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隆基登基後,為何第一時間剷除上官婉兒,史學家,換你也忍不了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複姓上官,字婉兒,也叫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人 ,唐代詩人、皇妃、女官。

因為其祖父上官儀被李隆基作為藉口讓其獲罪被殺,其母親氏被李隆基下放為婢女。這樣一位十四歲就受朝廷賞識,有巾幗宰相稱號的大紅人為何在李隆基上位後被殺呢

01精彩的人生

上官婉兒在史書中的記載可謂是非常豐富,政治事業方面是李治的才人又是武則天的得力干將,到了神龍政變後中宗時期更是直接平步青雲成了昭容和宰相,交際方面是太平公主的知音閨蜜,又與大名鼎鼎的韋皇后有不解之緣。

相傳與安樂公主李裹兒不共戴天,被唐明皇玄宗李隆基視為肉中之刺,愛情方面與武皇之侄武三思有纏綿之情,又和崔湜,張昌宗,等人鬧出過放蕩不堪的緋聞。可真實歷史中的上官婉兒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豪傑?

上官婉兒在歷史上被稱作女宰相是一頂一的唐朝甚至華夏第一女官,其先後給兩朝皇帝為人臣,更筆下《遊長寧公主遊杯池二十五首》更是奠定了領軍當時文壇的地位,可以說在文藝方面她帶動了唐代歌詞藝術的新發展理念。

這樣一位才智雙全的女官,

被人贊其是“中華歷史十位最美女性之一”,她又因其浪漫風情的風流韻事,被戲稱“風流女宰相”,這樣的人絕對是千載逢的唯一女英豪

02皇權的犧牲

中宗死後,唐朝直接分為兩個陣營:

韋皇后和太平公主,而上官婉兒與兩人都是公開的友人。

這二人一個一朝皇后,等到新皇帝登基就直接是高貴的太后,唐代以前一直有前皇后在政權交替期代為執政的例子,那其臨朝稱制可以說是合乎情理。

另是武皇后的女兒,自幼官場搏殺,於宮中老臣中都有威望。朝堂上也有很大的話語權。

韋后在朝廷百官和軍隊老將領裡都有自己的勢力,與後者比起來有的是殺招和話語權。

太平公主為了與其抗衡只能拉來臨淄王李隆基到自己陣營,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其實有很大政變可能其父親是李旦,李隆基自身也是大才,在山西一派有自己的政治根據地。

當時李隆基遠在潞州,接到太平訊息後馬上做了兩手安排,第一是趕往長安,為發動政變做準備。第二,馬上把山西派的黨羽派往中央軍拉攏人員。

公元710年李隆基率領手下部眾聯合太平公主黨羽發起著名的唐隆政變,韋后與安樂公主的勢力全部殲滅。但很快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生了矛盾,那就是對朝廷重臣,女宰相上官婉兒。

太平公主認為上官是自己勢力盟友又是先皇重臣,不應該被斬殺。而李隆基卻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將其全家貶殺。

歷史的車輪滾動後,當人感嘆上官婉兒的才華橫溢與仕途地位時,總會陷入疑惑,明明是最幫助李氏王朝的人,卻得滿門受辱,自身被斬結局呢?是唐玄宗太冷血嗎?

實際上你如果認真瞭解過她的生平,你就會發現其悲慘的結局,早在其進入官場的初期就有跡可循。

首先她是上官儀與上官芝的直系後代,這兩者都是違抗慈溪而被以叛亂罪處死,可上官婉兒卻成為了武后的得力干將。

武后逝去後,上官婉兒倒戈了立場,站在了慈溪曾經的政敵中宗一邊之後又在太平公主與韋后間遊走,最後選擇和唐玄宗一個陣營對抗韋皇后,可謂是好一個“良禽擇木”。

這樣一個立場多變的人,誰佔優勢就在鬥爭中幫助誰,唐玄宗一向用人不疑,上位後將其除去也不無道理了。

其次上官婉兒的政治立場與唐玄宗不合,雖然同在一個陣營裡,太平公主與唐玄宗暗地裡也是暗流湧動,而上官婉兒作為巾幗宰相,在朝堂上有很大的勢力,唐玄宗面對這樣兩個女人強強聯手,會恐懼也是必然

還有一種說法是,李唐王朝經歷了武則天這樣的女皇帝,又有韋皇后,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這樣各個都能隻手遮天的女人,

作為封建男權的擁護者李隆基很有可能害怕這個“巾幗宰相”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所以我們可以說才女上官婉兒是一次皇權更替,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再加上之前她的所作所為,所以說就連史學家都曾表示根據她以往的作為再加上當時封建社會背景,換誰誰都忍不了吧!

03後世的蜚語

在男性當道的權力爭鬥中,她義無反顧踏入朝堂,品評天下才子,傲視朝堂眾臣。立於彩書樓上灑下篇篇詩詞,如此女紅,何等張揚,何等氣概。

飲鴆死諫為朝堂勸言,以一己之力與韋后集團殊死搏鬥,扶大廈於將傾,這樣的一位風流女子,她想過在朝堂仕途中全身而退麼?

呂溫對她的評價不服丈夫勝婦人,上官婉兒性格是倔強頑強、風流浪漫又有些質樸傻氣。這也與歷史故事中給大家的展現不太一樣,大部分人會覺得她八面玲瓏,狡兔三窟。

但歷史終究是勝利者書寫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對既巴結她又巴結安樂公主的宋之問都是貶官流放革除俸祿,難道會對這個對自己威脅最大的上官昭容做出“光前絕後,千載其一”的評價嗎?

就算後世咬牙切齒的史家,也沒一個去否認她的才華,無論是政治上還是文學上。當然,有李杜二人的交相掩映,似乎上官婉兒作為詩人不那麼出名,但事實上在修文館改革後,上官體推廣,對唐詩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仔細想想,唐朝有名的詩人,是不是大多都出在上官婉兒以後?政治上不多說了,一日萬機,兩朝兼美的評價依然在今天留存。

歷史的巨輪碾過,真實的上官婉兒和真實的李隆基之間有什麼愛恨情仇沒有人知道,我們所知的只有在滾滾紅塵下,曾有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宰相在李唐王朝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筆至今都沒有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