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收錄華亭古今,註解"上海之根",這部地方百科全書首推民俗卷,八卷明年出齊

摘要:在松江區就有“上海楹聯第一村”黃橋村,這裡家家戶戶貼楹聯,村民茶餘飯後喜歡寫楹聯、品楹聯。

民間故事《孟姜女》、長篇敘事詩《姚小二官》等文學作品影響深遠,江南絲竹、花籃馬燈、田山歌等民間樂舞經久不衰,顧繡、草龍、鑼鼓藝術等非遺創造更是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收錄華亭古今、註解“上海之根”,這就是松江人自己的地方版“百科全書”——《松江人文大辭典》萬餘詞條中的一部分。

新春新俗新氣象,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20日獲悉,《松江人文大辭典》首卷“民俗卷”出版,8卷本編纂出版計劃2022年基本完成,將以總類、文學、書法、美術、攝影、戲劇、曲藝、音舞、非遺、學術、民俗、方言、宗教、文博、建築、旅遊、傳媒、圖書、檔案、群文、團體、場館、產業等23個分科及數千張圖照,勾勒出松江人文歷史發展的總脈絡。

作為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松江在唐宋以後經濟文化發展較快,到了明代更是盛極一時,富甲一方。松江府文物衣冠為東南之望,與蘇州齊名,並稱“蘇松”。在這片鄉土上,陸機、陸雲、趙孟頫、楊維楨、袁凱、陶宗儀、徐階、董其昌、陳繼儒、陳子龍、夏完淳、王鴻緒、史量才、施蟄存、趙家璧等文化巨匠,如群星閃耀,在中國歷史文化長廊中熠熠生輝。松江書派、松江畫派、雲間派文學等文化群體,更是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成就推進了古典文學藝術發展。

先期推出的《民俗卷》就有2140多詞條,共計60多萬字,涵蓋了人生禮儀、歲時節日、信仰禁忌、社會生活等內容,收錄廣泛、資料翔實。在《松江人文大辭典》編委會看來,大辭典內容兼具學術性與實用性,專家學者可以從中獲取專業知識的參考指南,普通民眾則可以從中接受人文教育。此外,該辭典圖文互配、以圖解文,在首卷中就有數百張照片,特別是一些珍貴的老照片,增強了詞條的趣味性和可讀性,也用史料圖為詞條內容予以佐證。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以說,大辭典的不少新詞條“得來全部費工夫”。2005年楹聯習俗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在松江區就有“上海楹聯第一村”黃橋村,這裡家家戶戶貼楹聯,村民茶餘飯後喜歡寫楹聯、品楹聯,楹聯已經成為黃橋村特色文化村落品牌。於是,今年春節期間,作為《松江人文大辭典》主編,上海戲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松江區文聯主席、上海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院長陸軍率隊來到黃橋村,為增設《松江人文大辭典》新詞條“上海楹聯第一村”而專程前來進行田野調查。

作為人文松江建設重點工程,《松江人文大辭典》編纂工作自2019年6月啟動,以“兵團作戰”方式分路推進。陸軍教授表示,每一名參與人員都拿出撰寫自己“一生中的代表作”的精氣神來努力完成《松江人文大辭典》編纂,無愧於松江父老鄉親。該書責編、上海辭書出版社歷史地理編輯中心主任王聖良表示,“完成這樣的大部頭著作通常需要七八年,現在時間整整縮短了一半,真是一個奇蹟。”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本文圖片來源:人文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