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華帝國的奠基:大輝煌下處處隱憂

中華帝國的奠基者——秦始皇與蒙恬(3)

主筆:閒樂生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邪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孥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唐 李白《古風》

無論六國的遺民如何的不捨,歷史的大趨勢不可阻擋,天下必須“定於一”(《孟子 梁惠文上》),儘快結束百年戰國的變亂紛仍,使社會重回有序。有序的迴歸必須在強勢的領袖指引下進行。這個領袖可以是道德楷模,可以是與天地相參的聖人,甚至可以是專制的惡魔,只要他能夠確保整合的完成就行。正如明代史家李贄所言:“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推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史評綱要》)

這,就是秦始皇嬴政與秦相李斯的歷史使命,即便惡名滿天下又如何?畢竟統治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是亙古未有的千秋偉業,沒啥好猶豫的,摸著石頭過河吧!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大秦王朝建立,嬴政釋出詔書,細數各國之罪,表示秦並天下乃六國咎由自取、罪有應得,如今大秦功業既成,超三皇越五帝,那麼自己就委屈一點號曰“始皇帝”(注1),後世以數字計,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皇帝,傳至無窮。至於西周天子的那些諡法(注2),自此廢除,不再使用。

好生高階大氣上檔次啊,只可惜,後來中國改朝換代的頻率,比過山車還要刺激。嬴政確是偉人,但偉過頭了,就不免是妄人。

但又有什麼關係,雖千萬人吾往矣,於是嬴政與李斯趁勢而起,發揮自己充沛的精力、長遠之眼光與活潑的想象力,大刀闊斧,手腕精到,不折不撓,做千古未有之頂層設計與改革。其大體以下九點:

第一:徹底廢除施行了上千年的分封制,改用郡縣制。錢穆先生《國史大綱》言:“談者好以專制政體為中國政治詬病,不知中國自秦以來,立國規模,廣土眾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專制。故秦始皇始一海內,而李斯、蒙恬之屬,皆以遊士擅政,秦之子弟宗戚,一無預焉。”

萬里之地,皇親國戚竟無寸土寸權,始皇帝的氣魄,可謂大矣。這究竟是欲擅天下之利的君主獨裁專制,是歷史的反動;還是輕弱骨肉舉賢任能,是歷史的進步;大家自己體會(注3)。

第二:統一度量衡、法律、文字。規定車寬為六尺,六尺為一步(注4),天下統一使用李斯所整理的小篆。

統一“度量衡”就不說了,這是中央集權帝國的基礎,否則連統一徵稅都做不到。出土文物與文獻也發現,秦朝地方政府每年都要檢查、校準他們的度量衡,甚至邊遠的東北地區都是如此(注5)。而“車同軌”對於車輛生產標準化與道路標準化的意義也非常重大。另外,“統一文字”這一項,則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最為深遠,蓋只有統一的文字,才能產生統一的文化認同,中國能成為世界唯一的兩千年不絕之文明大國,“書同文字”居功至偉(注6)。這些方面就連儒家也不得不大大讚揚秦始皇的貢獻,儒家經典《中庸》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於秦始皇之身,乃得以實現之也。

第三:以強制手段將秦地風俗推行全國以“匡飭異俗”(見秦始皇東巡刻石與睡虎地秦簡《語書》),這種嚴厲的文化控制雖有利於帝國的統治與民族的融合,但這一切都有違于思想活躍、文化自由的戰國傳統,則難免讓六國民眾難以忍受(注7),結果引發了激烈的反抗與更加激烈的鎮壓(注8)。在長期戰爭中養成的高度軍事化,使秦帝國的行事暴烈激進,沒有靈活轉圜的空間,這最終導致它一躍沖天,然後摔落懸崖。

第四:改革冠服制度。據《後漢紀》記載,戰國時,各國冠服不一,各有“靡麗之服”,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收而用之,上以供至尊,下以賜百官”。比如獬豸冠,本是楚國王冠,秦始皇得之,卻賜給御史戴;惠文冠本是胡服騎射後的趙國王冠,秦始皇卻賜給侍中戴;高山冠本是齊國王冠,秦始皇卻賜給謁者戴。中國人極重冠服,秦始皇納六國冠服於一廷,正是要顯示“六王畢,四海一”,中央集權的時代到來;而六國王冠戴在了皇帝近臣的頭上,則表示貴族等級制度已成明日黃花。

第五:收天下之兵器,以聚咸陽,熔化之後鑄成大鐘,以及十二銅人,各重三十噸,坐高八米,置宮庭中。喜歡建造巨人像,這也是世界文明初期的普遍現象。

傳說,此十二銅人的原型乃是蒙恬部將狄人阮翁仲。蒙恬軍滅齊之後,應該沒有立刻回咸陽,而是駐守在帝國北疆,防備匈奴。在一次與匈奴的惡戰中,阮翁仲奮勇殺敵,最後身陷重圍,十分慘烈的戰死疆場!

痛失好友,蒙恬悲不自勝,他親自將阮翁仲的屍首運回咸陽,表其功於皇帝。為了紀念這第一個為帝國捐軀的高階將領,始皇帝下令為其舉行國葬,並仿阮翁仲形貌,收天下之青銅(注9),鑄成十二個巨大的銅人,廷尉李斯與大將軍蒙恬親題銘文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

據史書記載,此十二個銅人,直傳至東漢之末,被董卓椎破十個,以鑄小錢。尚餘二個,晉末為苻堅所毀,這是後話。

第六:統一貨幣。

這一點在歷史書上很少提及,但其實對中國歷史相當重要。秦之亡,漢之興,這是一個相當容易被人忽略的關鍵。

我們知道先秦時期,諸侯國的貨幣並不統一,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如韓國用方足布,趙國用尖足布,魏國用橋足布,秦國用秦半兩,燕國用燕明刀,齊國用齊大刀,楚國用楚銅牌、郢爰及蟻鼻錢等。各國之間的貨幣兌換,主要以稱重的方式進行,這給當時的商品流通造成極大的困難,大秦既然統一了天下,那麼統一貨幣也就是勢在必行。

但問題是,秦始皇熱衷宏偉事物的奇特嗜好讓他將天下大部分銅都鑄成了銅人,而且當時天下大部分銅礦都在吳楚之地,與長安距離遙遠,這就導致秦帝國投放於全國市場的貨幣量嚴重不足,體現在考古上,秦統一貨幣所用之“權錢”存世數量極少(注10),這表明秦半兩的發行規模並不大。

如此一來,便導致秦半兩的購買力相當驚人。舉個例子,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在泗水亭長任上的劉邦要去咸陽服徭役一年。與劉邦有往來的沛縣屬吏紛紛前來送行,由於秦朝的徭役是要吏民自己負擔路費的,所以大家都要隨份子,每人的紅包都是三錢,唯獨蕭何大方,竟給了五錢。後來劉邦打下天下,大封功臣,蕭何本被封為酇侯食邑八千戶,但劉邦考慮當年在自己困難時人家多給了兩錢紅包,有雪中送炭之功,所以再加封兩千戶,達到萬戶侯。

兩個錢換兩千戶,這可真是古今中外最成功的一筆長線投資了。那麼當時這兩個錢到底能買些什麼呢?

秦始皇三十五年時沛縣的物價到底如何已不可考證,但依照常理,這兩錢至少要比我們現在兩百塊要多很多,否則不會讓劉邦如此感激。畢竟這可是秦朝一群“科局級”幹部之間的人情往來。

由此可見,秦朝統一貨幣後,存在著相當嚴重的通貨緊縮。如此,貨幣面值過大,使得小額交易只能以物易物,嚴重阻礙了商業流通;再加上貨幣量嚴重不足,錢越來越少,越來越值錢,這最終便導致商人喪失投資熱情,百姓喪失消費熱情,天下經濟大蕭條(注11),國家聚斂資源只能透過勞役與刑徒的方式(注12),而這也是原本商業發達、熱愛自由的六國人民絕對無法忍受的。

另外,秦始皇強行推行貨幣統一,強制六國人民用大量輕薄的六國舊幣兌換極少的厚重秦半兩,必然導致對民間財富的巨大掠奪。我們知道,就算是在當今時代如此發達的金融體系下,統一歐元都導致了歐債危機的出現。那麼以兩千年前的交通、經濟與行政手段,秦始皇又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統一貨幣,會導致怎樣的經濟危機與多少富庶家庭的破產。

現在我們知道,隨著秦帝國的崩潰與秦末楚漢的戰爭,天下的金融體系徹底崩潰了,據《史記 平準書》:“(漢興)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一黃金一斤,約法省禁。而不軌逐利之民,蓄積餘業,以稽市物,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意思說秦錢重而少(秦半兩重達12銖,是漢五銖的兩倍多,達到7。8克),通貨緊縮的厲害,根本沒辦法用,而楚漢相爭,天下大亂,漢政府也無力發行足夠的秦錢,只能開放民間私鑄,但民商良莠不齊,常有“不軌逐利之民”在私鑄半兩錢時大量減重,結果又導致其購買力暴跌,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直到楚漢戰爭結束後,財政危機有所緩解,劉邦這才頒佈《盜鑄令》,收回了部分貨幣鑄造權,並歷經97年的貨幣改革嘗試,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最終確定了“五銖錢”這種最適應中國古代商品流通的發展水平的銅幣,從而成功壟斷了貨幣鑄造權。至此,漢朝的金融體系才徹底恢復正常。

第七:人口普查與土地登記。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始皇帝下令“使黔首自實田,並賜黔首裡六石米,二羊。”就是讓“黔首”(即百姓)自報土地面積以“授田”,開展人口普查與土地登記運動(注13),並賜給每一里(一般百戶)百姓六石米、二隻羊,以安土樂民。

不過始皇帝的好意老百姓似乎並不怎麼心領,史書記載,這一年始皇方推恩,出行時就遭盜匪襲擊,還差點喪命。

但不管怎麼說,秦帝國在兩千年前就實現了“不動產登記實名制”,這才能讓秦始皇的各項偉大工程得以調動全國資源予以實現,其意義不言而喻。

第八:將天下豪富十二萬戶遷到咸陽,置於朝廷的監控之下。

天下豪富十二萬戶,這裡面應該包括不少六國宗室,可憐這些從前養尊處優的“皇親國戚”,所有本地業產,肯定是帶不走的,只好貶價出賣,已大受損失,又被官吏驅迫上路,一路哭著被押送到了咸陽,無異遞解人犯。到了咸陽,恐怕也沒啥好日子,天子腳下的賤民而已。

這是一把雙刃劍,好處是利於“強幹弱枝”,不僅抑制了土地兼併,中央的控制力也大大加強了。壞處是咸陽人口暴增,造成糧食運輸大成問題,且六國之“餘孽”亦愈加憎恨“暴秦”,只等一個好機會揭竿而起。

總之,秦始皇的一切措施,都是要大一統,但他沒想到,“大固然有大的好處,但大也有大的難處。大了,必須統,不統就神散形亂,但統死又生氣全無。這統字是門大學問,有糾纏不清的華夷之爭,有中央與地方之爭,有關東與關西之爭,有集權與分權之爭,更深的還有秩序與自由之爭”(王家範《中國歷史通論》)。兩千年前的中國,分分合合,收收放放,修修補補,試盡了多少法子,消磨了多少豪傑,也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可以想象兩千年前的秦始皇有多難,太難了!

第九:帝國交通網建設。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始皇帝派官吏前往各處,將從前六國互相防備的城牆關隘,如趙南長城,魏西河長城,楚國方城,齊長城等盡數毀去;並分頭治“馳道”於天下。自咸陽起,東至齊魯,北達燕山,南通吳楚,作輻射形狀,直達各郡,其道廣五十步(合今約70米,可並行12—15輛汽車,甚至可作中型飛機的跑道),三丈而樹,厚築其外(路基高出兩側地面,呈龜背形,形成一個緩坡,以利排水),隱以金椎(用銅錘把路面夯實),樹以青松,除路中央三丈為皇帝專用外,兩邊還開闢了人行旁道;每隔10裡建一亭,以為驛站。據劍橋大學統計,這些馳道的總長度達到6800公里,遠超同時期的另一個交通強國羅馬。

只可惜,在後來的秦末楚漢戰爭中,這些“高速公路”大多毀於戰火。老祖宗的這些超越時代的偉大成就,終究沒能留下來讓我們看到。

不過就在前幾年,考古學家在河南南陽的一個山區發現了一個龐大的路網系統,經過C14的鑑定,這個路網系統大概修建於2200年前,也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那個時間段。經過大規模的發掘以及深入的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網”!

顯然,這條鐵路網並不是由金屬鑄造,其建築材料是木材。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還有軌道!經過專家們實驗,枕木間的距離正好適合馬的步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

怪不得王翦滅楚之戰時能舉六十萬大軍與項燕相持一年,原來帝國的補給運輸能力已達如此先進之地步。

高速公路、鐵路,兩千年前的秦人,你們究竟想要給我們多少震撼才肯罷休。

然而,秦始皇修建的這個龐大而先進無比的交通網,同樣是把雙刃劍。

好處多多,第一:帝國不必各處駐兵,而可放心將軍隊主力設定在咸陽中央與遙遠的南方北方。第二:便於始皇帝巡遊各地,一覽帝國山川名勝(注14)。第三:帝國道路網四通八達,帶動商業旅遊業蓬勃發展,想要富,先修路嘛!第四:古代農業生產落後,區域性的天災時有發生,戰國時各國連年攻殺,很難互相救濟,最後苦的還是百姓,既然現在有了大一統的條件,秦始皇當然要貫通天下,使食糧流轉自如,此舉實大有益於蒼生也。

但,壞處也大大,秦始皇的問題在於操之過急,不肯將包袱留給子孫,非要在自己任內搞定一切,結果導致,第一:勞民傷財,激化矛盾,使本來就不穩固的秦國江山危機四伏。第二:天下險要變通途,全國對內不設防,百姓造反也容易了,造反軍的機動速度更是大大加快。第三,秦帝國對各地百姓全方位無死角的徵役,也讓日後的造反者能夠更輕鬆的動員與組織動輒數十萬的大軍。可以說,秦帝國的掘墓人,都是秦始皇自己培養訓練出來的(注15)。

總之,秦始皇的這些改革大多數是“功在千秋,禍在當代”,它奠定了中華帝國的根骨,對後世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但卻讓當時的老百姓苦不堪言。而秦朝最終也沒有享受到自己推行改革的好處,反而讓六國之民怨聲載道,他們只待一個機會,便會爆發出無與倫比的力量,將始皇帝的一切夢想與豐功偉業摧毀殆盡——雖然他們的子孫後代將會在很多年後享受到當年秦始皇改革的巨大紅利。沒辦法,中國就是這樣,向來擁有巨大的傳統慣性,在其歷史上只有四次重大變革,第一次周公為之,因當時天下人口基數少,所以成功了,但代價是若干年後諸侯各國間的殺伐混戰;第二次秦始皇為之,因武力強大,也成功了,但代價是秦帝國的暴亡;第三次王莽為之,因迂闊不切實際,所以迅速失敗,一世而亡;第四次就是近現代的脫胎換骨,但這是巨大的外因促成,且仍保留了不少“中國特色”。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古代的歷史,實際就是周公與秦始皇的歷史,秦始皇奠定了帝國體制的基石,周公與孔夫子奠定了中國文化的主調。但可惜的是,秦始皇很快就要與周孔的門徒們展開一場世紀大對決了,這場對決將讓他們兩敗俱傷,周秦俱毀,然而中國歷史的巨大慣性,終會讓它們在廢墟中死灰復燃,愈演愈烈。

注1:據卜正民《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第三章《矛盾重重的帝國》,“皇”最早有“火焰升騰”的意思,引申為“閃耀”或者“神奇”,故常用以代指最高的天神;“帝”則代表了超越凡人的神性力量,秦宗教中祭祀的四位上帝(赤帝 白帝 黃帝 青帝)還與四個方位相應,由此它也象徵著宇宙。此二字合用,可見嬴政已經不拿自己當人,甚至不是天子(事實他也從不接受周朝“天命觀”那一套),幾乎就是神本身了。

注2:所謂“諡號”,就是君主死後,後人對他的評價。但嬴政認為,他就是真理,就是巔峰,就是偉大中的最偉大,怎麼能夠任由別人評價呢?另外他也需要用這種方式,推翻過去的歷史權威,建立自我至高評價,以推行其翻天覆地之改革。

注3: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因秦國在短時間內統一天下,它並沒有足夠多的熟悉秦法的人才來擔任天下各地的郡縣官員,這就導致了陳勝起義天下大亂後各郡縣大秦官員表現不佳,崩潰的非常快。

注4:秦人尚六,認為六是他們的幸運數字。故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郡亦設三十六,一般食品及用具也以六種或六樣為主,就連秦始皇刻石上的文字字數都是六的倍數,這就是俗話說的“六六順”吧。

注5:近幾十年來考古人員在很多遺址中都發現了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詔書的計量器具,甚至在吉林省奈曼旗善也發現了一個這樣的陶量。

注6:但文字變革也有一個弊病,就是對於傳承文化造成一定的阻礙。特別是秦始皇焚書與項羽焚咸陽,毀滅了大量先秦典籍。等到漢初天下太平後,人們好不容易找出了一些倖存的古籍,但已幾乎無人能認識這些先秦的古文字了。好在戰國末年有一些長壽老學者活了下來,他們通諳古今文字,對文化傳承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活了104歲的漢初丞相張蒼與活了100歲的秦朝博士伏生。

注7:陝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趙背戶村發掘的秦始皇陵勞役人員墓地,發現死者的葬式大多數與秦人墓葬頭向西、屈肢葬的傳統相一致。看來,這些出身關東地區的勞役人員在專制制度下生前備極勞苦,死後仍被迫以秦人風俗就葬。

注8:事實證明,秦帝國將整個社會打平,取消多元的做法是相當無腦的。違背自然人性,將一套固定的模式強加在天差地別的地域或人群上,必然引發各式各樣的後遺症。

注9:時值秦代軍事變革,秦始皇便藉此機會收繳所有落後的青銅兵器,全軍改用鐵製兵器。

注10:所謂“權錢”,即中央鑄造的一些標準錢,作為地方郡縣鑄錢的樣板與標準砝碼,錢鑄完後必須放在天平上與“權錢”進行衡量,不符合標準均不能參與流通。

注11:秦帝國的這種狀況,雖然與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無法類比,但其基本的金融邏輯是一樣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於錯誤的金融政策,日元迅速升值,結果導致其九十年代陷入流動性陷阱與經濟大蕭條,三十多年都沒緩過勁來。

注12:事實上,直到漢武帝實現國家壟斷五銖錢與平準均輸制度,中國才真正出現了成熟而活躍的貨幣經濟。

注13:需要注意的是,被“授田”的百姓並不包括“假門逆旅”(商人)和“贅婿後父”等賤民,這些人後來都被秦始皇派去建長城、徵嶺南了。

注14:秦始皇一生六次出巡,行程合計三萬多公里,幾乎可以繞地球一圈。

注15:其實,歷史上很多造反部隊的核心都是舊帝國培養的組織力量,比如秦末的戍卒與刑徒,西漢末年的鐵官徒起義,元末的河工起義,明末的李自成也是由一幫失業驛卒開始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