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衛生巾在中國普及經歷了怎樣的歷程?西方普及後,大陸根本沒見過

今天的話題,放在舊社會多半是要被封禁的。

由於生理結構的不同,女性在青春期後便會來“大姨媽”,古代又沒有棉條和衛生巾,女性是怎麼解決這一隱憂的呢?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遠古社會的女人遠比後來幾千年裡的女子更加開放。在程朱理學等規正道德思想的觀念形成甚至連文字都沒有出現之前,女人處理月事往往會就地取材。

不論是乾草還是海綿,都是一種不錯的衛生用品。根據外國學者的考古發現,古希臘的女子會在木棍上包裹一層棉布,非洲地區的女子會使用質地較軟的羽毛。

在一些地區,則更直接:來月事的女人可不必參與體力勞動,在部落或族群中集體休息,直到這痛苦的幾天結束才出門。

到了奴隸社會,先人的大腦中逐漸形成了廉恥觀。

所以,處理月事變成了一種隱晦行為。雖說,當時的衣服還只是草葉樹皮,但女人們已經知道在月事來臨時,在四下無人的地方使用乾燥的乾草吸收汙血,並用清水潔淨身體了。

隨著封建時代的到來,可供人研究歷史的文獻誕生了,但史官通常不會記載這些連女人都羞於提及的內容,所以,在兩週時期的文獻裡,我們根本找不到相關的記載。這一時期的女性是怎麼處理月事的,還是在考古學家發掘出相關證物後進行考證。

在造紙術普及之初及紙張遍及千家萬戶後的這段時間裡,紙是相當金貴的東西,沒人想到會用紙去處理月事。當時的女人,會縫製一種小巧的布袋,然後,在裡面裝滿草木灰。平日裡,這種布袋便藏在腰間,有需要的時候取出來使用。

由於,當時的社會階級涇渭分明,所以,一些底層社會的女性連這種衛生帶都用不上。即便有一條衛生帶,也不會經常更換。往往在使用過後,她們則會將衛生帶裡面的髒物倒掉,然後,用皂莢清洗乾淨,在風乾後再次填裝草木灰進行二次使用。

隨著造紙工藝的進步,紙的價值變低,人們終於用上了草紙。相比於衛生帶,草紙更加便宜,也更方便。不過,即便草紙投入社會,普通人家的女子仍沒有條件使用,只有一些講究且有經濟條件的大戶人家才會儲備充足的草紙。

根據文獻的記載,在漢代以後,一些貴族之女會使用有韌性且吸水性好的白紙處理月事,毫無疑問這是同時期最衛生的處理方案。不過,這種紙往往是特製的,不適用於其它用途,所以,造價相當昂貴。在二十世紀之前,女性處理月事的方式基本定型。

為什麼中國的醫療水平不斷提高,但衛生意識卻沒有提高呢?

這是因為主導社會發展的男性根本不會去在意女子是如何處理月事的,所以,他們自然不會在這方面費工夫。如果古代有男人站出來替女性月事鳴不平,估計他會被視作變態遭到公眾譴責。

至於處理月事的方法,也是透過母傳女來傳承下去的。在本就思想保守的男權社會,女性的思想更加保守,所以,母親在傳授女兒這些知識時並不會說得太過詳細。因此,在千百年裡,沒人想到要搞一場“月事改革”,以提高女性的衛生條件。

到了二十世紀初,國人受外國的影響逐漸思想開放,這時才有人開辦衛生棉條工廠。不過,當時的女性已習慣了傳統的處理方式,接受棉條的女子著實不多。只有一些思想先進且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新時代女性,才會嘗試用這種方便快捷的衛生用品。

不得不說,在這方面,外國人的思想觀念遙遙領先。

說出來你可能難以置信,衛生巾是被一個美國男子發明出來的。他是一個非常愛老婆的好男人,每個月他都發現老婆在那幾天特別不舒服,而且,在處理月事時十分繁瑣。為了解決妻子的困擾,他專門進行了相關研究,結合棉纖維和紙漿,製作了有史以來的第一片衛生巾。他的夫人使用以後,發現十分便捷,又非常舒適。

之後,經這位美國夫人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美國女性用上了這種衛生用品,並對此大加讚譽。到了現在,經期衛生用品已經成為了女性的剛需,電視上也經常出現相關廣告,其頻率之高令人咋舌。殊不知,衛生巾流入中國的歷史僅有四十年。所以說,活在當下的現代女性,無疑是幸運的。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已經風靡西方的衛生巾,別說實物,大陸連名字也聽不到。

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國門開啟,一些外國婦女來中國旅遊,遇到了頗為尷尬的情況:在有需要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中國沒有衛生巾。要知道,這時候國內女性全都還在用月經帶。訊息傳到上面,有關部門決定拿出寶貴的外匯進口衛生巾。於是,1982年,我國從日本瑞光株式會社引進了第一條衛生巾生產線,生產的是直條衛生巾,就是沒有護翼的那種。

但在剛開始的時候,中國的衛生巾則賣7角錢一包,一包16片,而當時的婦女,之前用的“婦女用紙”才只賣1角7分一包。可見,這時的國產衛生巾對國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奢侈品。

參考資料:

【《第一個造出“衛生巾”的美國男人》、《中國“衛生巾”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