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曾國藩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這是怎麼回事呢?

大家好,我們的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歡樂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曾國藩曾自己講“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意思是縱觀歷史上打仗打輸了,原因不是傲慢就是懶惰,同樣的,失敗的人生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而曾國藩之所以能成功,也在於他很好的革除了傲與惰對自己的影響,在待人接物上他和氣而謙虛,對自己的要求則是“勤則百弊皆除”。

而他勤奮到什麼地步呢?他曾說“身體雖弱卻不宜過於愛惜”,明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他卻依然勤奮,將時間表排得滿滿的,休息時間少得可憐。

曾國藩多麼勤奮呢?留存文字2000多萬

說到勤,曾國藩有自己的一套“勤”的辦法,叫做“五勤”,一個是身體勤,不僅在於多走動、運動,還在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去很多地方實地考察山川地理風土人情,這對他在與太平軍的戰爭中起到了很重要的重要,幫助他實踐了兵書上的理論,化為活用。

此外,他還注重眼勤、手勤、口勤和心勤,比如在《冰鑑》中他說“遇一人,必詳觀察看”,這是在用眼睛去窺探這個人的品性好壞、才識高淺、意志強弱等等,同樣的,眼勤還在於讀書,比如“接一文,必反覆審閱”,去思考這一文書或奏摺是否有紕漏,或者是否藏著什麼深意等等,而手勤、口勤講的是勤寫勤記勤收拾,多與人溝通、交流,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閉門造車,至於心勤呢,講的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將勤堅持到底,變成一顆恆心。

那麼說曾國藩“勤”有證據嗎?有的,單純從他留存的文字來看,他一輩子留存有2000多萬字,其時間跨度長達33年,平均下來年寫60萬字,還不是像現代人用電腦敲的,而是用毛筆一筆一筆寫的。

最關鍵的是,這些文字還不是那種無病呻吟的拙劣之作,而是句句珠璣,每每能發人深省,比如其包含有1459封家書,這些家書不是記流水賬,全部寫的今天干嘛幹嘛,而是把每日裡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又或者犯了什麼錯,原因是什麼,該怎麼避免,以及做對了那些事,該如此繼續甚至發揚光大等等,甚至於還有關於時事政治、山川地理與軍事鬥爭的描述,堪稱是煌煌鉅著。

此外,他還寫日記、著書,前者是對曾子之言“吾日三省吾身”的持之以恆地貫徹一生,而後者如《冰鑑》、《挺經》等等至今都被封為相人識人之術的經典著作。

而且,在曾國藩這33年筆耕不輟的過程中,他並非像現在很多專職作家一樣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著書寫作當中,因為他有兩個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文臣、武將,他要一邊練兵打仗,一邊周旋官場政治,同時還因為天生體弱多病,還要與病魔做抗爭,比如他在家書與日記中就多次描述了自己的病情:耳鳴、腰痛、眼疾、蘚疾奇癢難耐……

為什麼說曾國藩是累死的?因為他太勤

就是這麼一個人,一生要解決那麼多的事務與問題,要考取功名,要鎮壓太平天國,要混跡官場,要建功立業,要位極人臣,要全身而退,竟還能成為一個大作家……這樣的人勤奮的程度,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因為曾國藩這麼勤,以至於後世很多人都認為他是累死的,比如在打完太平天國後,他還拖著一副病軀去打捻軍,打捻軍的過程中他就在日記中寫下這麼些記錄:大小便失禁;行軍途中,腳麻走不動;說話心慌沒力氣……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體弱多病的老人,大家知道直到曾國藩去世前五天他在幹嘛嗎?

很明顯,他沒有專心養病,他依然忙碌,依然在高強度的工作,依然沒有停止筆耕與自省:去世前第五天,他早起診脈,開藥方,吃過早飯便開始查閱與處理檔案,中間會客5次,之後閱覽理學家程頤程顥的著作,然後有客來訪,與之談話。接著是吃完午飯,飯後又開始處理檔案並見客,到了傍晚才有空小睡一會,到了夜間又開始改信件、稿作5件,並反省自己說這一生學業還不夠精進,德行操守也有所欠缺。

而這一天的歷程,是曾國藩在當晚的日記裡一字字寫下來的,此後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都是如此,沒有一天是渾渾噩度日的,養病、工作、讀書、見客、寫作、下棋,反省對錯得失,寫下自己的病狀特徵等等,並且因為開始晚上睡不著,他在去世前的那天晚上都是直到二更四點才入睡,也就是說,明知道時日無多了,他依然保持著勤的習慣與自律,沒有更改。

或許也正是曾國藩這種將“勤”鍛鍊成了習慣的高度自律,將之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當中,才會推動著他自己一路百折不撓、披荊斬棘地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從六次科舉不試,到一朝選入翰林院,到十年七遷,再到建立湘軍鎮壓太平天國等等。

他貫徹一生的始終都是一個“勤”字,正如“勤則百弊皆除”,他用勤補足了自己天資的笨拙,補充了自己體弱多病浪費了的時間,也補滿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與青史美名,曾國藩,不是聖人,誰又有資格是?

難怪,偉人會發出“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公”的感慨,如此幾十年如一日的高強度堅持,試問又有幾人能做到!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