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整部《易經》,都圍繞3個字,悟透了,就是得到易的精髓

理什麼是理?當然不是“道理”、“理科”的理。讀易,首先要放下現代人的慣性思維。朱熹先生說,去人慾,存天理。這個意思接近。明朝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的宋濂,運用醫家和道家的概念,解釋“理”,更容易理解。道家認為,天地有“氣母”或“元氣”,“其出無根,其人無門”,無涯無際,人們雖不能覺察它,但它確實存在。這是從道家的角度去解釋“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一種叫“以太”的概念,存在整個宇宙之中,是物理學史上一種假想的物質觀念。在亞里士多德看來,物質元素除了水、火、氣、土之外,還有一種居於天空上層的以太。這個“以太”的概念,類似我們《易經》中說的“理”。自然界五大元素,水、木、火、金、土,是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而“理”又比這五大元素還“微”。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周文王演繹了《周易》,在西周占卜是很重要的吧,可週武王和姜太公攻打殷商時,占卜是出師不利,而且當時大風驟雨吹斷了出師的軍旗,這一切都是不好的徵兆,周公主張撤退。(據說,《周易》的卦辭、爻辭,是周公寫的。)周武王猶豫,而姜太公堅持要征戰,他才不迷信占卜。最後,事實是姜太公贏了。周武王打敗紂王,滅商建周。我學易經,但是不占卜。任何一個人,只要能掌握天地執行的規律,洞悉其變化的規律,都可以預知事物的來龍去脈。如果難以達到洞察天地心的境界,借用數術,也是可以推算出來,古人從《易經》發展出來“四柱”“稱骨”等,都是根據規律,去推算一種最大,最可能的機率。機率內的事情,就說是“算得很準”,機率外的事情,就說“算得不準”,就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