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曹丕稱帝后,為什麼猛攻東吳,而對蜀漢不管不問?這個問題很重要!

曹丕稱帝后,為什麼猛攻東吳,而對蜀漢不管不問?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曹丕稱帝后,曾三次大舉攻吳,對夷陵之戰中元氣大傷的蜀漢卻從未征討。回顧當時的形勢,曹丕的這一選擇是靠譜的。遺憾的是,他選對了對手,卻選錯了時機。

夷陵之戰前,曹丕傾向攻蜀。

劉曄指出了不能攻蜀的理由:吳蜀兩國唇齒相依,聯合抗我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現在蜀漢一心要伐吳,而吳不願陷入孤立。如果攻蜀,蜀陷入危機,就不會與吳交戰,那麼吳蜀就可能由自相殘殺轉入重新聯合。

劉曄給出的建議是:趁吳蜀交兵,魏國攻吳。

劉曄認為:如魏攻吳,劉備盛怒之下,必然不會復盟。這樣,吳國面臨魏、蜀的全面壓力,就一定會滅亡。

吳國滅亡後,即使我們與蜀各得半個吳國,我們也完全有把握滅蜀,何況我們得到的是吳國的精華部分呢?

劉曄的建議,在夷陵之戰後依然有效。吳國已經“佔便宜”。對吳國來說,他巴不得與蜀重新確立聯盟關係。而對蜀來說,他一心攻吳,但一旦魏國來攻蜀,蜀很可能就不會伐吳了。

曹丕的這個算盤打得不錯。曹丕三次伐吳,蜀不但沒有支援吳,還使陸遜不能參與對魏戰爭。

事實上,不只是曹丕時期,整個曹魏時期,攻吳頻率都遠遠大於攻蜀。

正如賈詡、劉曄所說:蜀遠而吳近。

攻蜀,只有從關中、隴右出發。但經漢末大亂,關中凋敝,要攻漢中,必須從中原調兵馬錢糧,路遠難行。

曹操時期兩次征討漢中,給中原百姓帶來了巨大的負擔,以致荊北、中原盜賊四起。剛篡位的曹丕顯然不可以再承受這樣的負擔,而魏自荊、豫、揚出發,伐吳十分便利。

蜀國雖元氣大傷,但在漢中的防禦體系仍然很完善。無論魏國有多大的兵力優勢,攻漢中,他也只能走那幾條狹窄的通道,要想擊破蜀漢完善的防禦系統並不容易。而魏吳前線,自秭歸到建康,戰線漫長。

當年,魯肅正因孫吳國防壓力過大,才建議“借南郡”給劉備,縮短戰線。

吳國奇襲南郡,萬里長江防線,現在需要吳國獨自承擔了。

如此,作為優勢方的魏國,可以同時從三個方向攻吳。而任何一處取得突破,魏國都有可能突破長江防線。

曹丕選擇攻吳,看似思慮嚴密,但他依然打錯了算盤。

1、坐失時機。

夷陵之戰,孫劉大打出手時,是曹丕最好的攻吳時機。可是曹丕卻不願“阻天下歸者之心”,不願攻擊“稱臣”的孫權。直到夷陵之戰結束,曹丕才大舉攻吳。但此時,吳蜀雖未復盟,但蜀已受大挫,對吳的牽制有限。

陸遜看出劉備已不能威脅吳:

2、低估長江天險對軍事行動的阻礙作用。

曹丕第一次伐吳時,臧霸一度渡過長江,“攻城燒車,殺略數千人”。但不敢深入,退回江北。

看來,曹丕的計算有靠譜之處:多點進攻,確實有可能形成突破。但是曹丕低估了長江天險對北軍的阻隔。曹丕直到第三次伐吳時,才望著滔滔江水感嘆:“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

伐吳,不是“突破”長江就可以的。如不能掌握制水權,即使過江,也是難以造成實質威脅的。

3、軍力優勢不明顯。

《三國志·王朗傳》:

此時,魏國經濟、軍力尚未恢復,攻吳實力並不比曹操時期更強。而曹丕的戰爭指導能力遠不如曹操,攻吳無果,也就自然而然了。

總的來說,曹丕側重攻吳,是對外交、後勤、軍事各方考慮的結果。就當時的形勢而言,這不失為正確的選擇。但是曹丕對時機的把握不如其父,坐失良機,失去了提前統一天下的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