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宋遼高梁河之戰:中二操作的徹底失敗,但敗仗只有一個人丟臉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01。歷史是中二英雄的中二集錦

公元979年5月,宋軍攻克太原、太宗滅國北漢。

後周世宗何等雄姿、大宋太祖何等英發,但兩位雄主全都太原城下,蓋世武功止步山西高地。

兩位雄主幹不成的事,宋太宗趙光義幹成了。從結果反推原因,瞬間證明一個道理,那就是:趙光義不僅比大哥趙匡胤強武功卓著,而且比世宗柴榮昭彰。

於是,趙光義要是不飄,那就真心對不起自己的智商。

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但這句話不科學,從統計上看,淹死的,多是青春期的中二猛少年。前面有危險、去了會送命,然後成年人就不去了,但青春期的中二少年則會說:我去就不會送命。

這就是中二。大機率事件擺在了前面,成年人會主動規避;而中二少年則會挑戰極限。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所以,千年歷史就應該是一個從中二走向成熟的敘事。但事與願違,歷史卻是一箇中二接著一箇中二。推動歷史前進的,真心不是什麼理性,而是各種中二“英雄”和中二騷操作的集錦。

楚霸王破釜沉舟、劉邦還定三秦、韓信井之戰、劉秀昆陽之戰、曹操官渡之戰、謝安之戰以及北魏拓跋氏的各種騷操作,凡是你能立即想到的的,多是這種中二英雄和中二事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然後為成了,於是歷史的趨勢程序就被瞬間打破。最後,也就有了蓋世英雄和英雄傳奇。

趙光義必須致力於此。他已經是大宋皇帝,在已經獨孤求敗,接下來只能挑戰歷史。

02。對標柴榮還是對標趙匡胤

肯定不是對標趙匡胤

趙氏兄弟雖然各種不同,但區別主要集中在能力,簡單說就是老大比老二更有本事。而從“大五人格”分析,這倆兄弟區別不大,同屬鴿派:開放性偏封閉、責任感偏剋制、外傾性偏被動、友善性偏順從、神經質偏穩定。

這種性格,完全不適合叢林生態的五代亂世。以道義入五代,就是中二少年浪遏飛舟。但歷史從不拒絕中二,越是看著不適合卻越是在弔詭中開創了新時代。於是,歷史偏偏把趙氏兄弟送上時代最高層,成為新歷史的開創者。

大唐豪放千古,五代彪悍生猛,而大宋卻是一派婉約風景。趙氏兄弟的鴿派性格,以及士大夫群體的集體反思,打破了舊的路徑依賴、塑造了新的路徑依賴。

但,人都是不穩定的。畫人畫虎難畫骨,因為內在總比表象更難琢磨;知人知面不知心,因為大腦本就是個多元政體。

趙匡胤雖然練達成熟,但還是禁不住誘惑,在先南後北的總戰略中,對北漢搞了兩次進攻。老大尚且如此,老二自不必言。趙光義一直生長在大哥的庇佑之下,不僅不知亂世險惡,更不知自己武功幾何。

而且,但有機會,老二就一定要證明自己比老大更強。看一下高祖劉邦就更能體會到什麼是老二心理。即便是當了皇帝,劉邦還要捉弄一下老爹:

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這就是老二的心結。要麼就是徹底放棄,我就是不如我大哥;要麼就要超車,我就是要比我大哥強。

既然要超過趙匡胤,那就不能再對標趙匡胤。那趙光義應該對標誰?

同時代比趙匡胤還猛的,就是後周世宗柴榮。這傢伙就是一箇中二猛少年而且猛貫終生從無敗績。只要柴榮活著,後唐就沒有敵人、天下就沒有難事、寰宇就沒有英雄。

公元951年,柴榮御駕親征,在政局不穩、軍力羸弱的情況下,硬是取得高平大捷,把北漢和契丹聯軍捆在一起打。但沒完,柴榮接著又把堅城太原圍起來、狂揍二十餘日。公元959年,攻滅南唐之後,柴榮發動燕雲之戰,奪取關南地區,收復了幽雲十六州的瀛、莫二州。但天不假時,柴榮軍中患病,只能遺憾退軍。

03。趙光義的中二操作

要幹什麼、已經明確,就是要玩騷操作;對標何人、已經找到,就是後周世宗柴榮。

那麼,幹不幹和怎麼幹,也就再清楚不過了。滅北漢二十餘日後,宋太宗趙光義移駕河北,然後立即發動燕雲之戰。

歷史為什麼總會有成功的中二騷操作?

因為中二的對手完全不可預測,他們根本不按套路出牌。滅國北漢之戰,宋軍從二月打到五月,而且還順道擊潰了契丹援軍。所以,再怎麼說,趙光義也該班師回朝、論功行賞。

而時代背景則是宋遼之間大體維持和平局面。浸染中原風華的契丹,已經是個成熟對手了。契丹前期很淳樸,後期很理性,這個民族的中二稜角從唐朝開始就一直磨礪,這時候已經成熟。

但有時候,成熟是有代價的。北宋突然征伐北漢,遼景宗居然不敢相信:好好的,打什麼仗。結果趙光義雄心萬丈,硬是幹成了大哥沒幹成的事。但這還沒完,接下來就是對標柴榮,立即發動了收復幽雲之戰。而這件事,契丹人完全猝不及防。

五月份,宋軍還在四面圍攻太原;六月份,宋軍就已經四面圍攻幽州。趙光義的中二騷操作,一連兩次打得契丹人措手不及。

在宋軍圍城幽州之後,契丹人就是再成熟也該反應過來了。再反應不過來,就不是成熟而是愚蠢。

04。契丹人的幽州佈防

幽州城內,是契丹的權知南京留守韓德讓、權知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耶律學古。這兩個人都不是什麼善茬。老韓家父子三代人,是一個從奴隸賤民到位極人臣的逆襲歷程。耶律學古,是契丹于越耶律窪的孫子。于越,在契丹就是一個神級的存在,已經高到沒有品級,大遼200多年也就出了10個于越。所以,有這兩個人守幽州,幽州就不可能輕易拿下。但契丹人被宋朝人打懵了。所以,城內守軍數量不多,而且全都想逃跑。

成熟有代價,但架不住中二的操作太霸氣。

趙光義的中二操作就是四面圍城、死命吊打。太原就是這麼打下來的,幽州也要這麼打下來。所謂圍城必闕的兵法經驗,全是懦夫操作,我趙光義不會這麼幹。趙光義哪來的霸氣?宋軍人多而且敢戰,這就是趙匡胤的霸氣。圍攻太原的時候,宋軍“凡控弦之士數十萬,列陣於乘輿前”。所以,圍攻幽州,宋軍人數不會少於十萬。

成熟可以吃虧一時,但馬上就能亡羊補牢。

北漢再次求援,但遼景宗沒有再次出兵。因為戰略誤判導致失了先手,契丹人沒想到到宋朝人敢玩滅國戰。但是,從白馬嶺撤下來的契丹人,並沒有返回草原,而是駐防幽州。南院大王耶律斜珍率主力駐紮在得勝口一帶,南府宰相耶律沙返回草原向遼景宗彙報前線戰事。

同時,遼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當已經從草原率軍南下、駐防幽州。剛剛上場的耶律奚底,根本沒把宋軍放在眼裡。宋軍殺到涿州,耶律奚底立即主動出擊。但迎頭就撞上了宋軍前鋒傅潛所部,耶律奚底的草原騎兵馬上領教了大宋強軍的厲害。留下滿地的屍首,倉皇南顧,耶律奚底連幽州城都沒敢回,直接跑到了幽州城北的得勝口(今北京昌平)。

外圍的兩支軍隊,一支是白馬嶺的手下敗軍;一支是涿州城的手下敗軍。這時候,趙光義已經肆無忌憚了。超越後周世宗、成為千古一帝的趙光義,馬上就會在歷史上閃亮登場。

05。趙光義的幽州攻略

宋軍圍攻太原的時候,光射進太原的箭就達上百萬支。這種戰鬥力已經是恐怖級別的存在。

所以,對於幽州城北的耶律奚底,那就殘酷到底。宋軍的野戰部隊立即掃北出擊,直接把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從歷史上抹去名字(後被撤職、再未出現)。南院大王耶律斜珍在清沙河(今北京城北二十里)趁機設伏,遏止了宋軍攻勢。

但後周世宗以來就開始錘鍊的大宋禁軍,根本不懼草原騎兵的野蠻衝擊。所以清沙河之戰只是大戰中的小插曲。即便伏擊取勝,耶律斜珍也只能躲在得勝口,眼巴巴地望著幽州被宋軍死命捶。

公元979年,農曆六月十三日,宋軍開始穿越太行山;十九日,抵達金臺屯;二十日,抵達東易州;二十一日,圍攻涿州;二十三日,抵達幽州城南;二十五日,合圍幽州;二十六日,清沙河小敗,但掃清了外圍軍隊。

從山西太原到河北幽州,宋軍每日行軍接近百里。擁有這樣的軍隊,大宋要是不打勝仗,就只能說主將無能了。

但趙光義還嫌走得太慢,甚至要對行動遲緩的扈從六軍施以軍法。趙光義如此著急的目的是什麼?他要對幽州發動戰略奇襲、閃電奪城。

但只能說趙光義的想法太天真。因為幽州是另一座太原堅城。契丹人經營四十餘年,城高三丈、牆厚一丈五,南北九里、東西七里。就這事這樣一座建築,各方面的資料都不弱於太原。而太原打了多久?又是耗百萬、又是攻城特種部隊,還是圍攻了兩個多月。

六月三十日,遼景宗得知前線慘敗,出離憤怒。首先應該憤怒的是自己,因為這位皇帝徹底戰略誤判了,但罵人還是得罵別人。

卿等不嚴偵候,用兵無法,遇敵即敗,奚以為將!

於是,從這時候開始,契丹的主力軍團才開始向幽州極限馳援。

06。宋遼決戰高梁河

七月初六,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先抵達幽州城下,然後宋遼兩軍立即開展主力對決。這是趙光義第一次經歷十幾萬人的血腥大戰。

宋軍先勝,但並沒能追亡逐北,只是追前追十幾裡。原因是什麼?宋軍將士已怠惰。圍攻太原兩個月,爬山疾行一個月,圍攻幽州半個月,宋軍將士不僅透支了戰力而且也失去了戰心。

但,這時候耶律休哥的主力增援部隊在傍晚時分殺到了。在收攏耶律沙的殘軍後,立即通知躲在得勝口的耶律斜軫,以騎兵的快速機動,分兩路對宋軍主力軍團發動鉗形進攻。契丹騎兵手持兩支火把,在心理上迷惑宋軍,以擊潰宋軍軍陣。

遼兩軍在高梁河發動了史詩級的大戰。

幽州城中的耶律學古立即率軍衝出堅城,對宋軍發動反擊,同時城內居民也被武裝起來,會同遼軍一起出城作戰。

喊殺之聲,徹夜不休,契丹人殺宋朝人、宋朝人殺契丹人,雙方開展了你死我活的大屠殺。

面對契丹騎兵的四面衝殺,已經強弩之末的宋軍,會成為待宰羔羊了嗎?

這不是後世趙家官人的羸弱宋軍,而是後周世宗柴榮的五代悍卒。宋軍全營皆起,始終列陣於趙光義的御駕之前死命殺敵。雖然遭遇四面圍攻,但宋軍建制不散、陣型不亂。

獅子帶領的群羊,也會成為一群獅子。這時候的契丹主將耶律休哥,就是一頭發了瘋的獅子。七月初七平明時分,他已經看到了趙光義的黃羅傘蓋。於是,這頭契丹雄師開始發瘋,親率契丹精騎,玩命般地衝向如林刀陣,一定要把所剩不多的全部暴力輸送給這位大宋皇帝。

耶律休哥成功了。以身受三處重傷的代價,在萬軍中撕開了一個口子,他殺到了趙光義的黃羅傘蓋下。但耶律休哥也失敗了。因為黃羅傘蓋下根本就找不到趙光義。宋朝皇帝逃跑了,契丹人嘲笑般地勝利歡呼,徹底擊潰了大宋將士的最後戰心。

而接下來的連鎖反應就是宋軍全線潰退。淝水之戰的場景,在高梁河重新上演,只不過方向反轉了過來。

07。高梁河之戰的弔詭之處

趙光義的確逃跑了,一口氣跑到了涿州。在涿州仍舊不敢停留,他還要接著跑。最後,坐著驢車跑到了涿州以南的金臺屯。

耶律休哥呢?耶律休哥力竭了,沒法騎馬帶頭衝鋒,只能勉強坐在輕車上,但仍在指揮遼軍全線衝鋒。

太宗皇帝坐著驢車逃跑、大遼戰神坐著輕車猛追,這就是高梁河之戰的活色生香。

但,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

趙光義在金臺屯等待諸將,但將軍們一個沒來。他自己身受兩處箭傷,但將軍們一個傷亡都沒有。

這些將領遠沒有他們的皇帝狼狽,而是在涿州組織防守。皇帝慫了,但將軍沒慫。雖然找不到皇帝了,但這夥人一點兒也不擔心。因為太祖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就在軍中。所以,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重新立個皇帝。

這時候輪到趙光義著急了,趕緊派出使者詔命退軍,並分派諸將率軍屯守要地州鎮。這位中二皇帝,終於停止了自己的中二騷操作,帶著無限的羞恥和滿滿的遺憾返回汴梁。

高梁河之戰,宋軍到底敗得有多慘?

宋朝人自己說:

上以幽州城逾旬不下,士卒疲頓,轉輸回遠,復恐契丹來救,遂詔班師。車駕夕發,命諸將整軍徐還。

三個意思,一是幽州不克;二是主動撤退;三是沒有損失。

但契丹人卻是這樣說的:

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遁去。甲申,擊宋餘軍,所殺甚眾,獲兵仗、器甲、符印、糧饋、貨幣不可勝計。

這兩個說法的立場色彩都太濃。宋軍肯定是敗了,所以宋朝人自己說主動撤退,就是在騙人。但宋軍敗得也沒有契丹人說得那麼慘。敗得慘的只有一個人,或者說丟臉的只是宋太宗趙光義。

為什麼說沒有敗得那麼慘?主要看以下五個人:

以宣徽南院使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分命節度使河陽崔彥進、彰德李漢瓊、彰信劉遇、桂州觀察使曹翰,副以衛府將直,四面進討。

這個組合是:潘美督軍攻城,崔彥進、李漢瓊、劉遇、曹翰這四個人各包一面,然後四面吊打幽州。

如果宋軍全線崩潰,那麼圍攻幽州的四個主力軍團怎麼也得被全殲一個。但之前說了,除了趙光義中了兩箭,將軍們啥事沒有。關鍵是這五個人,都活得好好的,沒有戰死的,也沒有被俘的。

這就是高梁河之戰的弔詭:皇帝打丟了底褲,但將士們仍舊臨危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