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舍利子是如何形成的?釋迦摩尼佛火化後,現84000顆多彩舍利子

佛說,慈悲為懷,以德報怨。佛之所以成佛,或許就在於內心高尚的品格,他寬愛眾人,講究眾生平等。他會在世人迷茫的時候作為信仰,會在世人痛苦的時候感同身受,也會溫柔的為世人指引前路的方向。就連死後佛也會留下舍利子供世人敬仰。

那麼佛教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到底代表著什麼,又是為什麼形成的呢,我們普通人為什麼沒有舍利子呢?

觀音菩薩曾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佛經上記載,舍利子是透過修行和功德所修煉而成的,是珍貴而罕有的。只有潛心修煉積攢功德的僧人死後才可能產生舍利子。佛教供奉佛和其弟子的舍利子,主要是因為高僧大佛生前的智慧功德和難遇之想。其實更為強調修行之人和舍利子之間的功德相關。

據傳,佛教留下最多舍利子的是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其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身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骨頭、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這84000可珠狀舍利子顏色各異,色彩斑斕,頗有一股通透之感。於是釋迦牟尼佛留下舍利和舍利子被教徒視為佛祖的饋贈,視為聖物,爭向供奉。

我們常人往往搞不清楚舍利和舍利子的區別,總會以為這是一個東西。但在佛教中,“舍利”和“舍利子”的概念完全不同。

舍利是印度語,或譯為“遺身”。其意為人身體死後的遺留,簡稱遺體。但其最初代表的是“米粒”的意思。只因佛舍利宛如米粒大小所以因此得名。

印度最初流行火葬,骨灰(舍利)往往藏於金屬或者石器製作的罐中藏於塔中。而這種藏舍利的小塔就是中國寶塔的由來,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印度的宗教中,舍利和塔常常成為受人尊敬的物件。這和中國對於祖先的遺體,墓碑的尊敬是一樣的。通常來說,高僧死後留下的遺物都被稱為舍利,比如手指被稱為爪舍利,牙齒稱為牙舍利等。

而傳說中舍利子是證明得道高僧的標誌,只有身前慈悲為懷,潛心修道死後才能留下通透的舍利子。修為越高,留下的舍利子也就越多,參照釋迦牟尼佛8400顆舍利子。

近代印光大師也曾說,舍利子是人佛合一的象徵,是功德的化身,與人的精氣神都沒有關係。

但這種說法尚存在爭議,在科學研究上,對晶狀舍利子的形成暫時沒有確切的定論,大多的猜測只是依靠現有的科學原理來進行合理的解釋罷了。

一說,是因為人的飲食習慣,有人推測由於僧人長期作息規律,吃齋唸佛,攝入了大量的纖維和礦物質進而形成了磷酸鹽,碳酸鹽等。而這些物質即易在人體體內形成晶狀體結晶,所以僧人火化後才會留下晶狀舍利子。

二說,是人體骨骼殘留。因為人體骨骼在被火焚燒時會產生各種形狀的晶狀體。1998年臺灣中科院分析一位高僧的舍利子,發現其中主要構成成分來自於骨骼,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說法的合理性。

還有一種說法來自於高僧的隨身物品,高僧生前有的會佩戴隨身物品,有的會接受信徒的供奉,這些東西隨著高僧一起進行火化,亦可能和人體中的某些物質產生化學反應進而形成晶狀體的存在。

當然,還有其他說法,但這一切的推測都是基於科學的合理性。既然舍利子的形成可以用科學解釋,那麼為什麼普通人沒有舍利子呢,許多人推測,一是因為普通人大多流行土葬,而舍利子則需要火化遺體後才可能產生,二則可能因為現代人作息習慣不規律,不似僧人那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食素罷了。所以普通人才難留下舍利子。

現如今,關於如何形成舍利子的爭議越來越多。似乎人們更執著於去探索舍利子是如何產生的,卻忘記了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留下的遺物還會有那麼多人去供奉尊敬嗎。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子受人尊敬,受人供奉皆是因為他生前的高尚品格。

高尚的品格才是評判一個人最為重要的標誌。舍利子到底如何形成其實不甚重要,它如今代表的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一生慈悲為懷,傳說他幼時隨父親出席農耕慶典,見到土地被農民翻起,蟲子被鐵鍬斬斷,又見飛鳥爭食,頗有所悟,他感到眾生相殘,感受到這世間的疾苦,這種深深的感悟直到他娶妻生子後也沒有消除,反而越加嚴重。

於是釋迦牟尼在某天夜裡離去,行至阿那瑪河畔,剃掉頭髮除淨隨身飾品。他決意出家,對終生痛苦的感悟使他常常思考。他先是學習禪修,但他並不感到滿足,想達到更深的境界於是退出。那時候流行苦行,透過折磨自己的身體來達到內心的解脫,甚至有苦行者因此喪命。但他認為盲目的苦行是是無意義的,他想起小時候在樹下打坐感受到的一切,認為這可能有所幫助,於是變在尼連禪河沐浴打坐,後來在距離他苦修不遠處的伽耶城開悟成為“佛陀”。

苦行時,最難熬的就是“魔”但釋迦牟尼不斷抵抗內心,斷色慾,斷行樂,斷飢渴,斷貪愛,斷懶惰,斷恐懼,不斷戰勝內心的慾望,最後諸天無法終於戰勝內心的慾望。

釋迦牟尼涅槃之前,為了能夠給弟子繼續傳道受業,強忍身體的痛苦,在路過一個村落時,更是為了免於眾人的苦難,一個人食完一種被稱作“旃檀耳”的有毒菌類,佛經記載,當時釋迦牟尼佛“全是劇痛”,但他堅持做完對弟子和有緣眾生的教導才涅槃而去。

釋迦牟尼佛一生並不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常常告訴弟子們,要繼續精進的修行,繼續努力感悟世界的真諦。

如果沒有刻苦的修煉,慈悲的內心,相信釋迦牟尼佛留下的舍利子也不會受到世人尊敬。

佛教講究人佛合一,其實更加註重的是內心的修行,這一點遠遠比舍利和舍利子來得重要。

或許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現代社會,偶爾我們也能抽出時間“打坐修行”提升自己內心的品格,保持一顆善良樂觀的心。

文/笙簫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