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呂布的方天畫戟,典韋的短戟,太史慈的狂歌戟,戟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存在

各位看官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小編哦

各位小主們,小編又和大家見面了,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可以和小編提出來哦。

在前面寫槍的時候,有網友提到了方天畫戟,這次就寫一下戟,在《三國演義》中,最厲害的角色就是呂布,用的方天畫戟,而曹操猛將典韋,江東大將太史慈用的都是成雙的短戟,戟到底作為什麼樣的一種武器存在,還有長短之分?

說戟之前,先說一下矛和戈這兩種武器。

矛在寫槍的這一批已經說過,戈呢,是春秋戰國運用廣泛的兵器,尤其運用於車兵,搭配弓箭兵和駕車手團隊作戰,戈的造型就是把刺刀橫綁在長柄上,跟矛那種跟長柄一條直線安裝在長柄上不同,所以戈的作用主要用於自上而下的劈擊,然後回鉤,只要能把敵人鉤下戰車,還有其他戰友配合,對方不死也傷。

所以矛主要是直線突刺,戈主要是上下啄砍,而戟就是矛和戈的結合品,同時具有以上功能,可以刺,可以砍,可以回割,十分萬能。

其實光看“戟”這個字,就可窺一斑,分為兩部分,左邊部分帶有”十“字,右邊是“戈”字,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包括《說文解字》裡也提到:戟,有枝兵也。

戟在春秋開始使用,漢代盛行,但是那個時候的戟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戟的形狀,而是就是在戈上加個矛頭而已。

最開始是三戈戟,就是在三段戈上加上矛頭,殺傷是很大,但容易斷裂,後來才發展成來“卜”字形,成為漢代代表性戟造型。

我們現在看到的戟的造型,更近於宋代《武經總要》裡的長柄武器戟刀,這種戟刀的造型大致定型於唐,逐漸發展成我們熟悉的造型,成為最具中國風的武器代表之一。

一般的戟只有一般附有月牙,這個月牙就代替來戈的部分功能,可以回鉤,可以割,也可以劈砍,也有雙邊月牙的版本,這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版本,因為雙邊月牙的話,戟的造型有幾分像個“畫”字,這也是方天畫戟的稱呼由來。

因此戟也有“一條龍”的說法,槍頭,月牙,戟身,鐏部(就是戟柄,長兵器末端都是這樣稱呼)分別為龍的頭,爪,身,尾,能叼,能抓,能靠,能擺,十分多功能,不過跟槍一樣,武器是好,得用得好才行。

前面說來戟也有長,短戟,剛才說的是長戟,而短戟一般都是成雙成對的,在造型上也都是雙月牙的畫戟。

但也不是非得成對使用,也可以一手持短戟,一手持盾牌。

歷史上,典韋用的就是短戟,戰力非凡,“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嘛。太史慈也是,用的狂歌雙戟,跟典韋的雙戟很像。

呂布用的武器已經經過很多專家考證,用的武器不是戟,但受演義和遊戲的影響,他就是戟的代言人。

而戟由於造型沉重的影響,也在戟法上也有了“戟不舞花”的特點,不會像槍法一樣舞出很多靈動的槍花,而是更多偏於直來直往一些,這是跟槍法最大的不同之處,只是後來戟能用好的不多,戟很大部分成了儀仗式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