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最新報告:中國生物育種領域專利申請量全球排名第一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行釋出會,釋出《生物育種產業專利導航研究成果》。郭思源攝

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

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28日在北京釋出《生物育種產業專利導航研究成果》報告顯示,生物育種產業近十年來專利數量快速增長,目前,中國生物育種領域專利申請量全球排名第一。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介紹說,本項研究透過專利大資料分析,梳理生物育種產業和專利技術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重點明晰分子標記育種、生物育種、基因編輯育種關鍵技術的專利佈局、發展路線、專利風險,並對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跨國育種公司的專利佈局狀況進行研究,研判其在智慧財產權方面對中國分子育種行業的影響。

這次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結果:一是當前全球生物育種專利申請量呈上升態勢,尤其近十年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國和美國是主要專利申請國。三大種業巨頭陶氏杜邦、孟山都和先正達在專利申請量上優勢明顯。

二是在生物育種關鍵技術創新中,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較多,其次是基因種質資源相關專利,由於分子設計育種興起較晚,當前申請佔比還較小。

三是生物育種中國國內專利申請中,北京、江蘇、廣東、山東排在前列,排名前十位的國內申請人均為高校和研究機構,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名列前三位。當前中國生物育種產業對已有的大量專利需要明確產業化路徑和加快技術轉移轉化程序。此外,中國國內申請人的海外專利申請少,需加強國際化佈局。

四是承載中國國家“南繁矽谷”建設任務的三亞崖州灣地區專利申請量67件,目前已有31件獲得專利授權。其中,專利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育種領域,在新興基因編輯育種領域也有部分專利申請。此次研究建議“南繁矽谷”後續建設把握種質資源及育種研究基礎優勢,積極進行專利佈局和保護。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指出,最新發布的《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中也提出,要“圍繞生物育種前沿技術和重點領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智慧財產權的優良植物新品種,提高授權品種質量”。未來,該中心將持續跟進中國生物育種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情況,繼續編制研究報告,旨在有效利用專利資訊分析導航,引領生物育種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強化種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繁育制種基地高水平建設,助力中國種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