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看一回“崆峒笑談”,能讓您惦記許多天

原創: 馬貓

“笑談”是一種民間演唱形式,具有戲曲的形態,即有故事、有人物、有“白口”、有唱,有生活化的表演,有簡單的化妝、道具和服飾。“笑談”的演出往往穿插在眉戶戲目中間,應觀眾要求登場,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具有強烈的娛樂性,是一種以逗笑見長以說白和表演為主的幽默藝術。從演出的情況和演出的效果看,“笑談”是以丟醜、弄怪、耍神氣見長,也是它最為突出的特點。

“崆峒笑談”也叫“笑攤、笑壇”、俗稱“諞幹傳”或“丟醜”,是平涼小曲的前身,大約形成於宋元時期。明清時期,“笑談”已具規模,演出活動遍及平涼城鄉,公元1550~1627年明朝散曲作家,著名政治家趙南星在他的《笑贊題詞》中寫到:“書傳之所記,目前之所見,不乏可笑者,世傳笑談,乃其影子也。”“崆峒笑談”與宋代的“談諢話”“學鄉談”為同類,不過發展更完整,受流傳在平涼的小曲劇的影響,從注重談而演變為唱白皆具的戲曲形式,今流傳在平涼市崆峒區草峰、楊莊、香蓮等地的笑談,基本是明代以來的原形。

《柳湖志》中記有“水樂臺,在縣北,郡人能為水戲,宋太守王素建此臺觀之。”從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看民間戲曲活動十分繁盛,“有捨生、裝鬼神、談諢話、裝秀才、學鄉談”等名目。它沒有固定的程式,不少劇目雖有固定的情節,但有經驗的民間藝人卻可以即興發揮,添枝加葉,融入自己的生活想象和情趣。“崆峒笑談”的表演形式,說唱並舉、靈活多變。

笑談劇目內容多為民間日常生活的糾葛、瑣事,包含笑料;也有青年男女愛情小故事。這些“笑談”戲,情調幽默滑稽,語言風趣詼諧,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招人喜愛,逗人發笑。演出時不受場地限制,唱腔多取自當地民歌小調,但也可自由地借用曲子戲、秦腔及其他劇種的某些曲調;有的曲目以快板或說白為主;有的從頭至尾完全由唱詞完成,近於曲藝說唱。

目前流傳的“崆峒笑談”大致可分為以下六類:一、有表現群眾生產生活而又富有情趣的如《揚場》《推磨》《拉猴》《拉熊》等。二、屬於諷喻人改惡從善一類佔的比重不小,如勸人戒賭的《春姐找父》;勸人破除迷信的《黃道降妖》《相面》;勸人戒大煙的《劉三吃煙》;勸人勿信庸醫騙人的《白先生看病》等。三、諷刺舊社會官老爺們的腐敗、昏庸、無恥,讚美普通百姓的機智、善良並給予同情的劇目也很多,如《打麵缸》《鬧老爺》等代表劇目。四、諷刺、挖苦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如《雙搖會》《大夫小妻》等;五、反映親戚、鄰居和家庭糾紛或矛盾的有《兩親家吵架》《雙喜接妹》《王婆罵雞》《頂花磚》《背板凳》《頂燈》《王小過年》《懶婆娘》等;六、表現男女情愛的有《下四川》《放牛》《二姐娃害病》以及《鬧書館》《貨郎探親》等。

“崆峒笑談”行當以丑角為主,有官醜、小丑和老醜,有媒旦,姚旦,再配以小生小旦。樂隊分文武場面,文樂以板胡為主,輔以二胡、三絃、笛子、嗩吶等民間樂器;演唱以幹鼓牙子,梆子、碰鈴敲擊節奏,以鐃鈸、小鑼來烘托氣氛,笑談多數劇目是以說白為主,唱段為輔。“笑談戲”音樂伴奏用的樂器與平涼曲子戲一樣,文場面以“胡胡”(板胡、二胡)笛子、三絃、大頭嗡子(低音二胡)等為主;武場面以銅器配合動作,用“一馬三件子”(暴鼓、“扇子”鐃鈸、小鑼)演唱中用交子、水水(碰鈴);個別用“甘鼓”“牙子”。

總之,“崆峒笑談”以其豐富獨特的表演和世代相傳,深深地紮根於民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甘肅乃至中國戲曲史上都具有寶貴的獨特性和傳承性,特別是它的語言樸實生動,通俗詼諧、風趣幽默、耐人回味,有著強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它是民族情感和精神財富的積累,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培養民眾道德素質,鼓舞人們建設美好家園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