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唯一知道蘭亭序下落的老人, 如今將所有秘密付諸一炬!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邀請謝安、孫綽等41位文人雅士聚于山陰蘭亭,曲水流觴,飲酒作詩,當日所作37首詩被彙編成集,王羲之酒意正濃提筆作序,寫就冠絕千古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洋洋灑灑28行,共324字。文章寓意高遠,蘭亭幽靜雅緻的自然環境、朋友相聚的愉快心情、知足常樂的美好情懷盡在其中。特別是通篇有20多個“之”字寫得精美絕倫、千姿百態,竟然無一雷同。後來王羲之又試著多次複寫《蘭亭序》,但遺憾的是,他再也寫不出那樣千姿百態的字了。

最後,王羲之終於明白,《蘭亭序》是他創作生涯中的巔峰之作,也是他這一生中唯一的不可再現的作品。王羲之非常珍惜《蘭亭序》,除了自己珍藏,還將它作為傳家之寶留給了後世子孫。王羲之共有七子一女,但是他最後將《蘭亭序》留給了誰來保管傳承,卻成了一個謎。直到智永闡師的出現,《蘭亭序》才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之中。智永闡師本姓王,是王羲之的第五子徽之之後。他少年出家,人稱“永闡師”,曾閉門習書50年,是當時聲名卓著的書法家。智永闡師臨死前,將《蘭亭序》傳給了弟子辯才和尚。

李世民酷愛名家墨寶,當他聽說《蘭亭序》的真跡就在一個叫做辯才的和尚手裡,便屢次召見辯才,希望能看看真本。但是辯才和尚始終推說自己不知道真跡的下落。李世民派監察御史蕭翼到辯才和尚所在的永欣寺出家,將藏在房樑上的《蘭亭序》偷盜出來,就這樣,《蘭亭序》就到了李世民的手裡。李世民十分珍愛《蘭亭序》,長年惦念不已,到了臨終的時候,實在無法割捨,就在遺詔中要求《蘭亭序》陪葬。然而,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也喜愛書法,讓《蘭亭集序》這樣的千古佳作深埋地底,實在有些不妥,於是將臨摹《蘭亭序》葬入其父陵墓,而真跡則隨自己一起帶入乾陵。

55歲的李大全是乾陵守護人,祖輩以看守乾陵為己任,更朝換代仍堅守不棄,蒙元入侵時,乾陵周邊的李氏子孫,彙集兩千人同蒙元大軍周旋,蒙元城下盟誓,不取乾陵杯土,只求過境。李大全說,打他記事起,就聽過守陵人的故事,而且繪畫是乾陵守護人的必修課,用來記錄乾陵地宮的佈局,裡面的隧道、墓道、前殿、中殿、配殿、後殿等,經過千年幾十代人的傳承,在紙上一目瞭然。李大爺反覆唸叨,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我大概是最後一代守陵人,臨終之前,我會將乾陵的秘密付諸一炬,絕不傳給後人,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國家,才能對得起祖先。據知情人介紹,3年前,來自山東的古玩商,提了5個麻布袋約五百萬,請李大爺帶路,並下跪磕頭,咬破手指,立下血書:只要進入乾陵,追加5個麻布袋,找到蘭亭序,追加5個麻布袋,安全離開陵墓,再追加10個麻布袋。 李大爺的老婆、四個女兒、四個女婿全部同意,但李大爺死活不鬆口,結果鬧到妻離子散,斷絕父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