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無奈的生存哲學:話說後山三件寶的“爛皮襖”

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大青山以北廣大農村,稱為“後山”。多少年來,後山人一直流傳著“後山三件寶”的說法。現在,一般人都把“後山三件寶”稱作是“山藥、莜麵、大皮襖”,實際上,“後山三件寶”中的大皮襖在歷史上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爛皮襖”。

後山地區位於蒙古高原南緣,冬季寒冷漫長,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多攝氏度,並經常伴有俗稱“白毛風”或“白毛旋風”的大風雪,因此,在改革開放前,皮襖、蒙古式風雪帽、氈靴(東北地區稱“氈疙瘩”,後山地區叫“毛gadeng”)就成了禦寒的必備“三件套”。

▲小編幼年照,戴的“老虎帽”實際是由蒙古族“風雪帽”改進而來

▲氈靴

後山地區的老羊皮襖都是就地取材,殺了羊把羊皮用當地產的土製硝鹽熟制,然後用“皮勾”將熟好的皮子上附著的油脂等多餘物颳去,使皮子柔軟,然後按尺寸用“裁刀”裁切好,最後縫製好以後就可以穿了。

老羊皮襖不弔布面,俗稱“白茬子”皮襖,穿上顯得很臃腫,特別土氣,但製作簡便,經濟耐用,能御嚴寒,防風沙;無論大人小孩,基本上每人都有一件。過去大部分人生活貧困,夜間又兼作被褥,因此流傳有“白天穿,黑夜蓋,天陰下雪毛朝外”的說法。

後山地區之所以把爛皮襖當成一件寶,實際上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其中反映了後山人在解放前的堪憂的生存狀況和由此產生的一種無奈的生存哲學。

自古以來,愛美是人的天性,在解放前,人們也想穿得體面些,穿得好些,但環境不允許啊。

解放前,後山地區因當時軍閥混戰,外敵入侵,兵匪如毛,可把老百姓害了個慘。也有的不識陣勢,穿著吊了緞面的皮襖或者用馬駒皮製作的皮毛一體“派克服”,結果分分鐘被搶奪,挨打受氣還是小事,好一好就因為一件衣服送了命。你說武大郎娶了美女潘金蓮,但你就“服不住”啊。當年,四子王旗的王爺趕時髦買了一輛小汽車,引起了土匪的注意,嚇得王爺把汽車藏在草垛裡不敢再招搖。

為了避免兵匪的擾害,姑娘媳婦不敢梳洗,很多人家故意不打掃家,把屋裡弄得比豬窩還髒,衣被上蟣子成堆、蝨子成群,土炕上跳蚤亂蹦,牆上壁蝨(臭蟲)橫行;做上一件新皮襖,也要故意打上幾個補丁,塗抹些泥土、鍋底黑。土匪、散兵遊勇一看家裡這“勁氣”,往往也就嫌髒罵上幾句,掉頭就走。你要是家裡就像“金鑾殿”,那土匪一見就喜歡,不折騰你個昏天黑地、家破人亡才怪呢。

所以說,歷史上後山人把爛皮襖當成寶,和俗話說的“醜妻家中寶”是一樣的道理。

閱讀家鄉歷史故事,珍惜美好生活,有“貂”不用像過去那樣藏著掖著,大方地穿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