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借古通今|亂世君臣亂世心:不誠,無物

縱觀魏蜀吳三國的軍事與外交,我們幾乎沒有看見過道義與誠信,沒有看到當局者對黎民百姓的真心愛護。縱然偶爾也引用幾句聖人經教,但大多缺誠少敬,不得要領。他們之間你來我往,也縱橫捭闔,也熙熙攘攘,但都只是爾虞我詐,為了各自的所謂千秋霸業。

劉備興兵伐吳,東吳情勢危急。孫權接受中大夫趙諮的建議,寫表稱臣,就派趙諮為使,北上降魏。

曹丕讚歎趙諮的德才,接受了孫權的請降,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

魏國元老謀臣劉曄不贊同曹丕的這一決定,諫曰:“今孫權懼蜀兵之勢,故來請降。”這次孫權來降,是因為害怕西蜀的強大攻勢,咱可不能當真。

劉曄分析說,“以臣愚見,吳、蜀交兵,乃天亡之也。”吳、蜀這個時候打起來,簡直就是上天要滅他們啊。劉曄這句話也從側面說明,劉備興兵伐吳是一項非常不理性的錯誤決定。

劉曄建議曹丕,趁現在蜀兵攻打東吳的時候,派一員大將帶上幾萬人馬,渡江襲取東吳的後方。有個十天半月,東吳就滅亡了。東吳亡了,西蜀也就失去了可以藉助的力量。屆時,我們再攻西蜀,豈不容易。陛下為什麼不早做這樣的決定呢?

可曹丕有曹丕的想法。“丕曰:孫權既以禮服朕,朕若攻之,是沮天下欲降者之心,不若納之為是。”孫權依禮歸降我們,如果我現在去攻打他,等於阻塞了其他想要歸降者的念想。咱還是接受他歸降比較好一點。天下廣大,才俊之士眾多,要想建立大一統的帝國,光靠拳頭和伶牙俐齒是不行的。

劉曄不以為然,繼續提醒曹丕,孫權雖然有雄心壯志,也不過是舊漢朝的驃騎將軍、南昌侯而已。因為其官小勢力單薄,對我們中原尚有敬畏之心;如果加封他王位,比陛下就只差一個臺階了。

陛下您相信孫權的詐降,給他那麼崇高的爵位,是扶植增長他的勢力,等於給老虎加上了翅膀啊! 儘管劉曄對大魏忠心耿耿,但直接說曹丕相信孫權的詐降,做出了錯誤決定,不等於說曹丕弱智嗎?這話實在是太重了。

果然,曹丕不高興了。“丕曰:不然。”你說錯了,你的話沒有道理。我怎麼會上孫權的當呢?“朕不助吳,亦不助蜀。待看吳、蜀交兵,若滅一國,止存一國,那時除之,有何難哉?朕意已決,卿勿復言。”我既不幫助東吳,也不幫助西蜀。咱就在一邊看著他倆死拼。

等到他們兩個拼死一個之後,我再滅掉剩下的那個,哪裡有什麼難的呢?我的主意已經拿定了,你就不要再囉嗦了。“遂命太常卿邢貞同趙諮捧執冊錫,徑至東吳。”堅持冊封孫權。

這真是一場典型的亂世三國式的君臣對答。做大臣的給老闆出奸計,又陰又狠;做老闆的也毫不掩飾地自誇陰險,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以為愚蠢反以為聰明。

劉曄對孫權歸順有可能帶來的和平機遇,及人民的安樂置若罔聞。他堂而皇之地建議曹丕派兵把東吳給拿下,也不覺得乘人之危有任何不妥。

曹丕的用心與劉曄一樣齷齪。作為一個上國的皇帝,既然已經接受了孫權的歸降,就應該有一番上國君王的作為。要麼出面制止西蜀攻吳,要麼公開站在東吳的背後,支援降臣。怎麼能陰陽兩面,盡是小算計呢?

且說孫權上表稱臣之後,這天正聚百官商量抵禦蜀兵之策。忽然接到報告說,魏帝曹丕封他為王,多少有點出乎意料。

有人主張依禮遠接,有人則反對他接受魏帝的封爵。

“權曰:當日沛公受項羽之封,蓋因時也,何故卻之?”當年漢高祖劉邦也接受過項羽的封爵,幹什麼都得講究時機啊。咱們現在實力不如人,為什麼要拒絕魏帝的封爵呢?“遂率百官出城迎接。”

“邢貞自恃上國天使,入門不下車。”做了欽差,傲慢的毛病犯了。我們也很容易犯這個毛病。犯了傲慢的毛病,會是什麼結果?必遭羞辱。《三國演義》時時處處都在說這個義理!

果然,東吳重臣張昭見邢貞那副德行,頓時大怒,“厲聲曰:禮無不敬,法無不肅,而君敢自尊大,豈以江南無方寸之刃耶?”若講禮,那我們就得時時刻刻對一切人與事都保持恭敬的態度。若論法,就當以罪定刑,雖王公貴族也不能例外。

現在,您(指邢貞)竟然敢進國門而不下車,失禮已極。難道您覺得我們東吳沒有誅心的利劍嗎?方寸之刃,專指誅心。一個人行為不端,其根源在其不端之心。心壞了,人就壞了。相反,心端正了,人的言行自然就端正了。

張昭的這一番呵斥甚是不俗。

“邢貞慌忙下車,與孫權相見,並車入城。”邢貞也是一時糊塗,經張昭呵責,立即就改正過來了,很了不起!

話說邢貞剛受完張昭的呵斥,身後忽然又傳來大哭之聲。原來是東吳的老將徐盛在哭。“吾等不能奮身捨命,為主並魏吞蜀,乃令主公受人封爵,不亦辱乎!”都是我們這些酒囊飯袋之人,沒有為咱老闆英勇奮鬥,沒能把魏國納入版圖,把蜀國收入囊中,這才使咱老闆受辱,接受他國的封爵。真是恥辱啊!徐盛哭得不同凡響。

“邢貞聞之,嘆曰:江東將相如此,終非久在人下者也。”東吳的文臣武將如此心腸,肯定不可能長久地甘為他人之附庸啊。

確實,孫權僅憑一紙降表,換來了曹丕的一個空頭王爵;曹丕想以一個有名無實的王爵空銜,賺取善待歸降者的美名。你虛情我假意,倒也旗鼓相當。

而此時,劉備正引西蜀大軍水陸並進。水路軍已出巫口,旱路軍已到秭歸,聲勢震天。東吳既不是真歸降,曹魏也沒有動真格的施以援手,一場腥風血雨已無可避免。

縱觀魏蜀吳三國的軍事與外交,我們幾乎沒有看見過道義與誠信,沒有看到當局者對黎民百姓的真心愛護。縱然偶爾也引用幾句聖人經教,但大多缺誠少敬,不得要領。他們之間你來我往,也縱橫捭闔,也熙熙攘攘,但都只是爾虞我詐,為了各自的所謂千秋霸業。

其實,哪裡真有什麼千秋霸業呢?三國鼎立前後不過六十年,而其中蜀、魏兩國壽命只有四十餘年。緊隨其後的兩晉南北朝,三百多年中竟有數十次王朝的興亡交替。細思之,上下五千年,能夠長青不老的,唯有世代傳承的聖賢文明。儘管時隱時現,卻從未斷絕。

在這個聖賢文明中,“誠者,天之道也。”“不誠,無物。”中華賢哲認為,做人的價值意義在於誠信老實,不欺不詐。誠實不欺得天保佑,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而不誠信,不老實則得不到上天的保佑,是社會動亂的根由。

專行欺詐的人生註定毫無意義,所謂無物,就是最終什麼都不是。帝王將相是這樣,平民百姓也是這樣!

註明:本文轉自於網路,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