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白騎驢大鬧縣衙,放出狠話翩然離開,後世文人紛紛效仿

古代武將們的坐騎自然是高頭大馬,那古代文人的交通工具除了馬車、轎子以外,還有什麼呢?當然是驢!賈島反覆斟酌“推敲”二字,撞上了京兆尹韓愈,留下了一段佳話,騎的就是驢;李賀四處尋找靈感,收錄在袋子裡,騎的也是驢;就連杜甫,自述騎驢的詩歌就三首。錢鍾書先生曾說:“驢是詩人特有的坐騎。”引領這個千年經久不息時尚的人,就是詩仙李白。

與杜甫生前的默默無聞不同,李白很年輕時就已經家喻戶曉,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明星。在詩歌王國中,他依然是最耀眼的,他的詩歌一經推出就萬人傳抄,圈粉無數,甚至連皇帝唐玄宗也是頭號粉絲。唐玄宗還下詔迎接李白入宮,封為翰林學士。

本來,成為天子近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建功立業是李白生平所願。但是,他發現唐玄宗待他雖然客氣,卻並不向他諮詢國家大事,只是將他看作普通御用文人,用來譜寫新詩取樂而已。灰心絕望的李白提出辭行,也得到了賜金放還的待遇。

其實,這是中國詩歌史甚至文化史上的大事。它不僅保留了文人的傲骨,更延續了歷史上最偉大詩人的生命力。如果李白繼續呆在工作,聞的是胭脂氣,聽的是宮廷樂,看的是霓裳舞,脫離了百姓大眾的滋養,怎麼能寫出萬古長青的詩篇呢?他的文學生命會逐漸凋零,以一個宮廷詩人的身份了卻殘生。

多虧了李白性格中的曠達和不羈,才有勇氣踏出宮門。從此之後,他無慾無求,更加隨心所欲。帶著主角光環的李白,演繹出一幅幅極有意思的畫面,華山縣就有幸見識了詩仙的風采。

當時,李白遊離四方,來到華山縣。路過縣衙時,喝得醉醺醺的李白騎著毛驢,緩緩而前。按照當時的規矩,在縣衙門口必須步行,李白卻沒有下驢,這被當地知縣看到了。

知縣平日抖慣了威風,看到騎驢的李白,怒火中燒:“你是什麼人,竟敢如此放肆!”說罷,他還命令左右將李白拿下,並要帶入府內,寫下詳細的經過。

這麼一鬧,李白醒了一大半酒。不過,他見多了大場面,認識過太多的達官顯貴。一個小小的縣令,無非就是仗勢欺人,並沒有讓他慌張。面對凶神惡煞的衙役,他輕描淡寫地放出了一段狠話:

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裡,不得騎驢。

李白說自己酒醉的時候,曾經用皇帝的手帕擦拭汙物,皇帝不但不怪罪,還親自我為調製醒酒羹。我寫文章的時候,貴妃為我捧硯磨墨,高力士為我脫靴。即便是天子的宮門之前,我尚且可以跑馬,沒想到區區的華陰縣內,竟然不讓我騎驢。

這番話可謂膽大包天,驚世駭俗。然而,知縣和衙役們在錯愕半晌之後,馬上意識到面前的人到底是什麼身份。全天下的百姓,早已在街頭巷尾聽過李白的種種逸聞,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主角,已經騎驢來到了他們的面前。

知縣惶恐之後,馬上向李白賠禮道歉,換了一副畢恭畢敬的嘴臉:原來是翰林駕到,罪過罪過。李白倒也不會為難這個小人物,騎著驢依然不緊不慢地離開,只留下空中瀰漫的酒氣。

其實,小珏感覺這個故事很浮誇,但卻是記載在《唐才子傳》中。雖然有些荒誕,也經不起過細的推敲,卻很能彰顯李白的個性,也成為了後世文人津津樂道的話題。驢這樣的動物,在腳力上遠不及馬,本來不被重用的,即便是到了兩漢時期,開始受人喜愛,往往也只是作為賞玩之物。

只有李白騎驢的故事傳播以後,它才沾染了幾分仙氣,幾分才氣。自此之後,文人騎驢的形象開始深入人心,紛紛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