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播種鄉土課:無論走到哪裡孩子都是有“根”的人

直到去年給學生開設了鄉土課,37歲的張春燕才發現,原來自己對家鄉哈爾濱市雙城區還不夠了解。她不知道“雙城玉米”到底有多大名氣,也不清楚家鄉還有一位民間版畫大師。

張春燕是哈爾濱市雙城區勝豐鎮中心學校勝業分校的一名班主任,從教已經17年了。更讓她感慨的是,一批批學生似乎對家鄉也越來越陌生。張春燕發現,不少農村孩子並不懂簡單的農耕常識,也不關心家裡種了多少地、養了多少家畜。班裡成績好的學生,對這方面更是一竅不通。

“腳跟不扎地。”張春燕身邊的農村孩子們喜歡的是城市文化,對家鄉沒有自豪感和榮譽感。

“在教育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教育日益脫離農村兒童經驗、本地自然生態和社群文化實際,切斷了學校課堂與農村社群的聯絡。”在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鄔志輝看來,想扭轉這樣的狀況,實施與一方水土相聯絡的在地化教育是可行之策。

讓農村兒童重返鄉土

農村學生需要什麼樣的在地化教育?這是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副教授王海英一直關心和研究的課題。讓她欣喜的是,鄉土課程作為在地化教育的有效載體,讓農村教師看到了機會和亮光。

當今,國家提出鄉村全面振興戰略,鄉土課程也亟須作出改變,迴應社會發展對鄉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新鄉土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應該體現經驗接近性、評價多元性、融合探究性和目標綜合性。”王海英說,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還得“小步子前進”,逐漸內化成鄉村教師的日常教育習慣。

這幾年,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與向榮公益基金合作,開展了“鄉土育未來”專案。專案組利用寒暑假時間,培訓鄉村教師學習鄉土課程的基本理論和開發設計方法。張春燕就是這個專案的首批受益者和實踐者。

有一次去農村學校調研,一個真實案例讓王海英感慨良多。一名成績差的學生,擾亂了課堂紀律,被老師罰去清掃廁所。可讓老師意想不到的是,被罰的學生幹起活兒來很賣力,第二天還主動要找活兒幹。對這個學生而言,動手幹活兒比一直坐在課堂裡要有趣得多。

“文化課較弱的學生,在學校裡找不到自信和方向。”這讓專案組在主導鄉土課程設計時,定下了最重要的一條原則:要有趣好玩、注重體驗性,學生樂於參與。

但在首批合作的農村小學鄉土課的實踐中,效果並不理想。

每週,接受過培訓的鄉村教師都會在微信聯絡群裡進行一到兩次集體線上教學分享,由王海英等學者進行點評。王海英發現,試點學校的鄉土課教學與傳統語文課差別不大,還是老師站著講,學生坐著聽。鄉村教師也苦惱,在具體教學設計中沒能體現出互動性和體驗性。

去年7月,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在江西新餘開展了第二次鄉土課程試點培訓,4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鄉村教師參與其中。這次培訓更傾向於課程研發實踐,以“我的家鄉”為主題,設定了美食、物產、風俗、人物、版圖等8個板塊。教師們被分成8個組,每組認領一個板塊。個人頭腦風暴、各組互相提修改意見、專家學者點評把關,一套流程下來,最終形成了可以直接應用到課堂上的理想教案。

鄉土課程要基於學校所在地的自然資源、地域特色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和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進行課程設計,融合當地特色,並且跨學科。在王海英看來,專家學者與一線教育工作者共創的鄉土課程,更接地氣,也更易於實施。

他們希望帶動更多人一起嘗試和努力,讓鄉村孩子的學習與生活的一方水土重新連線,增進對家鄉和自我的認同,做一個精神世界豐盈的人。

向下紮根向上生長

一開始,張春燕擔心學識有限,設計不好鄉土課。但經過專家團隊一番點撥,她豁然開朗。比如,設計家鄉歷史人物時,可以與當下結合,儘量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圈接近。或是根據課程內容,選用專案式學習方式,讓學生去調查瞭解、在課上進行成果展示。

去年,張春燕在學校六年級的一個班開設了試點鄉土課,第一個專題為《家鄉物產——玉米》。課前,學生們找家長了解玉米種植和生長過程,還學做玉米麵食。課上,學生們把自己調查瞭解的內容用繪畫或者影片的形式展示出來。一個內向的女生把自己蒸玉米麵發糕的過程拍成了影片,得到了同學們的連連稱讚,張春燕看了也覺得自愧不如。

用了3節課時,張春燕和學生們一起重新認識了家鄉玉米。她這才知道,原來“雙城玉米”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澱粉和賴氨酸含量高,是優質的糧飼兼用型玉米。

在距離哈爾濱雙城區2600多公里的四川省南江縣高塔鎮金盆小學,鄉土課已經成為學校的教學特色。

金盆小學周圍有著豐富的植物資源。經過近一年的摸索,金盆小學的鄉土課程主要有校園養生茶製作、農作物種植、風俗物產等。每週三下午第七節課,是金盆小學四到六年級的鄉土課時間。校長張斌說,透過鄉土課培養生活中的小農人、小工程師和小廚師。

金盆小學的校園裡生長著黃金葉樹,一到春天,嫩枝吐芽。黃金葉上市時,人們會爭相搶購,做湯或是蒸著吃,味道鮮美。但很少有人知道,可以用鮮葉做黃金葉涼粉。在認識黃金葉樹的鄉土課上,製作黃金葉涼粉是一項重要內容。課前,張斌帶著學生一起去拜訪了當地有經驗的老人,尋到了製作黃金葉涼粉的方法。最終師生一起動手做出了難得一見的黃金葉涼粉,讓參加校園美食節的來賓和家長們眼前一亮。

金盆小學形成了“教師培訓、調查瞭解、主題選擇、設計方案、方案實施、成果展示”一整套的鄉土課開發和實施的模式。讓張斌開心的是,文化課成績較弱的學生,在鄉土課上卻很活躍,眼神裡有光。

在張斌看來,鄉土課不僅讓農村學校找到了自身優勢和吸引力,更讓孩子們學會自發自覺的學習,讓學生與老師、學校、家庭之間有了更多互動。農村學生在原生態的勞作中掌握了日常生活技能,對家鄉豐富和美好也心生敬意。

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出臺,金盆小學還配合鄉土課程,開發了一系列有趣、能鍛鍊孩子們動手能力的實踐課,如製作酸水豆腐、認識農耕工具等,讓鄉村兒童體驗和享受身邊豐富的鄉土資源。

張斌說,學校在實施鄉土課程的同時,自然就落實了“雙減”政策。

待點點星光匯聚成海

“鄉土課程不僅有趣,還是師生關係的調和劑。”這是很多鄉土課教師的共同感受。在傳統課堂上,老師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學生的字跡是否工整、答案是否正確上,對學生評價視角大多是批評和苛刻的。而在鄉土課上,老師的教導者身份轉變成了合作者和欣賞者,文化課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找到一展身手的機會,逐漸有了自信。

現在,從東北到西南,來自7個省份20多所鄉村小學加入到了“鄉土育未來”專案中。老師開始帶著農村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迴歸鄉土。

在吉林省通榆縣明德小學,有3名教師參與到鄉土課的試點中。透過參與和觀察,明德小學副校長崔昊發現,在其他課堂上,學生太過放鬆和活躍會影響授課效果,但在鄉土課上卻截然相反。在一堂麵食製作的鄉土課上,學生們搶著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下課時,一位學生不想浪費自己的勞動成果,直接端著盤子舔起來,意猶未盡。

鄉土課程的開設,也讓山東煙臺回裡鎮回裡完全小學青年教師季婷婷對鄉村教育有了更多的反思和思考。

在一次鄉土課上,季婷婷帶學生一起學習了《家鄉建築我瞭解——蓬萊閣》。課上,她運用了圖片、錄音、影片和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但學生參與度沒有她預想的好。總結反思時,她發現應該在課堂上讓學生分別扮演導遊和遊客,情景模擬旅遊,來介紹和了解蓬萊閣,這樣學生的參與度會更高,也能激發孩子們課下自主學習的興趣。

在王海英看來,鄉土課的實施和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傳統的應試導向,讓一些鄉村教師認為做鄉土教育是“不務正業”。同時,因為缺少評價和刺激機制,也導致很多教師對鄉土教育課程實踐沒有興趣,更不用說去開發課程。不僅如此,很多農村學校的教職工流動性大,專業人才缺乏,鄉土課程研發能力也有待提高。

專案組學者們呼籲,希望透過鄉村教師的參與,逐步形成由專家引領、鄉村教師自主設計實施、行政力量推動和社會力量參與的“新鄉土教育”模式。

參與專案試點的鄉村老師們也期待著:家鄉對於農村孩子不再是急於逃離的地方,而是一個可以情寄一生的港灣,是記憶中的樂土和心底的牽掛。這樣,將來,無論這些學生走到哪兒,他們都是有“根”的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培蓮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5月3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