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時候有一種“隱丐”,他們吃了上頓沒下頓,這是怎麼一回事

乞丐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並且他們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複雜的社會關係。在古代社會,歷朝歷代都有乞丐的身影,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隱丐”最為神秘。究竟什麼是“隱丐”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不管是在文學作品中,還是在影視戲劇中,或者是在現實生活中,乞丐總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眼前,雖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乞丐,但是實際他們卻並不一樣,有些乞丐之間甚至是天然壤之別。如果按照他們行乞的方式來分,主要有三類,即坐丐,叫丐和行丐。坐丐通常是老弱病殘的乞丐,坐在地上博取同情;叫丐則是街頭賣藝的乞丐,他們通常有一技之長,用表演來獲得施捨;行丐是數量最多的乞丐,是指那些挨家挨戶敲門行乞的乞丐。就這三種類型的乞丐來說,他們之間都互相看不起,如果某一地方聚齊了這三類乞丐,他們之間必定會起爭執,因為競爭無處不在,所以也可見乞丐內部的複雜關係。

除了型別劃分外,還可以按照地域劃分,比如南方乞丐和北方乞丐性格就不同;還能按照不同門派劃分,比如范家門,唐家門和李家門等,每派的乞丐遵循的原則也都不一樣。然而,還有一類乞丐無法劃分到任何一類,他們神秘莫測,也被稱之為隱丐。

所謂“隱丐”,也就是乞丐圈子中的“隱士”。專家們研究表明,隱丐在隋唐之前較多,他們通常是一些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人,比如落魄的書生,失意計程車子和被貶的官吏,或者是消極避世的道人,甚至還有情場受傷的青年男女。總而言之,這些人各有各的心酸苦悶,他們做乞丐不是為了謀生,而是就是求得一份寧靜的時光思考人生,就如同有些人選擇隱居,不想被瑣事煩擾。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隱丐也並不是真正的乞丐,他們有足夠的積蓄豐衣足食,但這並不能讓他們內心得到滿足和安寧。

隱丐很少出去主動乞食,也更不會在街上拋頭露面,他們唯一的食物來源就是故友的施捨,因此,有些乞丐三天餓九頓也是常有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會出去乞討,因此他們雖然衣著打扮像乞丐,但在精神上卻還保留著最基本的人格尊嚴和理想信念,所以他們和乞丐的區別在於,如果生命和尊嚴發生衝突,他們義無反顧的會選擇後者,寧願被餓死也要儲存最後的尊嚴。

有個成語叫“嗟來之食”,出自於《禮記。檀弓》,“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有餓者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齊國發生饑荒,一位叫黔敖貴族在路邊施捨乞丐,其中有個乞丐看到之後卻表示不吃嗟來之食,最終被活活而死,而這個乞丐就能稱得上是一個隱丐,因此後來不吃嗟來之食被形容一個人有氣節。史料記載,晉代有個人叫董京也是隱丐,他本在河南偃師縣當差,因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於是便當起了乞丐。後來,有人四處找他回去做官,但他死也活不去,還表示做官不如乞丐舒服。

值得一提的是,晉代有個仕子名叫羅友,他頗具才華,但無家可歸,每天都是乞丐模樣,不過他不去乞討,而是躲在大戶人家祠堂裡讀書,如果餓了就吃人家供奉祖先的祭品。久而久之,羅友在當地也成了一位家喻戶曉的乞丐,後來還得到了當朝丞相桓溫賞識,於是就得到了做官的機會,他在任期間不僅政績斐然,也得到了廣大百姓擁戴,直到後世羅友的經歷都被傳為佳話。

不管是乞丐,還隱士,填飽肚子是第一要務,如果最後連性命都丟掉了,還如何實現心中的遠大理想。隨著社會的發展,隱丐也變得越來越少,他們其中有的人堅守不住內心的初衷,最後淪為真正的街邊乞丐,但是也有一些悟透了人生哲理,從而選擇了其他的道路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資料:

《中國乞丐大揭秘》作者:程剛 ,出版社:吉林攝影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