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赤子之心成了一道光、一束火把

【青春之我】 

作者:孫婷,80後青年導演、編導,紅色主題室內情景體驗劇《再回延安》執行總導演。代表作品包括《又見平遙》《又見敦煌》《又見國樂》《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等。

在實景劇創作上,我和團隊有著豐富的經驗。無論《又見平遙》《又見敦煌》,還是《印象大紅袍》,都很受歡迎。當接到紅色主題劇《再回延安》的創作邀請時,我內心既激動,又忐忑。作為一名80後文藝創作者,如何講好那段耳熟能詳的歷史,我沒有把握。特別是要在延安這樣的革命聖地,創作一部紅色主題的室內情景體驗劇,我幾乎沒有先例可借鑑。

在研讀資料、思考方向的時候,正逢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會舉行。看著電視上列隊的軍人、年邁的老兵,眼神堅定、步履鏗鏘;看著鮮紅的旗幟高高飄揚,猶如熊熊燃燒的火炬,那一刻,我心潮澎湃。在他們身後,是無數英烈的身影,他們為中國人民求解放、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獨立、謀復興,拋頭顱、灑熱血,但他們自己卻沒能看到和平的年代。那一刻,我的靈感突然被激發,那些資料中的數字和歷史,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如今日的你我一般,青春、鮮活、充滿熱血。他們每個人,都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這故事裡有21歲的學生兵趙仲年,棄筆從戎,但因槍械緊張,直到犧牲時用的還是一把木槍;這故事裡有19歲的伙伕葛全有,大字不識,但菜燒得一流,連樹皮都能燒出肉香味兒;這故事裡還有33歲的姜遠貴,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走完長征,走向勝利,最終走向和平,然後寫一本給後來青年的書……

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團隊達成了共識:以小見大,從人出發。《再回延安》以紅旗班小戰士劉寶順的日記為線索,追憶了長征期間犧牲的戰友們的故事,以表達對無名英雄的謳歌與緬懷。我們希望給觀眾創作一部有溫度的作品,從人的故事、人的情感出發,最終昇華到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

劇中的每個人物都展現了自己的性格和情懷,最終,17歲的劉寶順帶上犧牲戰友的祝福,並以班長姜遠貴繡在旗幟邊緣的話——“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為動力,撐起紅旗班的旗幟,獨自走出草地。我們想傳達出這樣的信念——紅旗班的戰士們沒有留下姓名,但用一顆赤子之心,成了一道光、一束火把、一個參與歷史書寫的人。《再回延安》的意義,便是讓後來人記住他們的故事,傳遞他們的精神,賡續他們的紅色血脈。

除了講好歷史,我們更希望能讓觀眾從視覺上,深入體驗紅色情懷。在舞美設計上,我們做了大膽的嘗試:不設定座位,讓觀眾在故事中行走。全劇設定了四幕場景,即“一間記憶的博物館”“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條漫漫的長征路”,和“一面不朽的旗幟”。每個場景各有主題,既有寫實,也有寫意,讓觀眾沉浸在劇情發展中,跟隨這些無名英雄的腳步,一起走過戰爭歲月,感受紅色精神如何帶領中國人民、中華民族走向勝利,走向和平。

完成這部作品的時候,我內心的感觸無以言表。作為和平年代的青年文藝創作者,我有責任、有義務留住那些紅色精神,並讓他們走進更多人心中,因為那是我們中國人骨血中的自強自信。我期待《再回延安》能成為延安紅色文化的特色載體之一,繼續向更多人講述紅色故事,傳遞紅色精神。

(光明日報記者李晉榮採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20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