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漢初版《道德經》出土,與今版比較:幾乎已被改得面目全非

作為道家學派的開山之作,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老子《道德經》(又稱《老子》)如今已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即便不能完整背誦,也知道開篇第一句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然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道德經》帛書,揭開了漢朝版《道德經》真面目,原來我們所看到的道德經幾乎都是錯的。

01

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長沙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於1972年—1974年先後進行3次考古發掘,出土了諸多震驚世界的文物,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秦末亂世中,吳王夫差後代吳芮在江西鄱陽響應陳勝吳廣起義,後跟隨劉邦南征北戰,漢朝建立後被封為“長沙王”,是漢初八大異姓諸侯之一。利蒼是湖北荊州人,早年隨漢高祖劉邦打拼天下,被分封為軑侯,並任命他擔任長沙國丞相。長沙馬王堆漢墓的二號墓主人便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子辛追,即那具千年不朽的女屍,三號墓墓主是利蒼之子。

根據學者傅舉有判斷,利蒼之子利豨死於漢文帝12年(公元前168年),死時年僅30歲左右。

馬王堆漢墓帛書就出於三號墓,包括《周易》及其卷後古佚書三種、與《戰國策》內容有關的書籍一種、關於陰陽五行的佚書兩種、《老子》甲本及其卷後佚書四種等,價值不可估量,為如今研究先秦文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從老子到利豨,間隔了300餘年,因此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道德經》,可視為最為接近原版的版本之一,對於研究老子版《道德經》意義重大。

02

透過對比漢朝版與現存版,《道德經》主要存在四個問題。

一,原本名稱不是《道德經》

馬王堆《老子》帛書有甲乙兩本,甲本有無篇名已不可知,乙本的文章末尾有“道”的篇名。“德”是根據“道”而補充,“經”是後世整理者所加,所以“道經”、“德經”的篇名是後人所為,老子著書之初並無《道德經》的書名。

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老子著書上下篇”,應該是可信的,如果已有《道德經》之說,司馬遷不會不提。

二,章節劃分與今版不同

乙本中沒有分章,但甲本中有劃分章節的圓點符號。甲本與今版相比,有的是相符,有的不相符。章節劃分不對,背後的含義有時就大相徑庭。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網友抱怨中國古人沒有發明標點符號,不利於文化推廣,其實早在先秦時代,中國人至少已有分章分段符號,與甲本差不多的是,睡虎地秦簡中也有“表示分條分段的圓點與橫線”。宋明時期,隨著市井文化與印刷業的興起,標點符號的使用已經蔚然大觀,只是缺乏統一標準而已。

三,上下篇順序徹底顛倒

帛書《老子》上篇為“德”,下篇為“道”,傳世版與之徹底相反。

原版《道德經》第一句話,並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是“德經”中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四,原版已遭大規模篡改

原版《道德經》的大約300多句話,被改動的大約有700處,造成不少句子牽強附會、難以理解或根本錯誤。古今對比可知,有的是晦澀難懂之內容,被簡單化處理;有的是激進之內容,被修改的更符合統治要求;有的是不太符合儒家內容被修改,以更好的迎合儒家思想。

03

關於篡改的內容,筆者舉幾個兩個版本道德經對比的例子。

一,避諱而改掉某些文字

首先,傳世版第一句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帛書版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兩相對比,傳世版去掉了“也”字,於是就從“道,可道也”變成“道可道”等,這一改變說將之更為精煉,或無不可。但為了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傳世版將“恆”字全部改為了“常”字,“恆”與“常”看似有一直永久之意,不過“恆”只指永恆無斷絕,而“常”字卻允許有間斷,比如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次數多,中間允許有暫停。可見,“恆”比“常”字更能表達老子的思想。

其次,傳世版《老子·五十六章》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就是“知道的人不說,說的人不知道”,猶如是在玩文字遊戲,讓人摸不著頭腦了,以至唐朝白居易作打油詩調侃老子,雲“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既然知者不言,老子為何還要留下道德經呢?老子這不是自相矛盾嘛!

馬王堆老子帛書出土之後,一切真相大白,原來是“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弗”有“不”的意思,但本意是矯正,纏束一物使之矯正不彎之意。因此,“弗言”本意不是不說,而是不輕易說出口,由於老子認為“道”道不盡,無法用語言說清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言者弗知”大約是指張口就說的人必然沒有把握道之本質。

其實,將“弗”改為“不”,也是避皇帝名諱,即為了避開漢昭帝劉弗陵名諱。除了“恆”改“常”、“弗”改“不”之外,還有為了避開劉邦、劉啟等名諱,將“邦”改為“國”、“啟”改為“開”等,僅因避諱帝名就改動100多處,對老子道德經本意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當然,透過避諱這一歷史,可知馬王堆帛書應該寫於在漢朝之前(帛書版中有“以正之邦”),而傳世版最早出現在西漢晚期。

二,為精簡語句而刪除文字

傳世版《道德經》一共5162字,而帛書版道德經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兩相對比就知道傳世版刪除了很多文字,主要是“之乎者也”,比如:

傳世版中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帛書版中是:“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刪除“之”與“也”,看似影響不大,只改變了語氣與節奏,但實際還改變了老子整個思想體系,“有無相生”是強調統一性,而“有無之相生也”是強調對立中有永恆的統一性。箇中差別,讀者可以自行體會。

三,直接篡改了一些文字

比避諱、精煉理由刪除文字影響更大的是,當時文人可能出於某種目的,直接篡改了一些文字,導致老子思想被歪曲。

1,傳世版中“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帛書版乙本是“水善利萬物而有爭”,甲本是“水善利萬物而有靜”,不少學者考證指出,“靜”與“爭”的假借字,原版應為“水善利萬物而有爭”。

2,“執今之道”被改為“執古之道”,法古還是法今,是儒家與法家爭論的焦點之一,儒家強調法古(效仿周禮、上古三代之治等),法家強調法今、與時俱進,道德經中的這一改變,極有可能是儒家篡改的,以此證明治國應該“法古”。

3,“五色使人目明”被改為“五色使人目盲”,“玄之有玄”改為“玄之又玄”,“以順眾父”改為“以閱眾甫”,“大器免成”改為“大器晚成”……類似篡改之處還有很多,筆者就不一一列舉。

一字之差,謬以千里,透過古今版本對比,不難看到原版《道德經》幾乎被改的面目全非,老子思想慘遭嚴重篡改,傳世版《道德經》已與老子本意相去甚遠。

或許,由於篡改之後的《道德經》,好多語句已經不再通順,思想不再連貫,有些面目全非了,以至後人一直難以讀懂。但老子又是一位高人,連孔子都佩服不已,所以後人沒有質疑傳世《道德經》的錯誤,反而認為這是老子境界超凡,於是將老子其人神秘化,將《道德經》看成一本玄之又玄的奇書。

既然帛書版道德經已經出土,證明傳世版謬誤眾多,為何如今還不“撥亂反正”,推行漢初版的《道德經》呢?原因有二:

1,傳世版已經流傳數千年,已經深入人心,也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且相比帛書版的確更為簡潔,更有利於傳播,如今驟然改變不太妥當。

2,上世紀九十年代,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中出土了戰國竹簡,其中也有《道德經》內容,比帛書版還要早。與帛書版、傳世版對比,楚簡版的很多段落、句子、用字也不一樣,有錯亂、有不同、有增減,但總共才有1500餘字,很不完整,且與帛書內容和思想差異很大。

正因如此,明知傳世《道德經》存在諸多謬誤,甚至已經不再是老子思想,也只能暫時任之流傳。或許,等到某一天真正確定老子原版,才會修改現行版本吧。

參考資料:傳世《道德經》與馬王堆帛書版《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