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拓本」黃庭堅《梨花詩》,直木曲鐵,得之自然

黃庭堅《梨花詩》,行楷,碑帖拓本,29X272cm。原詩共20首詩,本帖缺失。題頭序:梨花詩,外甥孫莘老以梨花唱和詩寄餘索和,夫詩生於情,不情而何以詩?餘自黔還戎多日,苦思情由何生?雖然,撫景傷時,不能已也,遂步韻如左。 山谷道人黃庭堅。

黃庭堅《梨花詩》

黃庭堅是我國著名詩人,也是著名的書法家,他對於中國詩歌、藝術的貢獻都是非常大的。在他的書法藝術觀中,包含著對作家主體精神、文學藝術的綜合的關照。

在黃庭堅身後,受過他影響的書家不知凡幾。他們或直接師法其筆法,或受啟發於其書論,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滋養。北宋的宋徽宗趙佶,南宋的高宗趙構、陸游,明代的沈周、祝枝山、文徵明、陳淳、徐渭,元代的趙孟府、鮮于樞,清代的王鐸、傅山、八大山人和鄭板橋,近代的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現代的衛俊秀、沙孟海等等,都從黃庭堅這裡受到了沾渥,獲得了啟發。

山谷書法遵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的中鋒用筆方法,少用側鋒,元氣內含,全以中鋒篆意行之,書寫速度偏慢。正如汪永江先生所言:“黃庭堅的字不像米芾那樣寫得比較急促,悠然自得、從容不迫是其最大的特點。”緊抉戰行的“澀勢”行筆塑造出的點畫具有沉實渾脫,厚重飽滿,雍容靜穆的美感。《山谷論書》雲:“晚寤箍篆,下筆自可意,直木曲鐵,得之自然。”這“直木曲鐵”之美,正是“篆隸古意”之美!

注:依古軒畫廊整理釋出,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