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老子與人生|懂得"行不教之言",就明白做比說更重要

教育人無外乎兩種方式,一是言傳,透過說教來教育人;一是身教,透過自身的行為來影響人。

給人講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讓人們知道怎樣做人做事,這很重要。講道理的目的是讓人去按照道理去做的,如果不落實到行動上,道理只是道理,沒有任何意義。

不管是老子還是孔子特別重視知行合一,認為做比說更重要。

老子:“是故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不是不教育,而是用行動來教育更有說服力。言傳固然重要,如果言傳者能把“言”體現在行為上,起到表率作用,就能直到示範帶動作用,就會出現比“言”更好的效果。

老子認為,有道的執政者做事會順應自然之理,透過自己的行動而不是政令來教育大家。

執政者的行為是社會的風向標,他們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民眾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給予很高的期待。

執政者要想讓民眾聽從他的領導,不能簡單地透過一道道的政令來強制民眾,而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以身示範。

老子第66章:“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執政者要想成為人民所愛戴、敬仰的人,首先要尊重群眾,對群眾說話要謙虛;要想處身於民眾的前面,成為領袖人物,就必須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民眾的後面。

如果執政者自身做得不好,就會給社會以錯誤的引導和不良示範效應。有的人臺上說一套,臺下做一套,這種“兩面人”,人們就不會相信他,從而影響政府在眾心中的公信力。

《道德經》第5章:“多言數窮。”原意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讓人困惑,難以施行。引申為話說多了,就會影響、限制和羈絆自己的行動,讓人陷入困境。

有一天,孔子突然對他的學生子貢說:“予欲無言。”子貢就十分驚慌:“老師您如果不說話,我們這些當學生的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天不言,而四季照樣執行,百物照樣生長的現象來作比喻,來說明無言之美。

孔子教育學生要“訥於言而敏於行”,說話可以遲鈍一點,行為要敏捷;“敏於事而慎於言”,做事要敏捷,說話要謹慎;“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做了再說,多做少說,甚至做了也不說。

曾子在每天都要從3個方面反省自己,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傳不習乎”,反省自己是否把老師教給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落實到行動上去了。

做比說更重要,其實很多道理大家都懂,就是沒有落實到行為上,即使做了,做得了不到位。因而,老子和孔子一直強調要做到知行合一,不能只說不練,身教比言傳更重要。

佛教也有不言之教,其中有一個典故叫“拈花一笑”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佛祖釋迦牟尼說法,他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大家面面相覷,只有摩訶迦葉輕輕一笑笑,那笑容中蘊含著無限深意。

佛祖看到後,當即宣佈:“我有精深佛法,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現在傳給摩訶迦葉。”然後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予迦葉。

釋迦牟尼拈花,雖然沒有說一句話,但是,伽葉從他的舉動中有所悟,他懂了,心領神會,所以微笑。這也是一種“不言之教”。

佛教的不言之教,與老子、孔子所說的有所不同,不是喋喋不休地去說教,而是讓佛門弟子自己去用心感悟,領悟其中的奧妙。

修行靠的是自己,用心去領悟,如果自己不開悟,師父再點也是點不透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的目的是讓人覺悟,說得好不如做得好。“不言之教”,強調的是身教的重要性,示範帶動,無聲勝有聲。

儒、道、釋都提倡“不言之教”,三者雖然有區別,但是,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做比說更重要。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腳踏實地,不能只說動聽漂亮的話而沒有實際行動,空談而沒有實際行動的行為將一事無成。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立刪)

讀書感悟人生,寫文傳承文化。歡迎關注@丁小悟典,與你一起領悟傳統文化之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