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自畏者強,不自畏者易招禍

《論語·堯曰》中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小人“不知命”,所以“無忌憚”,肆無忌憚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用其極。

當一個人沒有敬畏感,他就可能做缺德事;當一個人沒有敬畏感,他就可能違法;當一個人沒有敬畏感,他就會貪婪攫取。

《菜根譚》說得更明白:“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於一時,畏史官於後世……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

宋朝有一位官員,人稱“趙千刀”,無論誰找他辦事,都要刀刀見血,收取賄賂。趙某利用自己的職權,為自己獲取了大量的金銀財寶,結果被人舉報,不僅失去自由之身,而且還遭受心靈的煎熬。

古人說,“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有所畏者,其家必齊;無所畏者,必怠其暌”,“君子畏天之威,則修正其身,思省其過,咎而改之”,所以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之習慣。

不自畏者招禍,這話極富哲理。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如無“如履薄冰”之感,“三省吾身”之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情懷,就會招致禍端。心存一個“怕”字,就會遠離災禍。自畏者強,就是這個道理。

楊震是東漢安帝時的重臣,官至宰相。據《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楊震曾做過荊州刺史,由於他在荊州刺史任內卓有政績,升遷為東萊郡太守。

楊震去東萊就任,途中經過昌邑縣,縣令正巧是他在荊州時舉薦的一位秀才,名字叫王密。王密聽說老師駕臨,趕緊去拜見。

王密感念楊震的推薦和提拔,並希望以後這位老上司多多關照自己,帶來金十斤送與恩師,楊震正色說:“作為老相識,我瞭解你,你為什麼不瞭解我?”

王密說:“現在是夜間,你收了沒人知道。”

楊震生氣的說:“頭頂有蒼天,腳下是大地,冥冥之中有神靈,還有我,有你,可謂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聽了楊震的話,王密無言以對,面有愧色,只得帶著禮物灰溜溜地走了。

史書記載楊震為官二十多年,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有朋友勸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業,楊震不答應,說:“讓後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厚嗎?”

敬畏其實是一種自重自警狀態下的自覺把握存敬畏,就有了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心存敬畏,就有了戰戰兢兢的體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有了小心翼翼的戒懼意念;心存敬畏,就有了虛懷若谷的君子風度;心存敬畏,也就有了如負泰山的神聖責任。

在浩瀚的世介面前,一個人是如此的渺小,行走天地間,總有可為可不為之事,可知可不知之理。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或貪財好色,嗜賭貪杯;或愛慕虛榮,喜歡恭維;或意志薄弱,熱衷享樂;或脾氣暴躁,固執己見等等。不能正視自身的弱點,不懼怕形形色色的誘惑,到頭來不僅可能身敗名裂,而且貽害社會。

所以生活中,我們需要常懷敬畏之心,做到“自重自畏”,從而獲得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