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在捐精的過程中,護士會在旁邊提供額外幫助嗎?看完漲知識了

馬未都這一人物,在古玩界是一個十分有話語權的人,因為他是我國知名的收藏家之一,他所收藏過的古董從珍稀度上來看,都是屬於國內甚至是世界上頂尖的。曾有專家認為馬未都收藏的古玩總價值超過百億,因此馬未都也被稱為“北京城第一收藏家”。

而馬未都因為收藏古玩對歷史也比較熟悉,又因為他是被國人公認的古玩收藏家,所以也有不少人都信任馬未都,有人會邀請他鑑定古玩的珍貴性,國內也有媒體請他參加鑑寶的節目。

因為馬未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威信,他的言論基本上也沒有人質疑,但如馬未都曾說:司馬光砸不了缸,宋人燒不出大缸!但這一言論卻遭到了反駁,因為這一言論被一成語“打臉”。

歷史故事,家喻戶曉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原文是出自《宋史》:“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相信大多數國人都熟知這則故事。

其大概的內容就是司馬光一日在放學路上看到了曾經的玩伴,栽進了一口大缸中,因為事發突然,其他的夥伴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而落入缸中的小孩兒又十分慌張,其他的小孩兒因為惶恐這一情形有的已經離開。

當時司馬光冷靜進行分析,決定拿起一塊石頭砸破缸,之後司馬光成功砸破,缸中的水流出後,那位落入缸中的小孩也被安全救出。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做人要學會靈活變通,這則故事也被許多大人用來教育小孩兒。

知名人物,提起質疑

因為這則故事有歷史材料記載,一直也未有人質疑它的真實性,但之後一位知名文化學者馬未都,認為我們熟知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不可信,馬未都認為宋代根本就燒不出缸,所以司馬光也砸不了缸或者是說他砸的根本就不是缸。

馬未都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因此自小生活得非常富裕,其家人為其提供的教育條件,也很好 在學習中馬未都表現出了很強的文學天賦,另外馬未都對文學也頗感興趣,所以畢業後的馬未都也順利地踏入了文學這條道路,還曾多次在報刊雜誌上刊登小說。

其中他以《今夜月兒圓》漸漸被人得知而有一定的名氣和影響力之後,馬未都之後又進入了《青年文學》雜誌擔任文學編輯。

馬未都在文學這條道路上正發展得順風順水時,他接觸到了古玩收藏,因為古玩都比較珍貴而且歷經久遠,有著獨特的魅力,所以馬未被古玩深深吸引住了。

馬未都收藏的古玩不僅僅是一類而是多個品種,既有陶瓷、玉器還有金玉首飾等等。馬未都對古玩的收藏和研究,漸漸也從一名愛好者變成一位專業人士,並得到收藏界的認可。

另一成語,推翻質疑

之後馬未都也研究起了古代文學,當他看到了《宋史》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後提出了質疑,因為根據他的瞭解,認為宋朝還製造不出缸,之後馬未都這一說法很快遭到許多人反駁,因為《宋史》這部史書就有記載缸的製造。

之後馬未都又提出司馬光砸的不是缸,認為北宋時期燒不出可以容納一個兒童那樣大的缸。

關於馬未都的這番話也引起了眾人的討論,其中也有一些專家對馬未都的這一言論給出了迴應,如中央美院的一位專家就表示,雖然現今已經出土的文物中,沒有像史書中記載的那樣大的宋朝缸,但並不代表宋朝沒有能力製造出大缸。

而且宋朝時候的大缸並非燒紙而是由石頭所做成,並且這一事實還可以用早已在唐朝出現的定義成語——“請君入甕”來論證。

“請君入甕”這一成語的來源是武則天為了鎮壓朝廷上反對她的大臣所做的事而產生的。具體事實為:那時武則天為了成功鎮壓反對她的大臣,專門培養了一群手段殘忍的官吏,讓他們研究可以用來懲罰大臣的酷刑,讓他們服從自己。

一天武則天收到了密信,信中的主要內容便是舉報周興謀反。武則天先派人查證了此事的真實性之後,便決定智取,讓周興就範,於是她裝作不知情,後邀請周興參加一個宴會,請他喝酒。

武則天在宴會與周興的談論中,無意中提起他手下的酷吏想起的一個懲罰人的手段——拿出一個大甕將被審訊的人放在大甕中,同時在甕下面燒火,那樣審訊的人便會漸漸地忍受不了而招供。周興聽完之後也只是當做一個笑話而已並讚揚武則天英明。

但武則天話鋒急轉對周興說,有人舉報你謀反,如果不坦誠說出原委和計劃,便要請周興入甕,周興聽到之後,因為懼怕這一酷刑而立馬認罪,自此“請君入甕”的成語誕生。

從這一成語也可以側面看出,唐朝已經可以製造出容納成人大小的甕了,而那當時“請君入甕”中的“甕”是指的缸,而且歷史材料可知“司馬光砸缸”的真實名字應該是“司馬光破甕救友”。

但最後將“司馬光破甕救友”這一故事流傳出來的人,沒有清晰地分辨甕和缸,所以將其改名為“司馬光砸缸”。導致許多人認為司馬光砸的是缸而並非甕。

其實“缸”、“甕”這兩件物品在古代都是主要用來儲水的容器,外形也大概相似,但甕製作程式更比缸更為簡單一些並且也比缸更容易砸爛,這也是為什麼司馬光那時,僅有七歲就砸破了能夠裝下一個兒童的大甕。

因此馬未都表示的司馬光砸不了缸,宋人燒不出大缸!根據“請君入甕”這一成語來看並不嚴謹。

小結:

馬未都道出“司馬光砸不了缸,宋人燒不出大缸!”這一言論引來質疑之後,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嘲諷,有人認為馬未都做一個古玩家,不應該輕易地否定在史書上記載的歷史,因為他並不專業。

但馬未都的言論又何嘗不是一種嚴謹性的表達呢?因為根據材料記載司馬光砸缸中的缸其實指的是甕,而甕和缸也有著細微的差別,而馬未都當時只是沒有辨明司馬光砸缸故事中的甕和缸其實指的是一物。

馬未都這言論的提出,也有利於大眾關於歷史事實的探討,也會讓更多人瞭解司馬光砸缸這一故事。那時眾多人參與這一事的討論中,也可以看出人們對歷史材料的研究這一興趣並沒有停止。

任何事都應該有我們自己的見解,而不應該被一些知名的或者是在某一領域有造詣的專家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