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如果你沒有“朋友”,那麼恭喜你,說明你已經成熟了

圖/來源於網路

很喜歡一句話:“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揭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看似擁有很多朋友的人,其實他未必幸福,相反那些看起來孤單影只的人卻活得很幸福。

以前我信奉這樣的話:“多個朋友多條路。”所以,總是盡力維護和周圍人的關係,但後來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所謂的朋友,是那些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雪中送炭的人,而非是平時圍在你身邊錦上添花的人。

認真觀察也不難發現,那些日子過得好,感情幸福,家庭穩定的人,也都很少把時間荒廢在“交友”這件事上。

01

認識一個朋友,她向來喜歡一個人獨處,平時逛街健身幾乎都是一個人,我問她為什麼不約上幾個朋友一起,那樣要比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好多了,她說那樣太浪費時間。

就拿逛街來說,她得讓大家遷就她,去逛別人不喜歡的店,還要遷就別人,去自己不喜歡的店,在相互的遷就中,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了。

而去健身,因為她極度自律,並不需要有人陪伴,她與其約上一個人還不如自己按照自己的時間完成計劃。

她就是這樣一個人看上去沒有什麼朋友的人,我也很少在朋友們的飯局和應酬裡看到她的身影,不過她過得並不孤單,相反她活出了每個女人最喜歡的樣子。

她有一個溫馨的家,老公對她很好,孩子乖巧懂事,她雖然不上班但卻有自己的小事業,在家附近開了一家小花店,不忙的時候就看看書,寫寫字。

她很幸福地說,自己活成了自己最想活成的樣子。

這世界上有一種人,即便是一個朋友也沒有他也能活得很好,這種能讓自己獲得幸福的能力叫獨處能力。

義大利導演費里尼說:“獨處是一種特別的能力。因為它能給人一個獨立的空間,一份自由。那是一種心靈的放逐。”

02

獨處並不是不會交友,而是與向外尋求相比,他更懂得向內求尋求的快樂。

人活在世,我們總想被人認可,所以要在人群中力求證明自己,尤其是在朋友中,一個人越是被大家認可,他的幸福感就越強烈,可是這種幸福是有限制條件的,那就是需要別人的認可才行,一旦不被認可,他就會失去這種幸福的感覺。

也就是說,總是向外尋求幸福的人,他的幸福是依賴別人而存在的,而把幸福寄託在別人身上的人,是沒有自我的,一旦失去外界的認可,也就意味著他失去了幸福。

而縱觀那些人生取得成就的人,他們憑藉的是自己的真實力,這種實力不需要獲得任何人的認可,它是能力真實存在的一種證明。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能夠成為聞名於世界的作家,不是因為他得到了外界的認可,而是他能寫出震感全世界的作品,而村上春樹這個人有個習慣,就是非常喜歡獨處。

他每天會騰出一兩個小時時間一個人待著,無論是在看書或是運動,他都不會覺得枯燥無聊,相反他很享受這種獨處的只在感覺,因為在安靜的狀態下他可以專注地做很多事。

很多取得了大成就的人,其實都是喜歡獨處的,比如叔本華在他的《關於獨處》裡就曾這樣說過:獲得幸福最錯誤的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社交生活。他排斥曹讓雜亂的聚堆,推崇一個人的清淨。

有人曾這樣說:“人們聚會的場面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 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獨處時能夠聽見自己的心聲,而那些更善於自我管理的人在獨處時就更容易取得成就,這也是他幸福的源泉。

03

著名女作家嚴歌苓有著令人羨慕的婚姻,她在事業和情感上的收穫其實也源於自己喜歡獨處的習慣。

她曾這樣說:“我的生活是與世隔絕,也享受這種隔絕。每天永遠都是從清晨的一杯咖啡開始,然後寫作。”

她還曾這樣說過:“你得讓自己發發呆,什麼也不想,這是一種洗滌,把亂七八糟的資訊,你高興接受和不想接受的都洗掉,再想想自己。這是我們保持心理衛生的一個有利的辦法。所以我常常每天晚上喝一點紅酒,我什麼也不想發呆,聽音樂。”

嚴歌苓的好朋友並不是很多,但細數都是“精品”,她和著名演員陳沖是多年的好友,兩人都是在各自事業上取得了不小成就的人,人生路上,她們也是當之無愧的能夠並肩前行的好朋友。

也許,我們並不是需要太多朋友,需要的只是少數的能夠和自己契合,並且能夠與自己並肩前行的人,而想要有這樣高質量的朋友,那就是需要我們精簡掉不適合自己的環境,過濾掉那些所謂的朋友。

當一個人能夠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想做怎樣的人時,她就不會再把大量時間浪費在“交友”和“應酬”這樣的事情上了,而是會珍惜自己獨處的每一刻,做有意義的事,和真正能和自己並肩的人相處。

有句很粗的話但是說得很有道理:“土豆一車不如夜明珠一顆。”,我們都希望擁有一個如同夜明珠一般璀璨奪目的朋友,但前提是你得先成為夜明珠一樣的人。

所以,與其透過四處交朋友來尋求幸福感,還如不學會獨處,使自己不斷精進,然後成為別人眼裡的夜明珠。

我想,這樣的女人在感情方面自然也不會差,她會用自己的慧眼發現那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並且更會運用自己的聰明之處經營好這份感情。其實,如果自己本身已經很優秀了,另一半怎麼可能會差呢?

幸福不是源自外界,更不是擁有了多少物質和朋友,而是源於內心的豐盈和智慧,多而雜的朋友多並不一定能使一個人感到快樂,但少而有質量的朋友一定會使自己感到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