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看似句句寫景,實則句句寫情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典詩詞中,詩人常常會藉助於自然景物來抒發情感,所以古典詩詞也就往往會呈現一種情景交融的意象美。正如清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獨坐敬亭山》,便是一首極具情景交融美的經典詩作。它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晚年最後一次登宣城敬亭山,觸景生情,有感而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首先,詩的開篇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從內容來看,它描繪了李白獨坐敬亭山的所見所聞。即山中群鳥飛得無影無蹤,空中孤雲也悠閒地越飄越遠。

從“鳥盡”、“雲去”來看,這裡李白顯然是營造了一個“靜”的境界。而說到寫“靜”,相信大家都忘不掉唐代另一位詩人王維,畢竟他“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寫有諸多體現“靜”美的名篇。

不過王維好“靜”的背後,是他那閒適自得的人生態度。而《獨坐敬亭山》中的李白,所感受到的“靜”,一切都源於他處境的“獨”,也就是心中的一種孤獨感。因為昔日李白到宣城,是友朋如雲、迎來送往,北樓縱酒、敬亭論詩。

但是李白晚年再到宣城時,卻已經是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歷了蒙冤被囚的牢獄之災,並且在仕途上也始終處於壯志難酬的狀態。因此,再當李白只能獨自登敬亭山時,精神世界便有了一種曠世的孤獨感。就好似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然後,我們再來看後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即能夠與我彼此不相厭的,恐怕只有敬亭山了。從寫作手法來看,李白這裡顯然是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了。於是敬亭山就好似李白的知己一樣,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孤獨感,從而相伴,而不是像那鳥兒和雲朵似是有意離開一樣。

實際上,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也反映了一種世態炎涼。本是無情物的敬亭山,在李白眼中愈有情,也就說明本應有情的人,卻變得無情了起來。究其原因,它離不開古代文人的一個共性,即遭遇了政治打擊,往往也就意味著會橫遭冷遇,落得孤獨淒涼的處境。

縱觀《獨坐敬亭山》,看似句句寫景,實則是借敬亭山的靜,抒發了李白心中孤獨之情,以及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當然,敬亭山也是李白在大自然中尋求的一種安慰和寄託。總的來說,它是一首極具情景交融美的經典詩作,值得我們一讀。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