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商紂王被黑了幾千年,究竟是怎麼亡國的?

大家好,我們的集散化小倉庫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喜歡歷史的朋友對於武王伐紂的片段再熟悉不過了,不管是《封神演義》還是像《哪吒傳奇》這種動畫片。周朝向來都是正義的象徵,但商紂王卻是個壞透了的人,但凡是個人做的壞事他都做過了。可透過學歷史,才幡然醒悟,演義不代表就是歷史。紂王非但不是個壞人,還是一位奮發圖強的好君主。

比如春秋時期的子貢一早就替紂王打抱不平,他表示紂王這個人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他作為皇帝是不能犯錯的,稍微犯一點就會被人們無限放大,好像天底下所有的壞事都讓他做了。可事實上他確實是個亡國的君王,就算帝辛沒當皇帝,商朝這個國家從根上就破爛不堪了。

作為商王的帝辛只不過是順著大流被滅亡了,他也曾為了改變局勢做出了大整改,可他無法與阻力對抗,最終商朝的毀滅開啟了二倍速,後來的帝辛都遇到了哪些磨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四面夾擊,處境艱難

遊牧民族的問題經歷了多個朝代仍沒有徹底解決,遊牧人居無定所,所以遊牧人一遇上農耕民族就會發生鬥爭,倘若贏了就在農耕人的地盤駐紮,否則就只能四處漂泊。因為什麼都沒有,就算是輸給了農耕民族他們也受不到上海,休息一陣便繼續進攻,這種神操作讓人哭笑不得,可能在遊牧人看來什麼都沒有才什麼都不怕吧。對商朝來說,北部的鬼方勢力也是如此,當他們沒收成時就去搶商朝的東西,收成好的時候又想佔領商朝的領土,時不時就還會發起進攻。

位於南部地區,還有江淮河流一帶的淮夷和虎方等蠻族。南方地區河流縱橫交織,地勢零散,所以政權還未統一。有時還會發生奴隸起義,但並不影響商王朝的統治,可商朝的政治立場就像棵牆頭草,風往哪吹就往哪搖。

商朝東部的東夷部落,才是最麻煩的。早在很多年以前東夷與商王朝就有特殊的聯絡,他們的祖先都是從當今的河北、遼寧一些地區南下,後來商朝佔了中原地區,東夷去往了沿海地段。霸佔了沿海地區的東夷部落坐收漁利,另外那時東夷部落所在的地區以“貝幣”為主要貨幣,東夷的實力自然也不容小覷,是繼商王朝之後第二大民族集團。

長了本事的東夷越發不把商王朝放在眼裡,常常跟商王朝發起衝突。其次商王朝還是個很會做生意的民族,商朝後期經濟繁榮,時常面臨貝幣短缺。所以東部的東夷只要停止對商王朝供應貝幣,那商朝的經濟體制隨時都會崩盤。

再看看西部地區,因為華北平原的結構特殊,商朝大部分的領土都集中在南北部,所以西部就有很多敵人,主要以羌人與周人為主。羌人是同中原民族共同長大的,屬於炎帝部落,現在的山西山西地區就曾經是他們的勢力範圍。羌人看上去乖巧聽話,其實也是有狼子野心。

剩下的就是這個把商朝推上滅亡的周人了。周人腳下的陝西關中平原,土壤肥沃,地勢險峻。以後周人移遷去了西安,利用渭河的優勢削弱了周邊很多威脅,自身也越來越強大。直到周文王時期,周人都可以平視商王朝,暴露了其貪婪的本性。

神權、族權與王權

先說神權來說,商王朝從建立開始,就有信仰鬼神一說。他們堅定地相信祖先是吃了玄鳥的卵才得以降生,不管商王朝做什麼都是上帝的安排。由此商朝百姓一遇到什麼大事需要抉擇,就會用燒龜甲、牛肩胛骨等方式卜卦,看看是兇是吉。

對商朝人來說,死後也要跟生前一樣,包括神也是如此。商朝人非常敬仰那些已經去世的祖宗,常常燒香祭祀,次數多到你想都想不到。一到事態發展得很嚴重,就包括祭祀用的毛色、數量都會給卜上一卦。

在商朝,掌管神權的大祭司通常都能決定國家的發展。每當遇到占卜,大祭司就把要問神明的事項刻到龜腹甲或牛肩胛上面,然後鑿到不透的程度,最後在拿到火上烤,等到有裂紋時,大祭司就能判斷吉凶了。時間久了,如何燒到裂紋也就掌握得很好,在解讀裂紋時還能加上自己的意見,更大程度上控制了王權,對國家之事也瞭如指掌。

其次就是族權,商王朝跟其他王朝不同,並不是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不光有神權還有王朝背後的各種貴族,同樣具有很高的地位。要說地位有多高呢?只要皇帝不聽話,就隨時都能推翻,商王朝好幾次遷都的原因就是內部有叛亂,一直到了盤庚(今安陽)才安穩下來。

可到了商紂王時期,安陽的貴族勢力就變得更加成熟。紂王父親帝乙去世以後,聞仲便帶頭打壓這個新帝王,多次對他施壓,目地就是為了架空紂王,掌管皇權。所以商紂王才從安陽搬到了朝歌城,就是想躲掉貴族的控制。

最後從王權的角度來看,紂王雖身為一國之主,但地位卻絲毫不穩。帝乙除了帝辛,還有兩個兒子,也就是帝辛有兩個哥哥。兄弟三人都是一個媽生的,可因為生的時候還不是王后,他們作為庶子並沒有爭奪王位的權利。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帝乙十分不滿神權。

帝乙曾做過一個木偶,想用木偶代表上帝與他下一場棋。他讓臣子替上天下棋,倘若上天贏不過他,那就證明上帝沒用,就可以嘲笑天神。怎麼個嘲笑法?就是把皮革做成囊袋,在裡邊灌滿血後,拿箭的頂端蘸一下向著天空發射出去,意思就是把天神殺死了。

後來帝乙去死了,他最希望的就是找到一個跟自己一樣能同神權對抗的兒子繼位,承襲自己的意志。大兒子微子啟聰明能幹,可從小就被灌輸了神明最大的思想。二兒子微仲衍又資歷平平(歷史記載太少),不夠當帝王的標準,反倒是小兒子帝辛頭腦聰明、學富五車、能文能武,最適合不過了。

帝辛繼位後,兩個哥哥都很不服氣,因為史書記載的不全面,我們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商王朝“九子奪嫡”的全部經過。可從武王伐紂時大哥微子啟跟著叛變,微子衍中立的態度來看,他的哥哥們都不滿意弟弟當皇帝。

大規模整改,清除威脅

表面上無動於衷,心裡就跟明鏡一樣清楚,從登上皇位那刻起,帝辛就已經勾畫好了藍圖。第一步就是搬到朝歌,沒把都城一併遷移過去,是因為那邊還遺留著安陽貴族集團的舊勢力。之後他又提攜蜚蠊、惡來等一些底層貴族,壯大了自己的勢力,為了徹底消滅神權,他處死了大祭司比干。

一個接一個的大整改觸動了很多貴族,就在貴族勢力開始躁動時,帝辛又用對外的戰爭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發動外部戰爭的兩個關鍵點,就是想把國內矛盾轉移出去,然後利用貴族的武裝力量抵抗外部戰爭,可謂一石二鳥!

到了公元前1070年前後,帝辛帶著一萬殷商大兵和五千地方附屬士兵,親自出徵攻打鬼方。商朝軍隊武裝精良,還有戰車弩箭等先進武器,在帝辛的引領下,取得了時長五年的戰爭勝利。鬼方逃的逃死的死,還有一些歸順了商朝做奴隸。

這場戰爭之後,紂王的實力大增,再加上手裡的軍權,讓那些之前不服他的各種貴族勢力心甘情願地為他效命。趁著這股勁,他又平定了西羌,收復了山西、陝西,把甘肅南部地區也一併歸到了商朝的領土上。

北部和西北地區的問題都處理完後,還剩下東西兩部的周人與東夷。商紂王首次向東夷發起進攻時,為了避免周人藉此機會叛變,便把周人的首領抓了起來,才放心去對抗東夷。與東夷之戰雖獲得了勝利,可還是沒能徹底清除東夷勢力。

功虧一簣 慘遭偷襲

為了避免周人對商朝的怨恨,戰爭停止以後,紂王非哥哥微子啟勸告他讓他把周人的首領姬昌放了。之後姬昌生病去世了,周人沒了首領以後,紂王也不擔心周人叛變了,直接攻打了東夷。這次沒有獲勝,雙方都遭到了嚴重的損傷,商朝的實力也不如以前。

眼看就要勝利卻失敗了,帝辛不甘心決定第三次攻打東夷。就在他攻打的過程中,藏在商朝的奸細膠鬲與他的哥哥微子啟竟然跑去給周武王報信,此時的紂王根本顧不上西部的周人,就這樣周武王帶兵連夜攻破了此時空無一人的朝歌城。

結語:

紂王萬萬想不到馬上就獲得成功時,卻遭到了周武王的暗算,心裡肯定又氣又惱。當紂王佇立在鹿臺望著東方時,可能是在盼望東征勝利,也可能是在看有沒有援軍來臨。最終,吞天的火舌之中,紂王似乎變成了一隻玄鳥飛上了天,大概是找他的先祖去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