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蒙曼將是又一個于丹?"舊時王謝堂前燕"解釋被聲討,水平不行?

當年電視節目《百家講壇》因為其嚴謹的歷史學術內容和鮮明獨特的歷史觀點深受百姓喜愛。但是近年來《百家講壇》卻時常遭到觀眾們的詬病。當年于丹在《百家講壇》上說《論語》招來了褒貶不一的評論。繼于丹之後踏上百家講壇的蒙曼最近也因為對於劉禹錫的《烏衣巷》解釋適當而引來一片聲討之聲。

其實蒙曼早在年初的《中國詩詞大會》上就已經因為對《憫農》一詩中“鋤禾日當午”這一句的解釋失當而招致一片非議,而今又在《百家講壇》上“出醜”。這讓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名聲在外的學者們為何會在公眾場合頻頻犯錯,當年《百家講壇》的專業性和嚴肅性是否還存在?

在最近播出的《百家講壇》中,當蒙曼在解釋《烏衣巷》的時候,對於全詩的後兩句做解釋之時將詩句中的“燕”說成是就時候上流社會的高檔物品,而後來卻也流入到平常人家之中,詩句暗示的是百姓之家的生活漸漸的富裕起來,而上流社會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融入到了中下層社會。認為這是社會發展之後分配接近於平均的一種和美之氣。

其實蒙曼言論一出,不少人認為蒙曼將會是又一個“于丹”。對於詩歌曲解不說,還在其中加入了太多有違歷史的內容。並且將這些內容用現在的思想包裝,更有藉此諂媚之嫌。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敬宗寶曆二年,劉禹錫從和州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古城,感慨世事變遷,朝代更迭。又感傷與自中唐以來,民生凋敝盛唐氣象不復存在,於是寫下了著名的《金陵五題》,而其中第二首即《烏衣巷》。

而《烏衣巷》正是一首感時傷懷,借古諷今之作。其中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兩句更是借用東晉王、謝兩家的興衰史,和其門前燕子在失去棲身之所後只能飛入尋常人家築巢來諷喻王朝權貴覆滅之後的破敗與落寞,也感慨原本的權貴門庭裡面的“燕子”在此般破敗中的悲涼生活。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甄士隱之口作《好了歌解》中道:“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這兩句便是與之同妙。這似乎更符合《烏衣巷》這滿目蕭瑟的無奈。

再結合當時劉禹錫所處的時境與處在的是風花雪月金陵古城,所謂的“舊時燕”更有可能說的是當年權貴門宦養於家中的歌兒舞女。《金陵五題》中《臺城》一詩更是被視為《烏衣巷》的姊妹篇。“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一句也是從另一個角度描寫了劉禹錫當時作詩場景,定是在金陵古城欣賞歌舞伎的表演。

即便是說權貴把玩之物流落民間其實都不能算錯,但是蒙曼這一番社會分配製度的言論卻是真正的指鹿為馬、顛倒黑白了。

其實我們本可不必較真,硬要說蒙曼在這首《烏衣巷》中的解釋是錯的。但是,作為電視節目所面對的是全國的觀眾,何況是《百家講壇》這一類的具有很強的國學文化內涵的節目。其言論的失當會讓很多觀眾被誤導,更會讓人們對於唐朝的歷史有一個錯誤的認知。

但就蒙曼的學術水平而言,其實也沒什麼可以質疑的,並且最不需要質疑的就是蒙曼的學術水平。作為一個著作等身的高校教師、學者其學識水平當然要比我們普通人高出很多。但者高出的許多並不代表不會在解釋的過程中失當。

因為在現代的高校教師的研究中,越來越重學科的領域劃分。重視所研究的學科本位。蒙曼作為一名年輕有為的學者,能夠在這樣的年紀撰寫出許多著名的論文,也正是因為其對於學科本位的專注。

但是並不是人人都要做學術研究,也不是人人都要專注於學科劃分之後的本位。而更多的時候我們該從多角度結合歷史文化背景來全面地看待文化現象和文學作品。而這一點上蒙曼並不一定能夠比一般的讀者更強。所謂的術業有專攻大致如此。

另外,蒙曼和于丹這樣的學者大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公開演講的時候常常借題發揮。用現代人的觀點來評析古代的詩詞,就如這次評析《烏衣巷》一樣。

一方面,蒙曼巧妙地避開了關於劉禹錫當時所處之地眼見的應該是歌兒舞女的事實,另一方面用社會分配製度和百姓生活富足來說事。其實我們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後才按需分配和按勞分配的可能,而在唐代的時候何來如此一說?那時候更多的是:“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原本一首感時傷懷之作,愣是被其說成了一首“頌詩”。這不得不說蒙曼的語言真是充滿了“藝術魅力”。在其語言的力量之下這樣的解釋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或許在某些場合之上蒙曼的做法是對的,對於詩歌的解釋可能影響到的是方方面面。

有時候一句恰當的解釋,便可以為其贏得不少讚許聲音,或者更多。這不得不說是其人的一種機智,但是作為一名學者是否恰當呢?

最後,還是希望《百家講壇》這樣的節目越做越好,用更加嚴肅認真的態度製作遠要比言論的新奇更加能的觀眾的認可,畢竟人們希望的總是開卷有益。同時作為高校教師,更多的時候也應當尊重歷史和事實。就算不能完全歷史,但也不能離題太遠,因為學術的方向正是社會進步的方向。

煩請牢記北宋大家張載的那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文/知行路上話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