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520能代表愛情?消費主義的情人節,比咱們的傳統節日差遠了

隨著我國與西方國家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交流漸趨深入,也隨著這些年網路亞文化以及消費主義的盛行,造節就成了司空見慣的樂事。比如520這組數字,就因為諧音被人賦予了“我愛你”的含義,進而在年輕網民中被命為“網路情人節”,最近幾年更是有出圈之勢。客觀說,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動機,有個表達愛情的機會總是好的。但“造節”的方式很多,諧音這種生搬硬套總不免給人牽強之感。其實作為中國人,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中,也是有很多愛情的元素有待開發的,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元宵節,其實遠不止吃元宵那麼簡單,愛情的意味也是很濃的。

一、元宵節的起源

元宵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早在漢朝就已產生。但是對於元宵節的起源,則眾說紛紜,有多種看法和見解。第一種說法認為元宵節源自漢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祭祀太一神,而後人在正月十五夜遊觀燈是其“遺事”。第二種說法是向柏松先生等人認為的元宵節起源於先秦時期的一種祭天儀式——庭燎。第三種說法認為元宵節來源於道教,道教典籍《漢天師世家》記載張天師於“正月十五夜生於吳之天目山”。張天師的誕辰這一天逐漸演變成為後世的元宵節。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元宵節起源於佛教,古籍《歲時廣記》記載在正月十五日“漢明帝令燒燈,以表佛法大明”。

不管元宵節的起源如何,自它誕生以來就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內涵不斷豐富,習俗活動不斷增多,最終變成了中國的情人節,成為了古代青年男女們追求愛情的日子。

元宵節看花燈

二、女性出遊

中國古代社會深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女性長時期都是男性的附屬品,其權利得不到滿足,行為活動也處處受到限制,最明顯的莫過於對女性活動範圍的限制,不允許女性隨意外出。但是元宵節則是個例外,在這一天女性被允許外出。黃梅戲《夫妻觀燈》就描述了一對鄉下來的夫妻前往城市觀燈時的有趣場景。司馬光對其妻子元宵節外出賞燈一事,也只是說:“家中有燈,何必出看?”而並未反對妻子外出。另外在《紅樓夢》第十八回記載元妃省親時,元妃就是在元宵佳節之際“歸家省親”。

元妃省親

女性在元宵節被允許出遊是元宵節變為我國古代情人節的前提和基礎。女性外出意味著男女可以相見,這給了青年男女們追求愛情的絕佳機會。在明傳奇《張三五娘》中原本毫不相干的張三和五娘在元宵佳節相遇,並且一見鍾情,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京劇《春燈迷》中韋影娘與才子宇文彥在元宵之夜偶然相遇並且私定終身。正是因為女性在元宵佳節被允許外出,這使得她們可以擺脫部分道德倫理的約束,和自己的“情人”私會。這反映了在封建倫理的束縛下,古代青年男女們對於掙脫束縛,掌握自身愛情的渴望。

三、偷青

偷青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習俗,指去偷其他人家的青菜。《廣寧縣誌》記載:“十五散燈,是夜幼小男女,或三或五,向各圃偷菜,謂之‘偷青’。”其中,偷不一樣的青菜也有不一樣的含義,偷大蔥象徵著聰慧,偷芹菜意味著勤快,偷瓜菜則有期盼找到心儀伴侶之意等等。人們認為透過這樣的方式在來年可以獲得吉運。

許多未婚男女們也會趁著元宵節外出的機會前去偷青,祈求找到合適的另一半,收穫美滿姻緣。如果未婚男性或女性已有意中人,則會前往其意中人家中偷青,並大喊讓別人發現自己,然後回家讓父母安排媒人說媒。時至今日,這一奇特的習俗依舊存在於我國部分地區。在貴州的部分苗族村寨中,未婚女性們要在元宵節這一天去偷青。她們認為誰偷得最多,誰就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如意郎君。在臺灣的臺南等地也保留著偷青習俗,並且還流傳著“偷得蔥,嫁得好老公”等民間諺語。

偷青對於那些渴望追尋愛情的青年男女們來說這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偷”青菜。而更多是上升到了精神的層面,意指“偷情”或者“偷親”,體現了他們對於美好愛情的嚮往,對於心儀的另一半的渴求。同時也體現出古人們對於追求愛情的羞澀之情,不敢大膽表露心聲,只得借偷青來表達內心所向。

當然,偷青者在偷青時被主人家發現之後並不會被責罰,一般會“笑而遣之”,因為偷青是一個傳統的習俗,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每人都有偷青的權利,人們並不會因此遭到懲罰。

偷青

四、祭祀紫姑

祭祀紫姑亦是元宵節的一個主要習俗。紫姑是中國眾多神仙中一個主管廁所的女性神仙。相傳紫姑本是唐代萊陽人氏,名何媚,小名紫姑。她外貌出眾,且知書達理,但不幸被人強納為妾。而何媚丈夫的正房又十分善妒,經常讓何媚難堪,最終何媚在正月十五被正房派僕人殺害於廁所之中。

後人為了紀念紫姑,也為了得到紫姑的庇佑,以期來年獲得好運。每年的元宵節晚上人們都會用稻草等材料製作紫姑人像並且使用祭品等祭祀紫姑。《帝京景物略》就記載了紫姑祭祀的儀式,“望前後夜,婦女束草人,紙粉面,首帕衫裙,號稱姑娘……祀以馬糞,打鼓,歌馬糞鄉歌”。

那些待嫁的女性也樂衷於祭拜紫姑神。一方面,這些女性希望透過紫姑祭拜來控訴封建社會下女性的悲慘遭遇,力求改變社會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她們認為透過祭拜紫姑可以避開不幸的婚姻,找到自己心中嚮往的“情人”。這也是大多數待嫁女性祭拜紫姑更加重要的目的。因此紫姑祭祀這一習俗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尋找人生另一半的方式。

文史君說

中國傳統的節日裡面也有不少愛情的元素,元宵節就是其中之一。在這一天女性們被允許外出,甚至可以和異性結伴而行,這就使得男男女女們可以暫時突破封建倫理的束縛,為男女之間愛情的交流碰撞創造極佳的機會。另外元宵節中諸如偷青、紫姑祭祀等習俗也為青年男女們追尋他們所渴望的愛情創造了至關重要的途徑。當人們需要一個新節日的時候,也不妨多從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發掘發掘,新的、時髦的也未必就是最好的。

參考文獻

左蔚:《古代女子的狂歡日——從民風民俗看元宵節的性質》,《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第3期。

韓梅:《元宵節起源新論》,《浙江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劉敏:《宋時元宵節中的女性民俗》,《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重振丁坊)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