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明清之交的到底死了多少人?這一切都應該算在清朝的頭上嗎?

明清之交的幾十年,是中國人口消亡最多的時期之一,堪比東漢末年。不過,對於這個時候到底死去了多少人口,歷史上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超過1億,有的說有幾千萬。具體有多少人口,必須要對明清時期的人口進行總體的分析才對。

首先,必須要區別古代的人口統計。古代的人口統計主要有“丁口”和“戶口”兩種,“丁口”是納稅單位,而“戶口”才是全國所有的人口。不過歷史上的朝代一般都是統計的“丁口”,對於“戶口”是難以統計的。我們可以根據歷朝歷代統計的戶數來推測戶口數。古代平均一戶為五口。如乾隆十八年,全國的戶數為3880多萬戶,人口有1。8億,比例大概是1比5。直到民國時期,中國的戶數和人口的比例還是1比5。38左右。

現在,我們就可以用一戶5口人來推測明朝的人口。明朝初期,根據《明實錄》的統計,全國有戶口1065萬戶,總人口為5987萬,到永樂年間,人口上升到了6659萬。因為明朝洪武年間對戶籍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因此這個資料是非常可靠的,也比較符合戶口和人口的常規比例。

明朝官方統計的人口峰值為7180多萬,出現在成化十五年(1479年),之後統計的就沒有突破7000萬。明朝中後期,雖然國力整體上出現下滑的趨勢,但是社會上並沒有出現大的動盪,人口應該不會下滑。另外,明朝末期工商業發展了起來,社會人口的容納量應該更大,所以明朝後期的人口統計應該是不太可信的。那麼明朝後期到底有多少人呢?

曹樹基認為,1630年明朝的人口達到了1。9億人,到1644年下降到了1。5億人。曹樹基的《中國人口史》我大概看了下,也有很多值得懷疑的地方。英國學者安格斯·麥迪森認為,1600年是明朝人口的峰值,大約是1。6億人口。不過,我認為,明朝的人口巔峰值應該不會超過宋金時期多少。主要原因是明朝時期的主要農作物和耕作技術並沒有比宋金時期改變多少,至於高產作物,在明朝的種植量還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我明朝1600年的人口為1。6億比較合適,明朝末年下降4000萬,應該只有1。2億了。

那麼清朝初期有多少人口呢?根據統計資料,順治八年的丁口為1063萬。注意,這裡只是“丁口”,不是人口。如果把丁口理解為人口,就無法理解清朝康熙49年到乾隆47年的82年間,民口增加“計增十五倍有奇”的現象。1985年,彭信鹹在《中國貨幣史》中說:“人口從雍正九年到乾隆六年十年間增加到四倍半,那是決不可能的事”。康熙十一年南巡,得知一戶大概是五六人,他說:“果真丁戶相當”,這句話就透露出了人口的重要資訊,也就是當時的戶數和丁數是相當的,平均一家一個丁。那麼這樣看,順治八年的人口應該在5000萬到6000萬。

那麼這樣說,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中國一共損失的人口大概有8000萬到1億。根據上文的資料,明朝後期的40年就損失了4000萬,就已經相當於損失人口的一半了。為什麼明朝後期損失人口損失如此嚴重呢?根據《中國人口史》的說法,主要是饑荒、瘟疫、農民起義等。

中國人口史的記載

那麼從清兵入關到全國統一,這一段時間,全國又損失了4000—6000萬人口。那麼這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明朝末年延續下來的饑荒、瘟疫、農民戰爭並未結束。第二,就是清朝統一戰爭發動之前,各個軍閥相互混戰和屠殺,例如張獻忠屠川,李自成水淹開封屠城、高傑屠殺睢州等。第三就是清朝入關後的戰爭,出現大面積的屠殺活動和戰亂。

四川人口減少

網上說清朝入關導致中國損失了1億人口,這實在是太誇張了。每當改朝換代的時期,都會出現人口大規模減少,明清之際也是如此。明清之際的人口減少不能全部怪在清朝的頭上,至少明朝要負一半的責任,而南明、李自成、張獻忠又負責一部分責任。有一句話說得好:異族入侵產生屠殺,在歷史上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同族之間的相互屠殺,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