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三國時期正統觀的登場,使中原正統觀在與德者正統觀的較量中戰敗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各種正統觀全面登場的時期。正統觀可從時間維度、空間維度、人的維度和神秘維度等四個方面分為迴圈正統觀、直線正統觀、中原正統觀、統一正統觀、德者正統觀、血統正統觀、祥瑞正統觀、帝王異象正統觀等多個層次。三國時期正統觀的全面登場,使中原正統觀在與德者正統觀的較量中敗給了後者;使統一正統觀作為可統攝所有正統觀的歸宿而深入人心;使正統觀因政治需要而被工具化。

百家爭鳴時期

三國,從思想文化的角度而言,是先秦之後的又一次百家爭鳴時期;從裂土紛爭的角度而言,是先秦之後的又一次政權分立時期。然而,這只是表面與春秋戰國相類似,實則兩個時期差異極大。僅以正統觀為例,正如有文章指出的那樣,春秋是擁正統,而三國則是爭正統。換言之,春秋時期,無人否認周天子名正言順的正統地位,卻恰好要借“尊王攘夷”之途實現爭霸大業,此為擁正統。而三國時期卻無這樣一個被公認的周天子,魏、蜀、吳三個政權,都沒有絕對無異議的建國依憑,所以需爭正統。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如此狀況,三個分立的政權需要對各自存在的合法性進行鼓吹,宣稱只有自己才是天命所歸、是民心所向、是功業彪炳……,總之,是自己應該當皇帝,而其他兩個政權乃非偽即僭。所以,三國相爭不僅是土地與人口之爭,還是口水之爭。口水之爭並非僅關乎顏面,更關乎觀念、人心和輿論,不容小覷。在這場口水之爭中,三方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主要做了三件事。其一,把對己有利的正統觀都翻騰出來。其二,透過國家認定的方式,讓己方符合正統觀。其三,對敵方的正統觀予以反駁。

正統觀全面登場

此若干做法,使得三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各種正統觀全面登場的時期。迴圈正統觀關於中國古人作為農業民族,深受農業耕作一年四季週而復始的影響,思維方式呈迴圈論的觀點,學界早有定論。這一思維方式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歷史認識模式,即歷史是迴圈往復的。具體到正統論的迴圈觀又有多種表現形式,如天象運轉的迴圈觀、五德終始的迴圈觀、五帝更迭的迴圈觀和正朔三複的迴圈觀。曹丕即將代漢自立,在蘇林、董巴所上的勸進表中,認為曹魏代漢符合天象運轉的次序。具體內容是:天象分為十二個區域,分別對應於地上人間的王國,比如周在鶉火,魏在大梁。

當歲星依次經過天上的十二個區域時,也就是地上人間的王國依次受命之時,而歲星每隔十三年即在各個區域往復一次。比如周文王始受命,歲在鶉火,至武王伐紂十三年,歲星覆在鶉火。光和七年,歲在大梁,曹操將討黃巾軍,這是曹操受命的時間;建安元年,歲覆在大梁,曹操始拜大將軍;十三年覆在大梁,曹操始拜丞相;二十五年,歲覆在大梁,所以曹氏應該受命,此魏得歲與周文王受命相應。

所謂五德終始的迴圈史觀,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執行的迴圈順序,或相生或相勝,而某個政權之所以建立,是因為或以相生或以相勝之序承續了上一個運次,並開啟了下一運次。所謂五帝更迭的迴圈觀,是指從黃帝至舜、禹的五帝迴圈,延伸下去,各個王朝都依次作為五帝的後代子孫,輪流受命為帝。所謂正朔三複的迴圈觀,是指無論受禪還是革命,帝王之興,必改正朔,或以十三月為正,或以十二月為正,或以十一月為正,即三統曆,而所興起的帝王之正朔必隨三統曆迴圈往復。

結語

即自黃帝至漢,所出現的各個聖王,分別使用三統曆中的一種,三統曆本身一直在迴圈,依此次序魏應以十一月為正。以上所述天象運轉的迴圈觀、五德終始的迴圈觀、五帝更迭的迴圈觀和正朔三複的迴圈觀,並不僅存於三國時期,無論往前追源,亦或向後尋流,都源遠流長,而其目的均為:一方面以歷史為依據,比如用天象運轉的歷史迴圈,來論證己方政權的正統性,另一方面,則以國家認定的方式,比如曹魏以自己承土德、繼舜後、以十一月為正,來標明己方政權的正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