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古代識字率一直高於歐洲:1952年5月24日大陸開始掃盲運動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中國古代識字率一直高於歐洲:1952年5月24日中國大陸開始大規模掃盲運動。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五百五十七期】(歷史系列第767講)

中國曆朝歷代文盲率有多高?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古代絕大部分中國人是不需要識字的。

為啥?

古代中國人,基本都是農民。而農民不需要今天那樣使用化肥、農藥,操縱新式農業機器。

他們只要會用鋤頭,會用鐮刀,基本就沒啥問題了。

對於農民來說,他們一生都不會離開家,有的一生沒有去過縣城,只去過附近一二十里的鄉鎮。

那麼,認識字又有什麼用處呢?

況且,在古代學會識字,也不是很容易的。

正常來說,中文是比較難學的,兒童至少要學習三到四年時間才能達到看書、寫信的地步。

當年沒有公學,都是私塾,上學費用雖不高,也不算非常便宜。

《儒林外史》中寫道:夏總甲果然向周先生說了,每年酬金十二兩銀子;每日二分銀子。

除此以外,按照規矩,學生還要給見面禮,逢年過節也要給老師送禮。

這樣一算,平均每個月大概是1到2兩銀子。

這是鄉下最底層的私塾,其實並不算便宜。因為私塾先生不會帶很多人,最多也就幾個孩子。平均每個孩子,每年就要花費2兩銀子左右。

這對於鄉民家庭,並不是小的負擔。《儒林外史》中范進丈人胡屠夫,一天殺一頭豬,才能賺一錢銀子。這2兩銀子,胡屠夫要殺20頭豬,花費大半個月時間。

這是鄉下私塾,要是條件比較好的城裡私塾呢?如果老師再有名一些,費用會是多少?

對不起,會很高的。

《紅樓夢》中,秦鍾去賈家子弟私塾上學,老師賈代儒水平也不是很高,但收費也不算低:秦業為兒子的終身大事,說不得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見面禮,親自帶了秦鍾,來代儒家拜見了。然後聽寶玉上學之日,好一同入塾。

看看,見面禮就要給24兩。而劉姥姥說,20多兩銀子,就夠鄉下的4口之家開銷一年呢。

尤其是如果家裡有好幾個男孩,無論農民還是城鎮家庭,是承受不了人人都讀書的。

大家再看看《水滸傳》,這其實是以明代為背景寫成的。

水滸的好漢中,識字的並不多。

魯智深就不識字,跑去看捉拿自己的通緝令。後來做了和尚要讀佛經,魯智深這才勉強學了一些字。天罡星36人中,識字的也沒有幾個。

至於婦女,除了他們更沒有必要識字以外,古代流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認為婦女沒有文化就不會有較為複雜的思想和意識,會一味迎合丈夫。

所以,即便是大戶人家女孩,一般也是不讓上學的。

不過,歷朝歷代的文盲率也是不同的。

我們所說的文盲和非文盲,是能夠達到大體能夠讀報紙、寫簡訊的水平,才不叫做文盲。

如果只是會寫自己名字,勉強看懂報紙的大字標題,但一個便條也寫不好,其實還是文盲。

一般距離今天越久,文盲率就越高,距離今天越近,文盲率就越低。

當然,特殊的戰亂時期,比如南北朝、五代十國,文盲率自然會奇高。命都保不住,誰還去讀書呢。

明朝時期,全國官員數量大約20萬,還有大量的吏,以及試圖透過科舉考試出頭的人。

一般認為,明朝的文盲率是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也就是約十分之一的人識字,基本都是男人。

而且,這個識字群體主要是在城鎮,鄉下數量就很少。

比如,明朝很多看起來很不怎麼樣的太監,能夠做到秉筆太監的職務?

而秉筆太監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秘書,或者說辦公室主任,地位是極高的。

為什麼會這樣?

太監基本都是最貧苦的農民擔任,這裡面識字的人太少了。太監如果識字,就是非常稀罕的事情,很容易高升了。

明代的識字率還是不錯的,百分之十五也不少了。明代出現了小說的大爆發,民間還有大量的藏書,都是因為識字的人較多。

再往前可就慘了,那是元朝。蒙古人雖有自己的文字,但大部分人根本不識字,也不想識字。

科舉考試也一度被廢除,甚至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說法。

讀書人地位極低,被認為是毫無用處的人。在馬背上廝殺的蒙古人看來,只靠吟詩作對就能成為國家精英,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於是,元代民間識字的人就很少了。

朱元璋生於元朝末年,他就不識字。同魯智深一樣,直到朱元璋做了和尚,需要看懂經書,這才開始學習寫字。

之所以郭子興看中朱元璋,就是覺得這個年輕人聰明絕倫且上進。在別的士兵只顧吃喝玩樂撈錢的時候,朱元璋卻向軍中的秀才們學習知識,文化水平越來越高。

不過,宋代的識字率又更高,一說達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為啥?宋代重文輕武,讀書可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比打打殺殺的武人強多了,科舉考試也逐步成熟。

所以,宋代家裡條件略好的人,都讓孩子去讀點書,以便將來出人頭地,全家也會改變命運。

宋代識字率在世界上,是非常高的。

在同一時期,歐洲各國識字率普遍低於百分之十。當時歐洲普通老百姓基本都不認字,尤其農民基本清一色文盲。

為什麼歐洲稍微大一些村子就有牧師、神父?其實原因很簡單,農民都不識字,不能自己看聖經,必須由牧師、神父來宣講。

如果沒有神父的存在,農民就無法接受相關的教育。

至於清末和民國時期,中國文盲率 仍然很高。

清末戰亂連連,農村破壞嚴重,一個太平天國就弄死了幾千萬人口,一個丁戊奇荒也弄死了幾千萬。

這種情況下,老百姓餬口尚且困難,哪裡還能讀書。

到了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到1937年,隨後抗戰爆發,又是國共內戰,哪裡有一絲一毫的喘息期。

自然,城市的文盲率較低,但農村還是很高的。

經過統計,民國時期鄉下的男人有百分七十五不識字,鄉下的女人則高達百分之九十七不識字。

所以,建國時認為我國文盲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建國以後,開始了系統的掃盲工作。

對於掃盲的標準:1953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掃盲標準、畢業考試等暫行辦法的通知》,其中根據幹部、工人、農民這幾種不同的掃盲物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次界定了文盲、半文盲概念,即“在識字方面暫以能識到500字以上而未達到掃盲標準者為半文盲;不識字或識字數在500以下者為文盲”,同時還規定了統一的掃盲標準及脫盲考試規章制度,即“幹部和工人,一般可訂為認識2000個常用字,能閱讀通俗書報,能寫二、三百字的應用短文;農民一般訂為能識1000個常用字,大體上能閱讀通俗書報,能寫常用的便條、收據;城市勞動人民一般訂為能識1500個常用字,讀、寫標準參照工人、農民的標準。”

掃盲是個長期工程。到了1964年,15歲以上文盲率已經從百分之八十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二。

文革時期比較混亂,掃盲運動停止,學校也受到嚴重衝擊。

1978年底,中國大陸人口接近10億、全國文盲人數將近2。4億、文盲率達25%,青壯年中有30%到40%是文盲。

客觀來說,這個數字還是很高的。

改革開放以後,逐步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截止2015年,中國文盲率下降至3。6%。

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高齡的老年人。他們年齡太大,已經不可能掃盲了。

掃盲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不能讀書不能讀報的人,一般是很難有自己的思維,只能成為愚民。

宣告: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