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當皇帝太容易了!隋文帝和宋太祖,誰的奪權之路更輕鬆呢?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楊堅出生,相傳他出生的時候“紫氣充庭”,其母呂氏還曾夢到有青龍在腹中盤踞。楊堅生下後,目光明亮外射,手中還有一個奇詭的王字。當然,這些在現在看來都是迷信之談、後人附會,更大的可能是日後成為皇帝的楊堅為了宣揚自己帝位的合法性,後期杜撰出愚弄百姓的。就好似劉邦是赤帝子,斬殺了白蛇一樣。

楊堅家族從漢朝以來,一直都是名門望族。他的老爸楊忠幫助宇文泰建立了北周政權。天和三年(568年),其父楊忠去世,27歲的楊堅承襲了隨國公的爵位。後來北周宣帝宇文贇娶了楊堅的長女楊麗華。楊堅也升任柱國大將軍,大司馬,大後丞等職。這個宇文贇貪圖享受,當了2年皇帝就不想幹了,傳位給自己年僅7歲的兒子宇文闡。不久這個宣帝在聲色犬馬中享樂過度就死了,楊堅看到機會來了,就開始動起了篡位的心思。

楊堅當上大丞相以後,施政寬和,精簡法令,躬行節儉,天下人心歸附。暗地裡,楊堅開始實行他取代北周的宏偉計劃,首先就把矛頭對準了北周皇室成員。

不久,楊堅就以謀反的罪名將五個藩王及其兒子們殺掉。北周皇室勢力基本被清洗殆盡,至此楊堅奪取北周江山已經沒有了阻礙。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楊堅由隋國公晉封為隋王。群臣以周靜帝宇文闡年幼,無力主政為由,請求楊堅取而代之。楊堅三讓而受天命,定國號為“隋”,改元開皇。

在一開始,擁有顯赫出身的楊堅真的只是想舒服地過完這一生,是沒有不臣之心的,但是當女兒成為皇后開始,自己成了權臣外戚,被皇帝忌憚,整日活的戰戰兢兢;為了活命,索性要把皇帝拉下馬,從宇文贇繼位的578年,楊堅有奪權之心開始,到581年靜帝禪位,也就三年時間。

趙匡胤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上都在唐朝為官。公元948年,趙匡胤投身在後漢樞密使郭威的帳下。公元951年,郭威繼位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被任命為東西班行首,就是擔任皇帝侍衛。後來又被任命為滑州副指揮使,算是一個低階軍官。公元953年,郭威任命其養子(也是其妻侄)柴榮為開封府尹,趙匡胤這個時候被任命為開封府馬直軍使。

公元954年,郭威病逝後柴榮繼位,也就是周世宗。柴榮此時任命已是自己親信的趙匡胤掌管禁軍。公元956年春,趙匡胤跟隨柴榮舉兵南征。趙匡胤不久大敗南唐齊王李景達率領的部隊,斬殺一萬多人。此後,趙匡胤被任命為殿前都指揮使,不久後又被加授為定國軍節度使。公元959年,趙匡胤又隨柴榮北伐。打退了勇猛的契丹騎兵,平定了關南地區。在回來的路上,柴榮身染重病。就在這一年,柴榮駕崩。他年僅七歲的兒子柴宗訓(就是周恭帝)繼位。趙匡胤被新皇帝任命為歸德軍節度使和檢校太尉。

這對趙匡胤來說真是天賜良機,主少國疑、母寡子弱,此時趙匡胤又掌管禁軍,要說沒有野心覬覦皇位是不可能的。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後周朝廷風聞契丹和北漢聯兵南下,便不辨真假,急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禦,可誰知趙匡胤在距開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兵變,黃袍加身,掉頭回師開封,守衛開封的禁軍的將領都是趙匡胤的結拜兄弟,所以趙匡胤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都城開封。百官對此也只能無奈接受,柴宗訓隨即被迫禪位。由於趙匡胤在後周擔任歸德軍節度使時的藩鎮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於是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改元“建隆”,史稱“宋朝”或“北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

趙匡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他重新統一了華夏地區,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的混戰局面。飽經戰火之苦的民眾終於有了一個和平安寧的生活環境,這為當時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安定和文化的繁榮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條件。

我們從二位奪權的之路來看,都有相似點,都是利用皇權交接之際,新帝幼小,政權不穩時動手,相比較之下,楊堅的過程稍微複雜點,死的人多一些,而趙匡胤的奪權之路相對輕鬆些。趙匡胤吸取了自己奪權經驗教訓,重文抑武,雖然減少武將篡權機率,但也導致了軍隊戰鬥力下降,民風孱弱,雖然國富,卻不敵外族入侵,為北宋恥辱的滅亡埋下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