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大腿根部腫起小包塊,不痛也不癢,當心“疝”找上門

記者 王小蒙 實習生 楊美娟 通訊員 王竹君 錢鵬

疝氣,實際上是老百姓的俗稱,也稱“小腸氣”,是普外科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醫生眼中,疝是一個洞、一個缺損導致的腹腔內容物的突出。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的解剖位置,透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這就是疝。可以想象一個足球,外皮有一塊破損,內膽從破口處鼓起一個包,這個鼓包就是所謂的疝氣了。據統計,全球總人群的發病率約為3‰—5‰,高於任何一種惡性腫瘤。每年接受腹股溝疝手術的患者>2000萬,疝可謂“外科手術的第一種子選手”,在我國,每年至少有200萬患者需要手術修補疝。

為什麼疝跟人類“糾纏不休”呢?

疝可算是“人類進化後遺症了”。它的本質是缺損,尤其是腹前外側壁的腹股溝處,是人體唯一一個沒有肌肉保護的地方,有三層膜:腹膜、腹橫肌膜、腹外斜肌腱膜,是一個相對薄弱的部位。人類直立行走,導致腹股溝區承受著內臟施加的壓力,腹腔內容物容易從這個缺損薄弱區突出。

幾乎所有人、所有年齡階段都可能發生疝。我們現在所有人(即使現在沒有疝),隨著年齡的增大,腹壁的變薄,理論講都可能得疝病。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疝呢?

腹壁強度降低和腹內壓力增高是腹外疝發生的兩個主要原因。

我們的腹壁就像一個木桶,腹膜就像一個氣球,氣球裡面的水就像腹腔內臟器。將裝滿水的氣球放入木桶中,用手壓這個氣球時,如果木桶壁有一個窟窿,就好比腹壁有個缺損,有個洞,試想會出現什麼結果呢?是不是水和部分氣球會從窟窿處突出,形成一個小的半球狀物。這個東西就是疝。但是如果木桶壁沒有窟窿,足夠強大,你再擠壓氣球也不會突出。因此腹壁強度降低是第一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就是腹內壓的增高。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直立行走必然會導致人體重心上移,人體最低部位(腹腔)的壓力增大。而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難、腹水、妊娠、搬運重物、舉重、嬰兒經常啼哭等均可以引起腹內壓力的增高。

哪些人更容易得疝病呢?

患病率最高當屬老人了,因為人到老年,組織退化變薄,腹壁強度降低,更像“穿舊洗破的衣服”,而60歲以上男性更容易患病。從理論上講,如果男性長壽至130歲,那一定會長疝。而女性比男性少長疝,是因為先天性解剖因素,沒有睪丸的下移,精索的穿行,腹壁比男性相對完整、緻密。但當懷孕後,腹部受壓過大,也會撐薄腹壁,為發病埋下病因,經產婦臍疝多見,就是因為懷孕後臍孔被撐大變薄。而運動員之所以更多疝發病,則多因為突然的極限拉伸動作,比如扣殺、猛力扭腰等,造成腹橫筋膜等的撕裂,組織就突破無肌肉保護的恥骨肌孔了。

得了疝有什麼症狀嗎?

疝(95%)以上都是既可看到又可以摸到。臨床中最多的型別是易復性疝。可能你在洗澡時偶然發現在自己的大腿根部腫起了一個小包塊,不痛也不癢,站立時突出,睡下(仰臥)後可以消失,可以有區域性的墜脹感,這就是易復性疝,也就是很容易還納腹腔的疝。但有時會突然增大,伴有明顯的疼痛,而且很難推回腹腔內,這時候被稱為嵌頓疝甚至絞窄性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