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人表達深情厚誼用"八拜之交",但八拜之交到底指的是什麼!

八拜之交這個成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許多文章中都會使用到八拜之交來表達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那麼,歷史上的“八拜之交”到底是指什麼嗎?

“八拜之交”這個成語典出宋朝邵伯溫《聞見前錄》:“公至北京,李稷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獲已,如數拜之。”大意是,宋朝時的著名政治家文彥博聽說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後,便上門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後,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輩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此後,人們便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

實際上,舊時八拜之交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或姐妹。那為何是八拜呢?一種說法是,八拜指的是八個方位,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在舉行儀式時,選擇結拜的兄弟姐妹會朝著這八個方向各拜上一拜,以此來告知天地各方神靈和芸芸眾生,他們結拜的心意是如此堅決,這便是結拜時行八拜禮的一種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說是結拜者對歷史上八種異姓之交的崇拜之情。這第一種便是“知音之交”,指的是春秋時期的俞伯牙和鍾子期,俞伯牙善於鼓琴,而鍾子期善於聽琴,並能準確分辨琴音中蘊含的音韻,因此兩人便結成了知音。

第二種是戰國時期趙將廉頗與藺相如之間的“刎頸之交”。廉頗曾因對藺相如因完璧歸趙而受寵位居自己之上甚是不快,一心要羞辱他,而藺相如則以國事為重處處忍讓,不予計較,這使廉頗深受感動,也深覺自責,後來他便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並得到了原諒,就此兩人便結成了“刎頸之交”。

第三種是東漢的陳重與雷義間的“膠漆之交”。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兩位品德高尚、捨己為人的君子。當地太守推舉陳重為孝廉,陳重先後向太守申請了十幾次請求把功名讓給雷義,太守都不同意。直到第二年雷義也當上了孝廉才罷休。後來陳重與雷義都官拜尚書郎。雷義因代替同時做官的一個人受罪,被罷官離去。陳重見雷義離去,自己也以有病為由辭官回了家。因為陳重雷義二人形影不相離,當時人們稱頌二人:“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

第四種是東漢的正規化與張劭的“雞黍之交”。說是正規化在他鄉時曾與張劭相約,兩年後到張劭家相會。兩年時間到了,張劭便早早設好宴席等候,張母卻認為兩年前千里之外的約定,不一定作數。而張劭堅決相信正規化一定會來,果然正規化如期而至,兩人升堂互拜對飲,十分暢快。舊時稱饗客的飯菜為雞黍,借指深厚的友誼。五代李瀚詩讚曰:“陳雷漆膠,范張雞黍”。

第四種是東漢的正規化與張劭的“雞黍之交”。說是正規化在他鄉時曾與張劭相約,兩年後到張劭家相會。兩年時間到了,張劭便早早設好宴席等候,張母卻認為兩年前千里之外的約定,不一定作數。而張劭堅決相信正規化一定會來,果然正規化如期而至,兩人升堂互拜對飲,十分暢快。舊時稱饗客的飯菜為雞黍,借指深厚的友誼。五代李瀚詩讚曰:“陳雷漆膠,范張雞黍”。

第五種是羊角哀與左伯桃之間的“捨命之交”。春秋時,羊角哀與左伯桃結伴去求見楚元王劉交,不料途中被雨雪所困,可兩人穿的衣服都很單薄,所帶乾糧不足。此時,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就把乾糧和衣物都留給了羊角哀,自行離開,後飢寒而死。他們之間的交情後來便被贊是捨命之交。

第六種便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之間的“生死之交”。三國時劉備、關羽和張飛在桃園中祭告天地,結為異姓兄弟,並許下誓言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著名的“桃園結義”,也是俗稱的“生死之交”。

第七種是鮑叔牙與管仲的“管鮑之交”。春秋時,管仲和鮑叔牙做生意,管仲出小錢而分大頭;管仲幫鮑叔牙出好幾次主意,結果卻都是幫倒忙;打仗的時候管仲第一件事就是逃跑。別人問鮑叔牙,你為什麼和這樣的一個人交朋友呀?鮑叔牙說,管仲家有老母,他偷錢回去是侍奉老母,他逃跑也是怕自己死了沒人照顧老母,這有什麼錯?管仲聽說後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

第八種禰衡與孔融之間的“忘年之交”。禰衡十五歲的時候拜孔融為師,當時孔融雖然已經年近四十歲了,不過卻與禰衡相處得十分融洽,因此兩人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故此人們稱他們為忘年之交,意思是沒有年齡差距的友情。

以上便是歷史上“八拜之交”的含義,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們崇尚禮儀、誠善。忠誠是人最大的財富,古人講究立身以誠、處事以誠。在與人的交往中,唯有這一點是千古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