧化鐵成分,氧化鐵在窯爐內的還原氣氛中能夠被還原成氧化亞鐵(青色),氧化亞鐵青色釉覆蓋於瓷器表面使瓷器呈現出青色、青灰色。從商周到秦漢,由於釉料的原因,原始瓷及瓷器一直都是青色、青灰色,由此而得名“原始青瓷”或“青瓷”。

隋唐以前,瓷器的顏色一直都是青瓷獨霸;隋唐之後,由於釉料的進步,瓷器才逐漸呈現出多種顏色。

(青瓷羊形燭臺,三國)

青瓷,由內及外的清雅

釉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瓷器的顏色,但瓷胎本身的顏色對瓷器顏色的影響也不可小覷。釉色就像是覆蓋在瓷器表面的一層“面霜”,面霜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底色與面霜之間卻也是一種相愛相殺的關係。常識可知,膚色淺的人塗擦了美白霜會顯得更加美白,而膚色深的人效果則並不理想。

因此,古代工匠們透過對瓷土中氧化鐵、氧化鈦含量的控制,使燒成的瓷胎呈現青灰、淡灰色。青釉覆蓋在青灰、淡灰色的瓷胎底色上,便愈發顯得色澤沉靜、溫潤,以致青瓷的溫和與清雅成為了一種骨子裡自帶的氣質。

(青瓷印花唾壺,南朝)

青瓷的貴人

——

氧化鐵

氧化鐵,金屬氧化物中的普通一員,既不名貴也不稀缺,但它對中國瓷器、尤其是青瓷卻如同“貴人”般恩重如山:

1。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鐵,可產生青色、褐色等釉色。其中氧化鐵含量在3%以下,釉色為青;4—9%以上,釉色則為醬褐色。不同顏色的釉料產出相應顏色的瓷器,如青釉出青瓷。

2。透過對瓷土中氧化鐵含量的選擇,可燒製淡青、青、深青乃至黑色的瓷胎。如上所述,由於瓷胎本身對瓷器顏色有所影響,因此工匠們在選擇土料時就會有意識地選擇不同氧化鐵含量的瓷土,以達到燒製不同顏色瓷胎的目的。如,選擇氧化鐵含量在3%以下的瓷土來燒製淡青、青色瓷胎,3%以上的瓷土燒製黑色瓷胎等。

工匠們用青釉+青胎的工藝燒製出了色澤青翠、品質上乘的青瓷,為青瓷後來成為傳世名瓷奠定了工藝基礎。

(青釉黑斑燈,東晉)

在青釉的基礎上,工匠們又以氧化鐵含量較高的釉料製作出了黑褐色釉,並將它們點在青釉上製作出褐色斑紋的效果,突破了以往單色釉的侷限,為彩釉的發展開拓了途徑。上圖中的青釉黑斑燈就是青釉與黑釉聯手裝飾的傑作。

(青瓷蓮花尊,北朝)

青瓷是在商周原始瓷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至漢代在質量上已取得了重大進步。東漢後期,青瓷器首先出現在了浙江紹興、上虞一帶,因其釉汁純淨淡雅,釉層均勻透明,胎釉結合緊密等特點已達到近代瓷的標準,因此該地區所生產的青瓷被認為是中國瓷器的發端。又因此地古時稱“越”,故此地的瓷窯被稱為“越窯”。

自古,越窯產青瓷都是青瓷中的絕色佳品,美名傳世至今。

時間進入到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後,制瓷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南、北方都相繼出現了青瓷、黑瓷、白瓷等瓷器。上圖中的這件被譽為“

青瓷之王

”的“青瓷蓮花尊”就產自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朝,是北方青瓷的精品傑作。

青瓷蓮花尊,公元386—581年;通高63。6釐米,口徑19。4釐米,足徑20。3釐米,其高度在當時極為罕見;1948年出土於河北景縣;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蓮花尊以仰覆蓮花為主題紋飾,三層向下覆蓋,二層向上仰,輔以寶相花、獸面等紋飾,裝飾風格繁縟大氣,釉色瑩潤凝厚,造型恢弘優雅,整件器物將刻劃、堆貼、模印、鑲嵌等多種技法融為一體,被譽為“青瓷之王”。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企鵝號“走遍世界博物館”,

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