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跳蚤“認祖歸宗”地位“下降”:跳蚤的祖先找到了,不吸血!

科學改變誤解。

白蟻其實是特殊的蟑螂,蝨子其實是齧蟲,鳥其實是一類特化的恐龍,恐龍沒有滅絕!

“而跳蚤其實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其祖先不吸血!”

12月21日最新發表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跳蚤是從吸食植物花蜜的長翅目祖先演化而來,最終成為如今吸食動物血液的寄生蟲。

蠍蛉是長翅目昆蟲的總稱,成蟲具有兩對狹長的翅,現生大多在森林、峽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區,多取食死亡的軟體昆蟲,捕食各種昆蟲,或取食苔蘚類植物。

研究人員正式提出,在“界門綱

科屬種”

分類學

上,將跳蚤所屬的蚤

降級為蚤

次目

(infraorder)。換句話說,跳蚤的分類學地位“下降”了。現生完全變態類昆蟲將從11個目減少為10個目。這項研究成果將對現生昆蟲系統分類體系具有深遠的影響。

該論文顯示,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的結果顯示,蚤目與現生的小蠍蛉科構成姊妹群的關係,蚤目位於長翅目的內部,完全否定跳蚤與雪蠍蛉科、跳蚤與雙翅目之間的姊妹群關係。

以上結果是根據目前已知最大的吸吻類(包括跳蚤、蠍齡、蒼蠅、蚊子等)分子資料矩陣,以及29個物種的線粒體基因組與多個基因聯合的較小的資料矩陣進行研究得出。

相關研究工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英國皇家學會的資助。

2012年初,中國科學家發現億年前的巨型跳蚤化石,其體長達兩釐米。其很長的刺吸式口器顯示了與中生代具長喙的阿紐蠍蛉科的相似性。後者可能是的裸子植物的傳粉者。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黃迪穎研究團隊完成,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化石產自我國內蒙寧城中侏羅世道虎溝動物群(距今約1。65億年)和遼寧北票早白堊世熱河動物群(約1。25億年)。

2020年初,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團隊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報道了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具長喙的阿紐蠍蛉化石。中生代的阿紐蠍蛉恰好填補了小蠍蛉科向跳蚤過渡的演化缺失環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