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曾經高高在上的華夏人,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低下頭顱,變得自卑?

近日所發生的楊舒平在馬里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爭議發言事件,在透過種種喧囂與紛爭之後,想必很多國人從這位中國女生慷慨決絕、如同投奔光明的臉上感到有些不舒服:何以直到今日還有這些國人仍舊以跪著的角度去仰視別人?

要知道,我們的名字是華夏人,在數千年曆史中始終高昂著頭的華夏人!

華夏始源於上古母系氏族部落華胥,奉炎帝黃帝為共祖!華、夏二字在古時相互通用,華即是夏,華、夏二字自古及今,地位非常崇高。

炎黃像

在上古時期,華夏人的界定只是憑藉血緣關係;到了周朝,以是否遵循周禮和禮義來評判是否為華夏的標準。居住在中原地區接受周禮教化的子民都可以稱作華夏人,而周邊的未受洗禮的民族則視為蠻、夷、戎、狄。連春秋時期的楚國也曾被中原地區視作蠻夷。

這種華夷之辨,在孔子的《春秋》之中,被明確提出。孔子首次主張大一統,並在大一統之下明“華夷之辨”。中華文化作為遠遠先進於周邊國家的文化,其是否被奉行成為區分華夷的標準。

孔子

可以說,華夷之辨是支撐華夏人自傲的根本,是數千年來延續至今的民族主義。

不用說漢唐盛世,國力強盛,外邦來朝之盛況;就連積貧積弱、有些窩囊的宋朝,作為當時擁有世界上最為先進文明和文化的國家,無數外族更是羨慕不已,八荒爭湊,萬國鹹通。”“萬國舟車會,中天象魏雄。”自亞洲西域、阿拉伯、朝鮮、日本等國遊人數之不盡。甚至周邊國家譬如日本之婦女以留下宋人骨血後代為榮。

作為世界歷史上唯一延續數千年不曾中斷的古老而又先進文明,華夏人有足夠理由以此揚起高傲的頭顱,用中華文明、禮儀教化外邦、蠻夷。

即使在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眾多異族入侵、中國四分五裂的亂世,華夏人在異族屠刀和鐵蹄之下,仍然不甘屈從於夷狄習俗,誓死儲存華夏文明正統,並最終“以夏變夷”,讓夷狄一統於華夏文明之下。

這就是民族危亡時刻的““華夷大防”。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才不至於其他古文明一樣因征服而中斷。

到明朝之時,雖然一直存在“華夷之辨”,但是此時歐洲地區已經結束了中世紀,開始文藝復興,開始逐漸追趕中華文明。“華夷之辨”已經有了危機!

但此時明代的知識分子和官員也並沒有深陷進天朝上國迷夢,明朝王廷相就曾說過“天下之國,何啻千百”,中國只不過是這千百個國家中的平等一個。明末朱舜水更說:“世人必曰‘古人高於今人,中國勝於外國’,此是眼界逼窄,作此三家村語。”

此時的儒家知識分子雖然仍以中華自傲,已經學會了謙虛,以開闊和包容的心胸去對待冉冉升起的西方文明,要知道當時中華文明在世界上仍然具有巨大吸引力。

清朝入主中原後,以夷入夏,也學會了“華夷之辨”,但此時中華文明已經被西方迎頭追上。可惜清朝在開放程度上不如明朝,更不願屈尊引進洋人的先進技術。

這種無根底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最終導致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割地賠款,天朝上國迷夢驚醒。

可是自此之後,中華民族卻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境地,導致其後延續一百多年的被列強侵略、瓜分之欺辱歷史。

想必曾經高貴的華夏人,也是從此漸漸低下頭顱,茫然失措,最終卑賤到塵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