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寸短一寸險,羅馬軍團如何用不到50釐米的短劍,成為地中海王者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微漫菸葉

字數:3762,閱讀時間:約7分鐘

編者按: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在冷兵器時代對武器的選擇上,這句話可以說是“金科玉律”,但羅馬軍團顯然是個例外,以重步兵為主的羅馬軍團,首選的肉搏武器竟是短劍(gladius),而在征服地中海世界的過程中,他們面對過各式各樣的長武器,卻最終登上了王者的寶座,那麼究竟為何羅馬軍團要選擇違背常識使用短兵,還能在軍事上獨佔鰲頭呢?

▲幾乎成為羅馬軍團象徵的武器——短劍

討論的前提

在談羅馬人為何選擇短劍作為主要肉搏武器前,我們必須弄清楚兩個重要的前提:一、羅馬軍團從未淘汰過矛,在淘汰希臘化裝備後到馬略改革前,每個羅馬軍團裡,擁有至少600名矛兵,並且都是精銳(他們就是著名的後備兵triarii,位於三條重步兵戰線的最後,是軍團裡的老兵和精銳戰力)。當馬略改革後,軍團內各兵種之間的實際裝備差距消失後,羅馬軍團的重步兵們則將重標槍(pilum)端起來,手持組成矛陣來對付騎兵,甚至在安東尼東征時成功阻擋了帕提亞鐵騎的正面衝擊。所以我們談羅馬人使用短劍,並不需要考慮對付騎兵,而僅需要考慮對付步兵的情況。

▲軍團步兵端起標槍就是長矛,可用於對付騎兵

二、結陣作戰不同於決鬥,相較於提供充分移動空間的決鬥場,陣戰往往缺乏閃轉騰挪的空間,明末清初著名武術家吳殳就曾談到過這一點,他在《手臂錄》中大讚槍乃諸器之王,但仍明言“蓋長之所以制短者,用其虛也,然遠則可以用虛,近則不得不實……但兩陣相對,必無虛退之槍耳”。簡而言之,就是長槍之所以能吊打短兵,是因為可以利用閃轉騰挪獲取距離優勢,但兩軍對壘沒有這樣的空間,所以談論羅馬人選擇短劍作為陣戰兵器時,我們無法用決鬥的思路來理解。

▲兩軍對壘往往沒有什麼後退的空間

凱爾特衝擊下的改革

確定了前提後,我們就要從羅馬軍備發展的源頭開始談起。羅馬人是從東地中海進入義大利的移民,形成城邦不早於公元前8世紀。在那時他們還是不折不扣的蠻夷,向義大利的希臘移民學習著建設城邦的必要技術,其中就包括軍事技術。所以至少在公元前4世紀卡米盧斯改革以前,羅馬人一直以希臘方陣為模板進行戰爭。

▲羅馬軍隊的希臘式方陣

但很快來自高盧的凱爾特人,就給羅馬人上了一課,這些手持長劍的蠻族勇士,用迅猛的突擊戰術擊垮了羅馬人的“希臘”方陣,甚至一度攻破了首都羅馬城,給羅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卡米盧斯成功驅逐他們之後,一場悄然進行的改革便在羅馬軍隊中散播開來。此後,直到公元前3世紀第一次布匿戰爭前,羅馬人開始進行高盧化改革,使用高盧人常見的蒙式頭盔和鎖子甲,將主武器改成了劍。改革後的羅馬軍隊組織和戰術風格也發生著變化,相比之前組成密集且較大的矛陣,羅馬人開始普遍使用120人的中隊作為基礎的作戰單位,戰鬥風格也從大方陣人挨人的推搡擠壓,變成了各自拉開約0。9米的距離進行搏鬥。

▲羅馬人的戰鬥中隊

不過羅馬人吸取了高盧人重視個人勇武而忽視結陣掩護,善於猛力劈砍卻疏於刺擊的失敗教訓(刺擊更省力也更容易對人體造成致命傷害)。他們採用了西班牙人的設計,把劍尖做的細長而利於刺擊,劍刃做寬使得武器更為耐久不易變形,並且依舊重視陣列的維持和使用長盾掩護。在這樣的需求下,能於有限範圍內做出準確而難以預料的攻擊成為了首要需求,尤其是共和時代軍團士兵使用的盾牌,是個長達128cm,寬約60-70cm的龐然大物,搭配它最好的武器無疑是一柄刃長不足1米的劍,因為若超過1米,劍刃超出盾牌的部分將會很長,使其更容易暴露在敵人視野下,並讓操控性下降。

▲喜愛用長劍劈砍的高盧人給羅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部分極具威力的戰鬥動作無法做出:當雙方被迫進入臉貼臉盾貼盾的近距離搏鬥(由於陣戰雙方很難快速後退,這幾乎無法避免,除非像馬其頓方陣那樣擁有阻礙敵人前進的矛牆)且對方同樣擁有大盾掩護的時候,要攻擊到對方的薄弱處往往得從敵人上方、後方和側面向其頸部、後背和小腹刺入,而人的臂展通常和身高相等,1。7米身高的人一根手臂僅有約0。8米長(算上誤差,去掉手指長度),假如劍刃長達1米,劍尖是無法從對方後面、上方和下方刺入的,縱使你是1。8米的大高個,去掉對方身體的厚度、你倆互相抗拒產生的距離和手臂彎曲損失的長度,也完全無法讓長劍使出這種動作。這對羅馬人來說顯然是很難接受的,無腦的劈砍已被證明難對防護精良的敵人造成威脅,更有效的攻擊則需要儘可能的縮短武器,於是羅馬人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

▲浮雕上刺入腹部和頸部的動作

適應戰場複雜性的改良

早期型號的羅馬短劍其實並不算很短,根據發掘出土的文物來看,刃長在58-77。3cm的範圍,而且6個樣本中4個超過了60cm,要知道鐵器時代的凱爾特人使用的劍刃長一般在55-80cm,最長的不過90cm;中世紀盛期單手使用的劍通常也就在30-40英寸(76。2-101。6cm),所以在李維的筆下,羅馬騎兵也使用“短劍”gladius。而短劍在縮短到後面我們認知的長度是長期演變的結果,到共和末年,新式短劍的刃長掉到了43。5-64。4cm,8個樣本中2個低於50cm;5個不超過53。6cm,僅有1個達到64。4cm;至公元1世紀下半葉,長度更是掉到谷底,14個樣品中,僅有5個達到50cm-51。5cm,其餘均在48cm左右(±1cm)。

▲各式短劍樣式(時代從上到下越來越早)

這樣的改變顯然源於其戰場實踐:1。並非所有的戰場都能擁有足夠的空間;2。戰鬥的程序也並非總能一帆風順,當你被敵人的攻勢逼的節節後退時,搏鬥空間自然會被縮小;3。面對善於使用衝擊戰術的敵人時,密集陣列更容易保證不被擊破。前兩點,在公元前216年坎尼戰役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戰場上容納了過多的軍隊,導致一開始的佈陣就縮小了間隔,戰鬥過程中被敵人逐漸包圍擠壓,最終擠的武器都揮舞不開,落得個大敗虧輸的下場。第三點則在馬略改革後到元首時代初期的史料和浮雕中得以窺見,在這一時期內,羅馬面對了更多擁有強力騎兵的敵人、以兇猛衝擊聞名的條頓人。對戰役的記載,相較此前更頻繁的提到了密集陣列對抗敵人的例子,而浮雕中出現的步兵陣列間隔也往往不大。凱撒在《高盧戰記》中更是記載,他下令連隊拉開距離以便更自由的使用劍,足見羅馬指揮官對武器靈活使用的關注和當時戰場極容易造成擁擠的趨勢。

▲擁擠的坎尼會戰

這樣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公元16年日爾曼尼庫斯麾下的羅馬軍隊,于山林空地大戰日耳曼人就體現了這樣的情況。此戰中雙方被迫擠在一塊狹小的空間死鬥,日耳曼人擁擠在一起,人既無法移動,也無法抽回長矛(矛刺出後需要抽回才能再次刺出),羅馬人卻能使用短劍自由的攻擊,結果戰局不出意料的倒向羅馬人。相反,當公元3世紀以來,羅馬人使用長劍spatha(一種源於高盧長劍的武器,當羅馬人縮短短劍長度後,它開始成為騎兵的副武器)取代短劍作為步兵主武器後,我們再次見到了坎尼會戰那般擁擠的抽不出武器的記載。根據馬塞裡努斯的說法,公元378年的阿德里安堡會戰裡,羅馬軍隊計程車兵再次被擠壓的難以拔劍和抽回手。這與4世紀以後的長劍的加長有著密切的聯絡,雖然長劍早在公元前1世紀就出現,並且在公元1世紀還被塔西佗記載用於全體輔助軍,但那時的長劍刃長不過62-74cm,7個樣本僅有2個超過70cm,故而幾乎沒有羅馬步兵武器難以施展的記載。而4世紀以後的長劍則沒有低於70cm的,7個樣本中最低的73cm,最高達到81。5cm,其餘均在79cm左右。

▲3世紀以來主戰武器變成了長劍

說到這裡有人會覺得奇怪,羅馬的敵人中不乏使用超長槍的步兵,且不說繼業者和泛希臘化王國,就連凱撒都在日耳曼人那裡遇到了使用長槍的步兵,羅馬人為何不學習他們使用長槍方陣呢?顯然這是因為羅馬戰術體系的原因,超長槍方陣雖然正面肉搏近乎無敵,但這是建立在完整嚴密的步兵陣線的基礎上,彼得納會戰中馬其頓方陣的陣線一露出縫隙,遭到羅馬人的穿插後,立刻就在肉搏中落入下風。而要做到陣線無懈可擊是非常困難的,首先是在戰爭複雜的環境下,起伏破碎的地形才是常態,各單位展開的速度不同。狗頭山戰役中,馬其頓方陣正是因為一翼方陣受到山地阻礙,未能及時展開而落的失敗的下場;其次是戰鬥並非在任何陣線都是一樣的狀態,當陣線各處因為戰鬥程序不同而脫節時,陣線也就難以維持平整。如此一來,長槍方陣就只適合做錘砧戰術中的砧,在平整的戰場上以相對靜態(慢速有序的進攻)逼近對手,配合優勢騎兵完成致命的攻勢。而羅馬軍隊恰恰缺乏一流的騎兵,其絕對主力是重灌步兵,他們既需要突破敵人、擊垮對手還要維持陣線,那麼軍團步兵們就絕不能僅滿足做一個砧,而是要能在各種複雜地形中都能較快展開並適應相對獨立的作戰。

▲馬其頓方陣確實可以迫使敵人無法近身但前提是維持陣列完整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羅馬人選擇短劍是基於凱爾特戰鬥風格的基調,為適應複雜的戰爭環境,根據自身依賴步兵的軍事傳統進行的一種自然選擇。雖然這對士兵素質(貼身肉搏需要勇氣,靈活使用刀劍和陣列維護需要大量練習)提出了較大的要求,但也因此帶來了戰鬥水平和適應性的提升。當然,也因為拿戰爭當家常便飯的羅馬軍隊本身有著較高的素養,才能兵行險著還不翻車,最終登上地中海王者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