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傅山的書法“又醜,又拙”,為何一幅草書,售價3千萬

傅山所生活的年代是明朝滅亡,清朝興起時期,在這場巨大的政治變革當中,文化、藝術都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萬曆三十五年,傅山出生在山西太原的陽曲縣,原名鼎臣,後更改為山,他的字號多達50多個。他出身於官宦之家,小時候天資聰明,過目不忘,20歲就成為廩生,相當於現在的特招生,進入三立書院,讀十三經,諸子諸史,同時還涉獵外文書籍。明朝中後期,印刷業非常發達,知識不再是精英階層的專利,而是老百姓日常消遣的商品。因此文化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我們所熟悉的《西遊記》《水滸傳》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為了保持知識精英的稀缺性,這些文藝作品就需要求新、求變,於是這個時期就出現了“尚奇”的風格,也就是要有驚世駭俗的作品,才能喚起大家的注意力。

為了拒絕剃髮,他還出家當了道士,為了躲避政治迫害,這段時間他四處顛沛流離,日子過得非常艱苦,還好傅山不但功夫好,而且還懂醫術,於是他依靠四處給人看病,才勉強生存下來。等到傅山47歲的時候,他的好朋友魏一鰲在太原給他買一套宅院,並且資助他日常的開銷,傅山的生活才穩定下來。此時傅山的世界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不再推崇趙孟頫的書法,轉而學習顏真卿。顏真卿對傅山的影響顏真卿生於安史之亂,此時大唐政局動盪,顏真卿派去勸降一夥叛軍,他明明知道凶多吉少,還是領命前往,並沒有因為顧及自身的安危,而逃避自身的責任。同時他在面對叛軍的各種威脅、恐嚇都不為所動,不斷用儒家大義斥責叛逆,最終被叛軍所殺。顏真卿是忠君愛國的表率,偉大的民族氣節讓傅山倒向了他。

除了在字型上故意分開,在同一個書法作品當中,傅山還會把草書、隸書、篆書等各種不同字型,混在一起書寫,再加上一些奇奇怪怪的異體字,所以他的整幅書法作品看上去非常凌亂,很少人能夠辨認出來寫了什麼內容。這對於當時的書法界來說,具有非常大顛覆性。傅山的書法削弱了文字本身的意義,書法和繪畫一樣,成為一種審美的需求,所以傅山的書法和他的山水畫一樣,時常給人以粗野、紛亂、狂放、甚至荒誕的感覺。其實傅山書法之所以給人以荒誕的感覺,是因為他追求一種不經雕琢的天然之美,所以他說,寧醜不媚,媚就是迎合的意思。

受到這一思潮的影響,很多文人開始到荒野當中尋找古碑,在書齋當中研究碑刻的拓片,這些無疑都影響了當時審美的變化,從獵奇到崇古。碑學和帖學有一個很大的差別,以前所臨摹的帖子基本上都是名家,而寫碑文的人雖然可能也是一個書法名家,但刻碑的工匠一般都是無名之輩。所以“碑學”的興起,就意味著把非名家的碑刻也納入到了書法學習的物件當中,這對千百年來書法傳統來說,是一個十分重大的轉變。更值得注意的是,傅山不但看重魏晉以前的碑刻,也讚賞和他自己同時代的普通人那些有趣味的碑文。他曾看到過一個文化水平不高的武夫,寫了“初六”兩個字,他覺得這兩個字寫得妙趣天成;他還看到一個剛學書法的孩子,寫出來的字雖然不規整,但也有一種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藝術趣味。

中國的書法和山水畫一樣,逐漸脫離了它的功能性,中國山水畫從來都不追求逼真,它追求的目標是介於“似與不似”之間。蘇東坡說:能工巧匠能夠完美模仿自然的形態,但是高人逸才,也就是藝術家,能夠藉助形式來表達理念。因此無論是繪畫,還是書法,都是要表達經過自己理解和消化後的意象。因此書法不只是表達字詞意思的符號,它已經發展出了一種視覺上的藝術,能夠表達人的心情,在藝術形式中充滿感情。換句話說,就算你不認識漢字,應該也能夠從類似書法線條這樣的造型語言裡,感受到書寫者要傳遞的個人感情。同時古代對於作品的欣賞,還要“字如其人”,也就是說,字好,還要人品好,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之所以能稱之為千古佳作,是因為它符合君子人格。顏季明是他的堂兄顏杲卿的兒子,這個年輕人跟他的父親一起慷慨就義,一起被處死了。這篇祭文,就寫在顏真卿撤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